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八回 三
    朱玄循声来看,只见此人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十分的古怪,心中好奇,便向左右问道:“这一位先生是……”

    众人赶忙回答道:“此乃虞璋虞季玉,庐陵巴丘人也。”

    朱玄问他道:“季玉先生有何良策,可以使邱士仁归降朝廷?”

    虞璋说道:“某与邱士仁交厚,颇知其中内情。那邱士仁因为常化之屡次折辱自己而早已有心叛离贼军,只是一直未寻到合适的时机而已。今大帅攻占庐陵,生擒师平南,拔其根本,使得贼军人心惶恐,不知所从。若大帅能在此时,派一位上差与我同往巴丘,以利害说之,彼必能归降大宋。”

    荀昭听罢,应声而起道:“大帅,荀昭愿与季玉先生同往巴丘。”

    朱玄大喜,遂令荀昭与虞璋领五百军,径奔巴丘而来。

    却说邱士仁听知庐陵有失,急令闭城坚守。虞璋与荀昭来到城下,见城门紧闭,遂写书拴于箭上,射入城中。守城的军士拾得,献与邱士仁。邱仁拆书览阅,书信中有招降之意。

    于是,他暗自思忖道:“宋军势大,难以相抗。何况常化之早有害吾之意,吾若坚守待其归来,只怕也是难免一死。今虞璋到此为我说和,倒不如早降朱玄。”即令大开城门,请荀昭和虞璋入城。三人礼毕,各诉旧情。虞璋以石奴儿在京作乱而不加罪为例,言说宋主宽洪大度,礼贤下士,对于归降之人一律予以重用,而不加伤害。邱士仁大喜,即同荀昭赍印绶来庐陵投降。

    朱玄大悦,仍令其率领旧部去守巴丘。

    虞璋私下里又对朱玄说道:“今常化之未获,留邱士仁于巴丘,久必有变;不若使其往石阡招隋芳归降。”

    朱玄觉得在理,便召来邱士仁,说道:“石阡守将隋芳与将军交厚,将军可招来归降,本大帅自当有重赏。”邱士仁慨然领诺,遂引十余骑,径投石阡招安糜芳。

    却说隋芳闻听庐陵有失,正坐困石阡,无计可施。忽报巴丘守将邱士仁至城下,隋芳忙接入城中,询问其来意。

    邱士仁说道:“吾非不忠之臣,然如今势危力困,不能支持,我今已降赵宋。将军亦不如早降。”

    隋芳大惊失色道:“吾等受大帅厚恩,安忍一朝背弃之?”

    邱士仁说道:“常化之东征之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请公细察之。”

    隋芳说道:“吾兄弟久事梁大帅,岂可一朝相背?”正犹豫间,忽报常化之遣使至城下,隋芳接入厅上。

    使者说道:“彭黎军中缺粮,特来巴丘、石阡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位将军星夜解去军前交割。如有迟误,立斩不赦。”

    隋芳大惊,回过头来对邱士仁说道:“今庐陵已被赵宋所取,此粮怎得过去?”

    邱士仁厉声说道:“不必多疑!”遂跃身而起,拔剑斩杀来使于堂上。

    隋芳惊道:“公如何斩杀彭黎来使?常化之若得知此事,我等必然大祸临头呐!”

    邱士仁不以为然道:“常化之此意,正要斩我二人。我等安可束手受死?公今不早降赵宋,必被常化之所杀。”正说间,忽报朱玄引兵杀至城下。隋芳大惊,乃同邱士仁出城投降。至此,庐陵郡全境都入宋军掌中。朱玄大喜,一面重赏二人,一面又向江东报捷,入城安民已毕,便在城外大犒三军。

    酒宴上,荀昭带领众将向朱玄祝酒道:“前者,大帅在矩州提出置黔中于不顾,以奇兵直取庐陵的计策。当初,我等都以为计划太大,担心难于实现。现而今,半月之间,庐陵全境即告平定。我等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也。”

    朱玄站起身来,对荀昭抱拳说道:“此次出兵,托庇圣上洪福,幸赖将士用命,收取黔中、庐陵,断常化之退路。虽说我有些许微功于国家社稷。但是,我不得朝廷诏许,就擅自调发西川兵东征,已经是犯了不赦死罪。监军大人此去京城面圣,多为我从中转圜解释,才使得皇上不以我擅自出兵为罪。监军携尚方宝剑来此,有生杀予夺之大权。军中有人传言,荀大人此来是要取我而代之,叫我对大人加以防范。我与大人共事多年,深知大人乃是忠义慷慨之士,绝不会贪恋权势。您到军中以后,对行军作战从不加干涉,才使得此次奇袭得以成功。我的这些许微功怎抵荀大人十之一二呢?”

    荀昭动容道:“我大宋能有大帅此等急公好义的柱国干城,贼人又何愁不破!”

    众人正欢宴间,忽有游骑来报说,擒住了常化之派往江州的使臣王甫。原来,常化之起兵攻潭州的时候,派王甫前往江州将此事禀报梁平。由于江州与彭黎之间的江西州府尚在宋军控制之中,王甫往返时都须过越州,经庐陵。王甫从江州返回,过越州北上庐陵的时候,不知道隋芳已经投降朱玄。他和十数个随从刚翻过越城岭,踏入石阡界分,就被宋军游骑捉个正着,押往县城去见朱玄。

    王甫也真算一个好汉。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朱玄把王甫等人召入帐内,尚不曾问话,王甫就叩头请降,并呈上了梁平写给常化之的书信。

    朱玄拆书一瞧,书信中具言越军攻江州失利,又被王知节偷袭得手,人马损失大半,现正退往劁门,不能北上湘赣策应常化之行动。常化之若强要攻打潭州,则可能受到赣军与江州的宋兵从侧背的攻击,陷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于是,他命常化之立即放弃攻打潭州的计划,兵退彭黎,伺机再战。

    朱玄看罢书信,心中作怪,便问王甫道:“梁平也算一员颇有智谋的老将了,其所将之兵皆是老王爷在日呕心沥血训练出来的精兵强将。江州守将曾广恩兵微将寡,其麾下人马多是酒囊饭袋,根本不堪一战。那个王知节带的兵马也都是不经战阵的新募之兵。梁平以强击弱,以众克寡而不能胜,至于兵退劁门,这究竟是何原因?”

    于是,王甫就把自己来时打探到的江州战况向朱玄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