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三回 六
    越军从西关进城以后,城内的官军皆自行溃散。乘着叛军在沿街大肆抢掠商铺的混乱当口儿,庐陵太守郑泰也化装成寻常百姓,混在流民之中逃出城外。庐陵城藩库中用作湖熟防军花销的二十余万两厘捐银、八万石粮米及武库中成山的兵器甲仗尽为叛军所得。

    那个庐陵行军总管杨权往外跑得慢了,在一个叫春秋庙的地方被哥老会捉住,未及求饶,就被当街砍头。

    要说这位杨大人也着实可笑。初到庐陵时,他每每对湘军的军官们大言已军上方有神仙督兵,此战必胜云云。骗人骗已,谁都不信。羊东坳战败后,他又声称“观音大士”帮助守城,下令满城士民天天焚香礼拜,敬崇观音。最后,越军兵临庐陵,老杨实在无计可施,就派兵士扛着无数神道纸人上城,吓唬城下叛军说有“众神天助”,使得城下的越军笑声一片……当时,庐陵城的学生中不乏幽默之人,对如此一个封疆大臣,以八字相赠:“荒诞骗民,粉饰欺君。”

    杨权逃跑不及,在城中丢了性命。宋廷最初认为他属于“死节”,想大加赠恤。但有御史上言,直斥他在甘溪之战中毫无作为,并说他畏敌怯战,避祸庐陵,贻误军机,又与属下军官不睦,致使庐陵坚城十二天失陷,四万湘勇全军覆没。“其被杀于春秋庙地方,是已逃而终不能逃,非阵亡自尽者,不可同城亡者比。”

    宋廷朝议以后,认为言之有理,只追授他一“轻车将军”的虚衔,算是对这个庸官的恩恤。对于杨权的贻误大局,当时就有人作诗讥评:“疆帅控庐陵,初议岂不壮。旌旗蔽千里,湖湘赖保障。前矛甫遇贼,一战总戎丧。翩然乃退飞,踉啮弃兵仗。匿迹归白门,吾民复何望。城中十万户,湍决各奔放。大府方闭阁,精嫌仍未忘。”老杨此人,实无大略,乃当时“巧宦”的典型,只知曲投时好,俯仰浮沉,遭逢有事之秋,肯定没有好下场。

    至于其余的一干郡府、行军衙门的文武官吏均被越军捉获处决。庐陵行军粮道霍隆武有血性,率少数士卒死守粮台衙门。危难时刻,他有尽驱兵士家眷登墙拒守,与越军相持两昼夜,最终众寡不敌,均被残杀。有官军老弱家眷数百人,都被越军中的娃娃兵驱赶到城外河中淹死。

    十万越军浩浩荡荡开进庐陵府后,常化之、汪士荣随即召集郡上的士绅豪杰共商大计。这些人虽不是叛军的支持者,但也说不上多么忠于赵宋朝廷。说白了,这些人全是随风倒的墙头草,特别是看到了常化之的叛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全歼数万官军,攻克庐陵郡。他们对这些叛军也由轻视转而变得畏惧有加。此刻,常化之派人带信要召见他们,大家伙儿就都忙不迭地跑来城中拜见。

    众人到了太守府,才迈进大门,就看见正面的节堂上悬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这人头不是别人,正是杨权。堂下站着十数个叛军将领,皆生得虎背熊腰,面目狰狞。他们众星捧月一般围定了正襟危坐的常化之。这些士绅豪杰无不破胆,纷纷膝行而入,莫敢仰视。

    常化之见他们如此恭顺,心中甚是欢喜,于是就在堂上大摆宴席,给这些老爷们压惊洗尘。

    酒宴上,众豪绅纷纷向常化之祝酒,因而说道:“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君,恢复皇周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还有一些人乘机献计道:“将军北伐湖湘,甘溪一战全歼四万湖熟防军。如今的湖南境内已然再无敌手可言。将军何不乘此良机,挟湘南大胜之威,率领大军席卷全湘,以成就一番王霸之业呢?”

    常化之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听得众人如此夸赞,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居高临下的面南而坐,眯着两只眼睛看着头顶的房梁,大声笑道:“这……这就勉为其难了吧!来,干杯!”

    常化之满饮一杯,立时又引得堂下众人的一阵夸赞:“将军真是海量豪饮!”

    众人这一顿阿谀奉承之言辞,又令常化之好不得意。酒酣之余,追昔抚今,他不禁摇头长叹道:“唉,想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村里的地主雇佣耕地。一天晌午,大家都在田埂上休息。我因失意而长叹了好久,因而对伙伴们说:‘苟富贵,毋相忘。’同伴们都笑着回答:‘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如今再回首往事,此说……似乎又不尽然。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啊?”

    “没错,没错,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众豪绅又点头哈腰地恭维着,“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这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知晓的呢?”

    相比在湘南出尽风头,占尽主角光环的常化之,与他合力北伐的汪士荣就显得阑珊落寞许多。他就坐在了常化之的右手边,但由于其本人是一个读书人出身,显得温文尔雅,与长相威武,颇有豪杰气的常化之相比,根本不像一方军事统帅,倒似一个幕僚谋士。

    此刻,他听得大家如此恭维常化之,心中顿生不满之感,冷冷地说道:“如今天下未定,勋业未成,方得小胜就志得意满,忙于封侯称王,只怕会让天下人觉得咱们目光短浅,贪图享乐,难成大器,而不愿相从于我们。更何况封王之事不在小,需要奏禀大帅点头,才可施行。”

    听了汪士荣所言,常化之虽然觉得扫兴,但也知道不好反驳,只得干巴巴地笑道:“嗨,我常化之何德何能,不过是大帅手下的一条狗而已,又安敢有封王之望哉?”当下也就对此事不再提起。

    四万湘军在湘南覆没,庐陵郡被叛军攻陷的消息传至江东,宋廷上下一片哗然。小皇帝震怒之余,派出枢密院佥事杨义为钦差大臣赴潭州主持湖广军务,把庐陵行军副总管蒋万全槛送京师问罪,并下诏严厉斥责已经逃至潭州的宗良、郑泰等人,要他们重整湘军,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