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四十九回 五十
    楚云立刻丢了手中的半块馒头,跳起来说道:“这种事情怎么能少了我?我……我也要去。”

    陆崇说道:“你在京城遍地都是熟人,在这个节骨眼儿就不要往前围了。万一给那些官油子们认出来了,再把你牵扯进去,可如何了得?”

    楚云晃着脑瓜儿,说道:“我才不怕哩,我是穆子煦他们的师姐,就该有个做师姐的样子嘛。现在,他们生死不明,我就这么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喝酒吃肉,是不是太没有良心了?”

    陆崇说道:“你一个人跑到宫门前面丢人现眼当然无所谓,可要是在长安门下撞见了王公子,岂不就要尴尬了?”

    师师也从一旁笑道:“嗯,陆哥儿这话说的在理。妙音姑娘一个当然可以全身而退,但你得为王家的一门老小考虑吧?如果你贸然前往长安门下去找你的同门师弟,被那些好事的文臣武将们察觉,就必然又是一场朝政风波,鸿山寺以后还能有消停日子可过吗?”

    楚云听得连连点头,可对陆崇又不太放心,只得瞪着他说道:“我警告你啊,不要耍什么坏心眼。要是我知道你把穆子煦他们卖了,一定饶你不过!”说着,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了那一支烟花塞到了陆崇的手上。

    “岂敢,岂敢。”陆崇俏皮地说着接过了那支烟花,又拿了杀崔靖的短剑,一并揣在了怀中,就告辞出门了。

    这时,东方才现出一点鱼肚白,在长安门下寒冷刺骨的晨风之中,众多等待开门的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聚成一团,都瑟瑟发抖地议论着昨晚的变故。

    虽然事情尚不明了,但大家把通过各种路径获取的小道消息七拼八凑起来,也就能估摸出事情的大概来。

    陆崇远远地站在了卢沟旁边,听着这些官员对于京城各派势力的政治前景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这一个说:“我看这事儿跟谋逆不谋逆倒也不沾边。老相国他们在京执掌大权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都是忠心耿耿。要有谋逆作乱的心思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今日下台以后呢?反倒是江北孙家听说在江北就是飞扬跋扈惯了的,为了达到一己之私是无所不用其极,可谓劣迹斑斑。此次,他们家入主政事堂,执掌朝政大权,这才叫做‘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呐。他们哪里有不打击异己,独断专行的道理?所以呀,这一次是事出有因,倒像是老相国被孙家逼迫的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以维护我大宋以文治武的国本。”

    那一个道:“可不是?我听说那国子监的监生都到长安门下静坐示威,要求朝廷限制武将权力以保持国本呢。结果被荣禄派兵镇压,杀得长安门下血流成河。当晚,顺天府全城戒严,就是三衙的人在清理杀人现场,毁尸灭迹!你们想一想,这一帮无官无权的穷监生,跟咱们当朝的中书令大人对着干,这对他们能有什么好处?可见实在是那江北孙家欺人太甚啦!”

    另一个也跟着附和:“可不是这个道理。依着我看,这一次崔大人顶着忤逆的大罪要为国除奸,也是中了孙家请君入瓮的鬼把戏了!”

    还有的抱怨着:“嗐呀,现在说这些马后炮还有什么用处?从今以后呐,这京城就是他江北武夫们的天下啦。咱们这些京师的老人呀也该靠边站喽。”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另外一些人的反驳:“这个倒不尽然。如今老相国虽说出了事,可京城里面还有荣大人主事不是吗?只要咱们这些京官们不分文武,团结一心跟孙家这个外来户斗,事情也不见得没有转寰的可能。”

    这些不知内情的局外人拿着那些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大约都是对崔靖所做所为表示理解支持;对孙全这个外来户却冷言冷语,大加挞伐;对荣禄则是半信半疑,既希望他能扛起京官的大旗与江北地方势力对抗到底,但又顾虑他京城武将集团首领的身份能不能保持以文治武的国本。至于而知道内情的朱四维、刘茂恩等人则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什么话也不说。还有的如崔成秀、田尔耕这些与崔靖关系不俗的文臣到处煽风点火,造谣生事,唯恐大家对孙全不恨之入骨。

    陆崇袖着手儿缩在了卢沟旁边的一棵老槐树旁边,听着这些文臣武将议论纷纷,不由得冷笑道:“唉,这帮子京官们就是改不了那高人一等的思维。哼,狗改不了吃屎!”

    这时候,有人低声道:“都别说了啊,荣大人、孙大人他们过来了。”大家只得悻悻地闭住了口,垂手恭立在道路两旁。不一会儿,荣禄、孙全在数十亲兵的簇拥之下到了长安门左近一起下了马。

    这时,众大臣都一改方才的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满脸上堆着笑,纷纷上前来拜见,一边对二人嘘寒问暖,一边打听着昨晚戒严的真相到底如何?

    这二人一个是中书令,另一个是殿前都指挥使,算得群臣领袖,当然是知道其中内幕的。但身居高位的人自然是要谨言慎行的,不能像寻常百姓那般胡说八道。在皇上还没有对此有定论之前,这些人也就只有一言不发了。

    众人正在那里吵嚷,长安门“吱呀呀”地打开了。一队禁军、一队锦衣军从城内出来,分列在两旁。随后,一个小太监带着那些个翻修慈庆殿的民工缓缓地走了出来。昨晚,这些人被夏守忠蒙翻以后,被锁在地窖里面一夜好睡,全然不知外面出了何事。直到一早醒来,就看到这个小太监过来传达皇帝口谕,指责他们贪杯误事,延误工期,理应重罚,但考虑到两宫太后的情面,所以不予追究。紧接着来了一群军汉,不由分说就把他们轰出长安门去。

    孙全、荣禄他们正在道旁等着这伙民夫散尽,然后入宫进朝房。不远处的陆崇忽然一屁股坐在地上,指着卢沟脏兮兮的黑水,大声喊叫道:“哎呀妈呀,这里怎么有个死人?不好啦,死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