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回 四十八
    刘茂相唉声叹气道:“谁说不是这个道理呢?但马步军衙门远在高阳,那是孙家的地盘,咱们是鞭长莫及,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如今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就只有自求多福喽!”

    虽然京城的舆论对于魏少鲲是一片大好,但由于江北发难,导致朝廷对于魏少鲲的态度也倒向了孙全一边。李子民从文官那里探听到风声有变,心下分外捉急。于是,他不顾锦衣府正在四处捉拿自己,趁着夜暗带了一个徒弟往刘茂相的府邸去商议办法。

    那老门房早就得了刘茂相闭门谢客的吩咐,见这两个北方汉子又来了,便客客气气地笑道:“哦,是李老爷。我家大人已经睡下了,请改日再来吧。”说着就要关门。

    李子民焦躁起来,伸手顶住了门板,阴气沉沉地说道:“告诉刘茂相,大秦虎贲郎将李子民来访!”

    那门房吓了一跳,又打量了李子民半晌,并没有说话。

    李子民冷笑道:“我们在这里站的时间越久,对刘大人可是越不利啊。”

    那老儿登时清醒过来,赶紧把李子民请入客厅待茶。

    刘茂相见此人跟狗皮膏药似的,着实是难缠得紧,躲是躲不开得,也就只好拉着一张老脸出来见客了。

    李子民见他总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便低头吃了一口茶,抹着嘴巴笑道:“刘大人的茶近来可是愈发的难以品到了。”

    刘茂相在李子民的对面坐定,端起茶碗来,一边吹着上面的热气,一边冷笑道:“如今是一个什么世道,老弟你还看不出来吗?居然还到处乱跑!锦衣府已经在四处查找你的下落。今儿你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吃茶,到明儿还不知道这颗人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我劝你认清形势,最近还是消停一下吧。这样一来对大家都好。”

    李子民笑道:“这算什么?不入虎穴又焉得虎子!刘大人是拿着锦衣府赶我走吗?这没有用处!不得到魏少鲲,我李子民是不会离开江东的。更何况,我若在京城被锦衣军拿获了,大人还能睡得安稳吗?”

    “放肆!”刘茂相把茶碗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面,瞪着李子民说道:“你也太无礼啦!我实话告诉你,皇上的旨意是要斩立决,魏少鲲也已经在状书上画押了。只等大理寺勘验定罪,就要拉到菜市口开刀问斩。事已至此,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李子民说道:“刘大人,咱们先前可是说好的。我们和太学在江湖上面联络势力,散播消息,制造民间舆论。你们为官作宰的要在朝堂上奏本力保魏少鲲无罪,如此内外施压,逼迫孙全就范。可如今,坊间的舆论都被我们哄起来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也都联系妥当。可你们在朝堂上却认怂了!这……这也未免相欺太甚了吧!”

    刘茂相给李子民这一番质问下来,倒也面不红心不跳的,大言不惭地说道:“老弟这是说得什么话!这等以下犯上的事情都是担着风险的,哪里又有绝对成功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嘛!”

    李子民咄咄地问他道:“此时怎样?彼时又怎样呢?”

    刘茂相说道:“先前咱们合计的内外施压,制造舆论以逼迫孙全就范的事情,是没有料到博雅如此公也有狗急跳墙的时候,竟然会干出拿着江北大营逼迫朝廷让步的事情!如今,不杀魏少鲲江北就要动荡起来,皇上为了顾全大局,不得已丢卒保车,拿魏少鲲的项上人头换江北一方的平安。”

    李子民脸上现出鄙夷的神色,问道:“难道朝廷手上就没有一兵一卒吗?江北大营以下犯上,实属大逆不道,朝廷就该出兵镇压才是正理!我说句不中听的,苟且偷生,得过且过那只会愈发纵容了他们。今日他们敢拿着军队威胁朝廷,明日就敢仗着兵马弑君杀父!你们这些读书人啊,做事情太过瞻前顾后,一点没有魄力。我看这孙全是在虚张声势,他必不敢让江北乱,毕竟那是他的家!朝廷若是对他强硬到底,他也是无可奈何的。”

    刘茂相听他言中之意无非是在挑唆朝廷与江北大营的内讧对立,是方便秦国从中渔利么?一想到这一点,他心中的火气就大了起来,刻意提高了嗓门,嚷道:“李老弟,这是我大宋王朝的内政,何去何从我们自有定论,就不劳老弟操心啦!”

    李子民点头道:“好好好,刘大人您说得对,这事儿啊也不该我管。可是,魏少鲲的事情您总得对我给一个说法吧?”

    “说法?”刘茂相仰着脖子,哈哈直笑道,“方才不是把说法都给你了吗?不是老夫不帮你这个忙,实在是君命难违啊!老弟,这里是江南可不比你们秦国,人人都是讲礼义廉耻的!这件事儿实在难以办妥啦!你还是就此认命吧!”

    “认命?”李子民把眉头拧巴起来,说道:“你的意思是,事到如今就要撒手不管了?”

    刘茂相说道:“不是我不管,而是没法管!圣意如此,我身为朝廷大臣总不能忤逆君父吧!这事儿我事没法管了!如果老弟还有什么高招,那就请你另谋高手去吧。恕刘某人不能奉陪啦!”说着,他端起茶碗来,把身子扭到一旁,冷冷地吩咐一声“送客”。

    李子民被气得肚皮一鼓一鼓的,他从座位上面跳起脚来,一个劲儿地冷笑道:“好好好!刘大人的话我今儿算是记下了!不过,这来日方长,我改日一定会再来讨教的!”说罢,带着自己的那个徒弟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一旁侍候的管家老蔡见李子民愤而离去,不禁忧虑道:“大人您从这个李子民那里得了不少的好处。如今他因为大人不为他办事而动怒,会不会铤而走险,向官府告发咱们?”

    刘茂相仰在椅子上面,说道:“他现在是个什么身份,到官府告发我,他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就算真要与我同归于尽,他一个秦国的奸细说出来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呢?”他闭着眼睛又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太过绝情了。市井间的人就由着他们闹去,咱们这些官府衙门能不管就不管了,也算没有白拿他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