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九回 九
    众人都哄笑了起来:“现如今我们家的规矩都是妙音姑娘说了算的,没有她说话,这里半点也行不得。你要有什么牢骚就跟她说去吧,冲我们乱喊乱叫的有什么用处?”

    崔靖气得面皮发紫,大声吵嚷道:“士可杀不可辱!我是当朝一品大员,岂能受你们这刁奴的羞辱?你们休要啰嗦,快快把我杀了吧,我崔靖为国尽忠,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如此迂腐虚伪的装腔作势立刻就把那些不读诗书的“刁奴”们给逗乐了:“哎呦,崔大人要以死明志?好啊,我们这就告诉妙音姑娘去,让你得偿所愿!”

    崔靖知道楚云的来历,听这些小丫头要找她来,赶紧改口道:“这个……这个……我也是一时气愤才这样说着来玩的,你们千万不要当真。你们要是找到妙音姑娘,就跟她说,我也是受了奸人的蒙蔽,才惊扰了贵庄,犯下大错。今后,我一定痛改前非,不再做网罗大狱,凭空构陷这种伤天害理之事。请妙音姑娘看在我跟王公子同朝为官的情分上,就……就放我这一马吧?”

    楚云赶了过来,听了崔靖的话,笑道:“崔大人这话是怎么说的?我妙音不过是王家的一个使唤丫头,怎么担得起大人相求。我说过了,我是请崔大人来寺内喝茶叙话的。”说着,只吆喝一旁的小厮们来给崔靖松绑。

    崔靖这时也不敢放肆,只千恩万谢着正要低头离开。楚云却赶上前来,拦住他的去路:“崔大人这是何往?”

    崔靖哆哆嗦嗦地问道:“你……你要干什么?”

    楚云笑得阴阳怪气的:“大人您还没有品尝一下我们鸿山寺的香茶,怎么能就这样一走了之呢?”

    “不用了,不用了,家里有,家里有。”崔靖抬头看了看天,说道:“天色已经不早了,我就不在此打扰各位清修了。”

    楚云却不依不饶,扯住他的衣袖,说道:“哎,崔大人贵为朝廷一品大员,今夜光临我们鸿山寺,我们若是如此怠慢,以后传扬出去别人笑话我们失礼不说,官府要是问一个不敬大人,蔑视朝廷的罪名,可该怎么办呢?所以,请崔大人一定不要推辞。”说着,她款款地躬身行礼,尽显了少女的婀娜之态,夜风吹来的时候,隐隐扑鼻了一阵檀香。

    又是夜深人静,又是孤男寡女,崔靖不是柳下惠,他的脑筋立刻就跑偏了,此时再看这小丫头片子,恰似醉眼看花,只觉得这女娃儿形容俊俏,体态风流,当下也就不再跟这个丫头片子争执,而是跟着她往寺庙后面的禅房走去。

    只说这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到了后院,崔靖看这院子花木繁茂,气象清幽,更是让他想入非非。他虽然年近半百,但终日里养尊处优,面容皎好,身形俊逸。而且此公身居高位,算的是才貌双全,对于京师的交颇具于是,他在禅房前整理一下衣帽,文绉绉地问楚云道:“敢问妙音姑娘年芳几何啊?”

    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禅房门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崔靖话一出口,顿时觉毛发倒竖,那心窍已醒了一半,心下也觉得自己一个名教弟子打听小姑娘的年龄,实在是有辱斯文的事情,便大没兴头起来。

    楚云在前面“吱呀”一声推开了房门,听得崔靖在后面说话却也不曾听真切了,便回过头来问道:“崔大人,您刚才说的什么?”

    崔靖赶紧摇头道:“没什么,没什么。”

    楚云横了他一眼,说道:“吞吞吐吐的,一看就知道没安什么好心!”

    崔靖脸上尴尬,嘴上却笑道:“误会,误会啊。我……我方才是问姑娘……姑娘是岭南人吗?”

    楚云往门旁一侧身,看着崔靖笑道:“是啊,我家就是越水楚氏,我师父是南岭神鹰龙在天。”

    崔靖摸着胡子,故作惊喜道:“哎呀,原来姑娘就是越楚的公主啊!失礼啊失礼!龙大侠嘛,在下也是久闻大名,久闻大名啊。”

    楚云笑道:“崔大人您应该跟我师父很熟吧?当初,茅大人采买走私南岭上的大杉木,崔大人任江州转运使,我师父老人家跟您没少打过交道呢。”

    崔靖赶紧摆手道:“公主,咱们可不敢在这里妄言啊!”

    楚云不以为意道:“这里夜深人静的,这些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又有什么打紧的呢?”说罢,只把崔靖让入房中待茶。

    崔靖现在是前途未卜,当然无心喝茶。楚云看他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笑道:“崔大人,这鸿山寺的香茶还合您口味吗?”

    经楚云这么一问,崔靖猛然回过神来,赶紧低头喝茶,但用力过猛被烫了嘴皮子,手间一哆嗦就把茶水洒了大半,但依旧强作镇静,捂着嘴巴笑道:“萝月轻涵秀色,云鬟尽洗纷华。果然是好茶,好茶!”

    楚云也垂下皓首,朱唇在白雪一样瓷杯边稍稍一抿,俄而昂首笑道:“只怕崔大人大祸临头,现在也没有什么闲情雅致端坐在此品茶吧?”

    崔靖不由得把腰板一挺,似笑非笑道:“公主又何出此言啊?”

    楚云道:“这些日子你在京师内外,罗织大狱,迫害异己甚至连我们这些只是因为跟乱党沾一点亲族关系的老幼妇孺都不肯放过,足可见你内心的不安和惶恐了。”

    崔靖狡辩道:“我这不也是急公好义,为国分忧么?除恶必须务尽!对待逆民乱党就是要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哎,你不要这样看着我,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老王爷二征岭南的时候说的。”

    楚云把脑瓜儿歪在一旁,看着他说道:“老王爷的优点你们不学,这些歪门邪路倒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崔靖看她毫不介意越水的事情,也就放一个大胆,继续说道:“我们如今斗倒了老王爷,也算是为公主一家报了血仇吧?”

    楚云把手一挥,冷冷地说道:“死一个赵钦算是报的哪门子的仇?我要跟着师父他老人家一起驱除宋贼,恢复我楚氏一门在越水的百年基业,才算是血仇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