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六回 二
    只说王知节要来江州做客,大家自然不敢懈怠,唯恐他一个不顺心就又要拿着杀人立威了。茅良卿在转运使衙门里大摆酒席,江州府三教九流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不请自到,乱哄哄地聚在大厅里。茅良卿请他们坐下,官职大的坐在上手,官职小的坐在下手,留下一个最高的位子空着。他请大家伙儿等一等,自己带着几个底下人赶着车子,往城外去迎王知节。

    到了城门那儿,只见到何典带着几个随从候在那里,并不见王知节的影儿。茅良卿赶紧问:“王公子在哪儿呢?”

    “大帅临时有点事情,晚一会儿才能到,咱们先走吧!”说着,何典就上了车,坐在了茅良卿的身边。

    他们过了一道街,何典忽然紧紧攥住了茅良卿的手腕,阴阳怪气地对他说:“茅大人,我有一个朋友叫朱亥,住在一家肉铺里。我想瞧瞧他去。大人能不能送我去一趟?”

    茅良卿给他唬住了,赶紧答应下来:“成,成!我跟老兄一块儿去。”

    他们到了肉铺门口,何典拉着茅良卿下了车,进了肉铺,说道:“大人,您不要看我的朋友朱亥是以杀猪为业的屠夫,但他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勇士。现在,江州战事正急,恰是这些敢死之士的用武之地。我觉得大人可以请他出点力。”

    只说何典见了朱亥,两个人就在柜台前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天来了。这两个人的屁股好像是江米做的,粘在那儿就老不起来。何典偷偷地回头瞧瞧茅良卿,见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在自己后买你,听着这两个人聊天说话。他想:“好在你也没有事,你不催我,我索性再坐一会儿。”

    可是那几个底下人等得不耐烦了,背地里骂着:“讨厌的家伙!总算咱们倒霉,饿着肚子在这儿死等!”这些人在外面嘟嘟嚷嚷地埋怨着,早就给何典听见了,他也不跟他们计较。

    街上的人见了转运使的车马和底下人在肉铺门口等着,还以为那个宰猪的出了什么乱子,都来看热闹。大伙儿一瞧铺子里的那两个人好像没事人似地闲谈着,不由得全纳起闷来了。后来他们听见这些人的骂声,才知道这个何典实在太讨厌了。大伙儿都替茅良卿不服气,就嘁嘁喳喳地说开了。何典只当没瞧见,又坐了好久,才跟朱亥告辞出来,却也没有上茅良卿的车。他向茅良卿一抱拳,也不多做解释,就骑着马与几个亲随一起出城去了。

    在衙门里面等着的客人们眼瞧着太阳都偏西了,还不见茅良卿回来,都有点厌烦了。有的东拉西扯地瞎聊天,有的打哈欠。可是谁也不敢离开。好容易大伙儿听见外面有人喊:“王公子来了!”他们一齐站起来,低着脑袋塔拉着手,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儿。赶到他们抬头一瞧,却只看到了王知节带着一队亲兵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并不见茅良卿的影子。

    他们还以为自己瞧花了眼,赶紧又眨巴眨巴眼睛,再细细一瞧,可不是个不见了茅良卿吗?大家伙儿心中登时紧张起来,私下里嘀咕道:“难不成茅大人也给这个王知节杖毙了不成?”

    王知节也不跟他们客套,径直来到那个空着的上座,望着众人说道:“有劳各位在这里久等啦。我王某人多谢了!”说着,他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朝着四面团团一揖,然后一屁股就坐下来,招呼众人吃饭喝酒。

    这时候,大伙儿才算连吃带喝地活动起来了。

    曾广恩斟了一杯酒,端到王知节面前,问道:“王大帅见到茅大人了吗?”

    “见过,当然见过……”王知节接过酒杯来,说道:“唉,想我不过是个获罪流放的罪民,承蒙茅大人以及诸位的下顾,已经够荣幸的了。又叫大家在这里等了挺大的工夫,这实在太过份了。可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呐?如今,街上的人都替各位不服气,说我不识抬举,还骂我是个讨厌的废物。这就行了。他们越骂我,就越称赞各位;看诸公这么待人,就越把诸公当做了不起的人物。就拿今天在座的各位贵宾来说吧,哪一位不佩服茅大人殷勤好客的热心呐?”

    众人都被王知节杀怕了,虽然对于茅良卿的事情心中疑虑,但也绝不敢忤逆于王知节,只得随声附和一阵,纷纷言道:“公子……哦,不,是大帅!在座的各位的名帖都附在外面的那些孝敬上了。宴后就送到大帅营中,还望大帅笑纳。”

    王知节呵呵一笑,说道:“多谢诸公好意。知节驻军姜子坂,还得仰仗各位鼎力相助。”

    “那是自然的。”众人笑道:“大帅言重,为国分忧实乃我等分内之事。”

    王知节又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对堂下众人抱拳道:“诸位,实不相瞒,姜子坂现在是粮饷两缺。但国库空虚,朝廷无力调拨。今日本帅来此,实为募饷之事,还望各位解囊相助。”说罢,又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大厅里面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大家你瞧我,我瞧你的好一阵,问道:“国家有难,理应鼎力相助。但不知大帅需要多少银两呢?”

    王知节说道:“以目前的形势而论,至少缺饷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这么多……”下面起了一阵骚动,厅上几个当地的名流忍不住诉苦道:“大帅,并非我等吝惜钱财。这灾荒大凶之年,我们有些家产不假,可是开销也大,朝廷里的各种孝敬也总得打点。十万两白银,实在是匀不开。”

    王知节的一张脸立刻冷下来,说道:“倘若江州不保,各位手中的田产商号,家中的金银财宝,身边的妻儿老小也都保不住吧?到时候还不是都拿去孝敬反贼了?”

    曾广恩点头说道:“大帅所言极是。来呀!”一个小厮捧着托盘来到他的身边。曾广恩从袖子里面取出一张银票放在盘中,说道:“白银五百两,不成敬意。”

    “一百两”“五十两”……下面的士绅们也都纷纷取出银票丢在了托盘中。

    曾广恩接着说道:“朝廷方面就让茅大人再递个折子上去,也许皇上会多拨一些粮饷下来。”

    托盘转到了王知节的眼前,他伸手抓起里面的十几张银票,大踏步走到厅外,指着门口已经堆成小山的花花绿绿的礼品,大声说道:“这些是你们给王知节的!”说着,他又举起手中的银票,说道:“这些是你们给大宋朝的。大宋朝如果灭了,你们给我王知节有什么用!”然后,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宛如得胜一般,又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