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回 四十
    楚云嘟着嘴儿,说道:“我看这件事情实在太过蹊跷,怎么会毫无征兆地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替魏少鲲打抱不平的小道消息呢?我可记得前次魏少鲲在江北作乱的时候,还有人借着这个由头在云龙街上静坐示威反对老王爷呢,这兴许就是同一帮人呢!依着我看呐,一定是有些居心叵测的家伙们在乱带节奏呢!”

    王知古点着头道:“我也觉得这些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是在替魏少鲲打抱不平,其实他们压根不在乎魏少鲲的死活,不过是拿着这个事情做幌子,反对中书令大人而已!”

    楚云惊叹道:“哎呦,倒也看不出来,公子这会子到底是开窍啦!阿弥陀佛,这些年的苦头总算是没有白吃啊。”

    王知古笑道:“倒也不是我开窍,只是今儿下午进城找你的路上,恰巧碰到来一群太学生嚷嚷着要去中书府静坐示威,我便知道了此事。我听他们在街上大谈中书府如何如何,魏少鲲如何如何,心中好奇,就下马来问他们中书府发生了什么事情?台太学生们就告诉我说,他们要为魏少鲲获罪的事情发声抗议。我觉得好笑,就问他们知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那几个太学生面面相觑了一会儿,纷纷说道:‘这位仁兄真是迂腐透顶了,我们管他魏少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啊?只要是江北孙家做的事情,不管是对是错,我们就是要一律加以反对抵制的!’可见,这事儿确实是叫一些跟孙大人有仇怨的人利用啦!虽然,我对于孙大人还有五夫人的一些作为很不以为然,但也不能赞同用这种小人行径去报仇雪恨的勾当。”

    楚云给气笑了,说道:“哎呦,这不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吗?这样由着他们胡闹,朝廷什么事儿都干不成,才是要国将不国呢!”

    王知古叹息道:“我也是这么和他们说的,可他们却笑道:‘说的没错,我们就是对人不对事。我们看这位兄台也是一位读书人吧,如今这天下大势你还看不透彻吗?咱们若不把孙全彻底斗倒批臭,扶持茅相还朝秉政,朝廷是断然不能够保持以文治武的国本的。到时候,武夫当道必然要灭我斯文,我们这些读书人还能有活路吗?一些事情啊,还就是得彻底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把事儿给理顺摆平。’当时,我还劝他们要以崔靖之死为戒,不要再做这些违法乱政的恶事了。不料他们却不以为然,只说崔靖之所以倒孙失败,是因为他读死书,死读书,根本就不知道人言可畏的道理!只靠着一伙儿高高在上的粗鄙的肉食者能成什么大事?他们太学生则不同了,他们很注意蛊惑人心,也懂得如何制造舆论来做成大事。现如今,京城内外这些有关魏少鲲的妖言妄谈有一多半都是出自这群太学生之手,编造散播这些流言的目的就是要煽惑人心,鼓动全天下的人都与孙家为敌。另外,他们还私下里已经结连了许多同窗好友、社会名流甚至还有朝廷命官,要在魏少鲲被开刀问斩的那天,在云龙街上演一出‘十里长街送将军’的好戏,要让江北孙家好生地丢人献丑一回!如果搞得好了,还要乘此时机,煽动京城的士民百姓冲击中书府、打杂政事堂,逼迫朝廷下诏罢免孙全一切职务,恢复茅相的官职,从而一举扳倒孙家在京城的势力!”

    “这可真是胡闹!他们是在拿着自己的脑壳跟孙家刀子比硬,还把这些阴谋诡计拿出来到处炫耀,生怕孙家不知道啊!不自量力而且幼稚可笑!”楚云听到这里也是吓了一跳,一嗓子喊出来,才觉得不妥,赶忙回头看一看楚玉。小丫头还在为着应付罗铁拐而焦头烂额的,似乎并没有听到她在喊什么。楚云拍一拍胸脯,压低了嗓音,问王知古道:“哎,玉儿没有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信儿吧?”

    王知古扭过头来看了看楚玉,说道:“还好,还好。有几次她都起疑心了,但是全被我遮掩搪塞过去。哎,虽然以诳语欺人有悖于圣贤教诲,但我这也是为了治病救人,也就不为过吧?”

    虽然以王知古的机灵劲儿能不能骗过楚玉需要在楚云的脑海里面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楚云知道自家妹妹听到魏少鲲是素来有炸毛的习惯的。而从她现在老老实实地待在罗铁拐的那里忙前忙后的样子来看,她确实是尚无此敏感的。

    楚云也就放下心来,对王知古说道:“不过,现在局势不太妙,咱们还是得仔细提防着玉儿走什么歪门邪道才好。”

    王知古点一点头,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我搞不明白的,就是魏少鲲要押解京城开刀问斩的事情,我在朝廷当差都不曾听闻过有什么类似的旨意。这些太学生又是从哪里得知的呢?”

    楚云道:“像这种参与谋逆的罪大恶极的死囚都要押送京师法办的,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惯例。我想啊,这一件事情不是这些太学生胡猜出来的就是有朝廷中知道其中内幕的文官给他们透过这样的口风。不过,他们这么一闹,说不得倒替咱们省了一桩麻烦。”

    “麻烦?”王知古晃了晃脑瓜儿,问她道:“你说的是什么麻烦?”

    罗铁拐这个时候歇足了力气,终于慢吞吞地爬到马鞍子上来,催促着楚云他们快些上马赶路。

    楚云一边答应着,一边对王知古道:“京城的局势一旦紧张起来,孙大人很可能就把魏少鲲在江北就地正法了。如此一来,玉儿跟他指定见不成面儿,倒省了咱们在京城的许多麻烦。”

    王知古骑上马背,说道:“可是,我怎么觉得孙大人那边会顶不住这些流言蜚语,把他再给放出来呢?而且我跟他好歹也是共患难过的朋友一场了,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遭难而袖手旁观,是不是也太不仗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