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二回 二十一
    这一段日子以来,梁平他们在越水的日子实在很不好过。自从他拒绝遣散的奏折递上去以后,越州安抚使赵辅臣似乎得了什么消息,近来是一反常态,对他不再如以前那般敬服。新军编练衙门名下的产业、商号这些天来,都要被他治下的各地官府刁难、搜查,搞得不少地方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最紧要的是,近来他从河南、江东私运来的粮食、马匹,已经被赵辅臣设置的哨卡扣下了好几拨儿,已经严重影响了他扩军备战的工作。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跟赵辅臣好好地谈一谈,让他认清形势,知道这越水到底是谁的天下。

    只说时令已近了二月末,只说林莺啼到无声处,春草池塘独听蛙——正是暮春时节。越水越州安抚使赵辅臣在九华山的新军编练使司里,陪着梁平看戏。赵辅臣今年四十多岁,在地方大员里还算得年轻了,白净方脸、下巴微向前倾,显得有点倔强。

    台子上唱戏的是梁平府里养的戏班,唱念做打都很有点真功夫。可是赵辅臣却有些坐不住。因为从江州传来的消息说,有京城密使携带密函要在晚间到越州安抚使司,而内容极可能与越睡新军遣散的事情有关。所以,他想早点脱身回去见朝廷的密使。

    梁平猜测的没错。自从朝廷遣散越水新军诏旨下达以后,本着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赵辅臣就已经跟江州的茅良卿互通了声气。按照王知节设计的方略,赵辅臣便抱定了“挤”的宗旨,他和茅良卿合计着不断给梁平他们出难题,千方百计叫这十万新军的日子过得不舒服、不痛快,萌生“走”的念头。

    但是,此刻坐在赵辅臣对面的梁平却偏偏不生气,对赵辅臣的憨倔不仅不恼不怒,而且还把他称颂一番,给了他。相比较王知节对待他却是逢人便骂,骂赵辅臣及手下一干官僚卑下无能,白吃朝廷俸禄,还说自己要是入主越水,一定把他们都发配到泸水劳动去。这一捧一骂之间,就把赵辅臣的心情摆到了王知节的对立面去了,弄得他却反觉得不好意思。但眼下的形势又使他还要刻意跟梁平保持距离,便考虑是不是要改“挤”为两下相安,不再追随王知节,刻意没事找事?

    他忽而又记忆起自己初入越水的时候,越州附近有越夷与汉民斗殴,点火烧了县衙,他自告奋勇率当地的厢军前去征剿。当时正是霉雨季节,瘴气正浓,没有走出三百里。这些疏于训练战备的杂役兵就病倒了三分之一,丧失了战斗力,赵辅臣万般无奈,只好呈报越州新军编练使司请援。梁平对他严斥了一顿,命他带着自己的熊兵返回。不料,当晚他就被活跃在当地打游击的越水义军杜十三部打了个措手不及,全部的辎重都丢了不说,带出来的三千人马也损失了十之三四,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都给围在了一座山头上面,粮草断绝,军心大乱,已然到了覆灭的边缘。赵辅臣为此忧虑不戡,不出一日竟然病倒在床了。正在危急的关头,梁平的两营新军,数百官兵及时赶到。只说就在赵辅臣的眼皮子底下,五六百的新军把数千义军追得漫山遍野乱跑一气儿,战斗力与自己带领的厢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从那个时候起,赵辅臣才知道,这个满面堆笑的老头子不是好惹的,所以对他也不敢轻蔑忽视了。

    此刻,他身在王府,心却早已跑到了自个儿的安抚使衙门。台上的戏唱得再好,他也听不下去了,便起身向梁平告辞道:“今日领略了将军的新戏班子,真饱了眼福,不过我那里正给郡学生讲学,这原是我的差使,去迟了已经不恭,不去更不好……”

    梁平笑着挽留他道:“唉,这戏正唱到妙处,便迟一会儿何妨?我已经让下边备下酒饭了。”

    赵辅臣赶紧说道:“谢将军,下官心领了,改日再登门谢罪。”

    梁平爽朗地大笑道:“哎——这话太客气了。好吧,既然你有公务,我不便硬留,来人,送赵大人。”

    赵辅臣刚刚出门,一个校尉悄悄地走了过来,扒在梁平的耳边说了几句话,递过一封书信,梁平拆开一看,脸马上阴沉了下来。他挥手斥退了还唱得热闹的戏班子,把高季左等人叫到跟前,说道:“京城那边来信说,皇上已经派于守信、石怀德率五万禁军南下了!”一言既出,众人个个惊得目瞪口呆,面色灰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梁平心中烦燥,便冲着众人恶声恶气地说:“怎么,你们是死人吗,为什么都不说话。”

    高季左曾向梁平打过包票的,说朝廷不会派兵南下,如今却被情报生生打了脸。他见梁平发了火,忙站出来安慰:“梁大人不要着急,既然朝廷决心跟咱们开战,把我们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大人一身系越水六郡之祸福,更要珍重贵体。咱们慢慢地想个办法,才好应付这局面啊!”

    其实,这里的一群人,并不都害怕这消息,一拨儿好战的本地武将还在暗自高兴呢。这其中就包括了梁平的女婿常化之。他们自觉这些年来受了朝廷太多的窝囊气,反正待在这里穷死饿死也是一死,还不如豁出去放手一搏,说不准还久成功了呢。所以,高季左的话刚落音,常化之就接上了:“有什么商量的,干吧!咱们越州山川险要,财富充足,又拥有十万大军,正是开创千古帝业的好机会,万万不可错过。”

    随同常化之从越州城内军府来九华山的副都统高大节,马上也随声附和:“对,小将军说得一点不错。小皇帝手下,哪有人敢和老大人对敌啊。最能打仗的老王爷被他们自己除去了;孙全现如今在京城跟京官们矛盾重重,是顾不了自己;荣禄不经战阵,靠着跟皇上的关系才得了他懂得什么是打仗啊。可老大人这里兵多将广,甲士如云,又得了老王爷兵法上的真传。咱们只要动手,就会天下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