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二回 十七
    “嗯……”孙全默然一会儿,忽然抬头道:“哎?你是怎么知道皇上要众臣捐资助饷这件事情的?知古告诉你的?”

    五姑娘笑道:“嗯,古儿这一次在朝堂上对答很不错嘛,看来真是长大了,咱们可都不能再以以前的眼光看他了。”

    孙全不以为然道:“他那也不过是一时头脑发热之举而已。倒是我乘机向陛下提了古轩亭口的案子,陛下也就只好说要慎刑少杀才好。皇上私下里还对我说了,若是作为越水故主之后的楚氏姐妹能够为朝廷也捐上一点银子,最好再上一封支持朝廷管理越水的奏疏,那么这一件事情就更妙了。如此一来非但对于收服越人之心是极有好处的,而且一个下贱的使唤丫头都热血捐出自己毕生的积蓄,那么对满朝文武大臣来说,就更应起到带头榜样的作用,他们就会更加踊跃捐款。夫人,你看这一边都已经稳妥了,楚氏姐妹的罪名也就可借着此次梁平的事情迎刃而解了不是?”

    五姑娘点头说道:“我刚才还见了楚云,小丫头正嚷嚷着把自己的首饰拿到当铺当了,给朝廷捐银子呢!”

    孙全笑道:“这个小丫头倒还挺上道儿的,现在也知道识时务了。但是,你也得跟她说明白了,像她这样的小丫头捐个几两、十几两的碎银子也就是了,最多五十两九蛮不错。不要捐的太过分了,让文武百官们都因此下不来台就不好了。”

    五姑娘一听他如此说,说道:“哎呀,这小丫头说自己有一对狼眼绿,要捐出去呢,那还不得上千两的银子?这可不成,我得到梨香院里面说她一说!”

    孙全笑着阻住她,说道:“这些楚人都是沐猴而冠,愚鲁无知而空有其表。你这不去说她还好,去了说了她反而更要执迷不悟,顽固到底了。还是随她去吧,反正打的是这些京官的脸。咱们家一次就算破费个万把银子,也不在乎啊!”

    五姑娘想他说的有道理,楚云这个小丫头往日作为还真有点狗咬吕洞宾的毛病,当下也就不再到梨香院劝她去了。

    当然,楚云压根拿不出上千两的银子来,因为她珍藏多年的那一对狼眼绿玉坠早被她的那个不成器的大师兄给偷到越水冒充楚三王子去了。

    第二日,王知古、楚云带着全家上下搜罗起来的一包金银首饰、字画古董,就去了京城里最有名的典当行——大恒通。大恒通票号,原是由王德亮在江州创办的,其前身是大恒兴茶庄,在姬周末年时已兼营汇兑典当,兴武初年专营汇兑典当事务,并正式改名为大恒通票号,总号设在金城云龙街上。由于王德亮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一位商场高手。大恒通票号在他的主持下,基本上垄断了京师的汇兑典当行业。分号遍及江南的各大商埠及水陆码头,因而受到了世人追捧,京城的达官贵人也都与大恒通票号往来甚密,在票号中入股的、投资的不可计数。后来,王德亮为了搭救自己的儿子,将这处票号也充了皇帝的内帑。

    只说赵德要群臣捐款助饷的圣旨才下了一日,大恒通各处票号里已经挤满了拿着银票要求兑换现银的各色人等。因为就在今日,京城的市井间忽然出现了一种可怕的传闻,说是朝廷要把官营票号中存着的各大宗款项全部充作南征的军饷。

    类似的谣言一传十十传百,立刻弄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在大恒通里储存着大量真金白银的达官贵人、地主富贾立刻慌了神,纷纷差遣管家们来票号中挤兑。大恒通票号的银根顿时紧张起来,王知古的一大包袱的金银首饰,古董字画也只不过换了区区六百两的银子。

    赵德得知王知古、楚云把自家的财产都拿到大恒通典当了六百两银子后,然后又东拼西凑成八百两银子。银子交到户部后,王知古还代王家上下人等上奏疏,犹言无法为朝廷分忧,愧对国家养育之恩云云。赵德深受感动之余,竟然下旨给王知古赏了一个“锦衣千户”之职,还给楚氏姐妹除去了贱籍。至于古轩亭口劫囚的案子自然也就与这些人无关了,只把迅哥、史三彪子以及捉到的几个李子民的徒子徒孙开刀问斩了事。

    那些尚在敷衍了事,耍赖逃避的满朝文武大臣们对王家所为也深受启发,他们立刻想出了各种哭穷的法子,有的人在自家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的告示;还有的人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售卖;更有如深受皇帝照顾的忠顺亲王老千岁一干皇亲国戚也不愿拉自家人一把。赵德想让这位富可敌国的大宋亲王和自己一样捐出五万两银子,给大家做个榜样,然而他在哭得死去活来之后,“大义凛然”地捐出了一万两。无比郁闷的赵德打算给自己的这位叔父折个中,让他捐银二万两。老千岁眼看糊弄不过去,便穿着破衣烂衫进宫找正宫皇太后哭穷。孝慈皇太后看他可怜,自己拿出五千两银子帮助他凑数。这位忠顺亲王竟然将皇太后给的五千两银子只捐出了三千两,剩余的二千又两回到了自己的腰包。如此吝啬贪婪的臣子却都堂而皇之地号称自个儿是在砸锅卖铁,毁家纾难的。诸如此类的奇葩事情立刻成了街头巷尾的笑谈。至于五姑娘这些靠着关系,赚的盆满钵溢的富豪们也都各有各的法子躲避朝廷号召的募捐。

    就这样,到整场募捐闹剧结束,户部也仅获白银二十万两。赵德明明知道这些个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人人贪污,个个受贿,都有的是钱。他也屡屡耳提面命,以国家民族大义来晓喻他们,但脑满肠肥的权贵们就是不愿意为国家多出一文钱。

    赵德正在考虑是不是也无赖一把,强行将大恒通票号里各位达官贵人的财产全部充公的时候,江州忽然有茅良卿的奏折传来,他在奏折上说仅凭江州一地的财税即可平定越水六郡,无需朝廷为此负担分文,只请朝廷速下旨意安排江州府全权处理越水新军遣散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