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1059章 古诗图解
    龙岛主道:“各位远道光临,敝岛无以为敬。这碗腊八粥,外边倒还不易喝到,其中最主要的一味‘断肠蚀骨腐心草’,要开花之后效力方著,但这草隔十年才开一次花。

    我们总要等其开花之后,这才邀请江湖同道来此同享,屈指算来,这是第四回邀请。请,请,不用客气。”说着,和木岛主左手各端粥碗,右手举箸相邀。

    众人一听到“断肠蚀骨腐心草”之名,心中无不打了个突。

    虽然来到岛上之后,人人都没打算活着离去,但腊八粥中所含毒草的名称,如此惊心动魄,这龙岛主竟尔公然揭示,不由得人人色为之变。

    只见龙木二岛主各举筷子,向众人划了个圆圈,示意遍请,便举碗吃了起来。

    群雄心想:“你们这两碗粥中,放的自是人参、燕窝之类的大补品了。”

    李白的体内有化毒络,自从吸魂系统升级后,神念大增,此时已可以感应到化毒络的存在,什么毒也不怕,反正饥肠辘辘,早已饿得狠了,端起粥碗,唏哩呼噜的喝了大半碗。

    他只觉药气虽然刺鼻,入口却甜甜的,并不难吃,顷刻间便喝了个碗底朝天。

    群雄有的心想:“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徒逞一时之豪……就是非死不可,也不用抢着去鬼门关啊!”

    有的心想:“左右是个死,像这位少年英雄那样,倒也干净爽快。”

    李白喝完粥,忍不住向张三、李四二人瞧去。

    张三、李四相视一笑,目光却投向龙岛主和木岛主。

    木岛主略一点头。

    张三、李四越众而出,各自端起一碗腊八粥,走到李白席边,笑道:“兄弟,请!”

    “请!”

    张三和李四二人,各将一碗腊八粥喝得干干净净,转过身来,躬身向两位岛主道:“谢师父赐粥!”这才回到原来的行列。

    群雄见张三、李四为了顾念与李白结义的交情,竟然陪他同死,心下无不钦佩。

    张三道:“兄弟,这里有些客人,好像不喜欢这腊八粥的味儿,你若爱喝,不妨多喝几碗。”

    李白饿了半天,一碗稀粥本原是不足驱饥,心想反正已经喝了,多一碗少一碗,也无多大分别,斜眼向身边席上瞧去。

    附近席上数人,见到他的目光射来,忙端起粥碗,纷纷道:“这粥的气味太浓,我喝不惯。小英雄随便请用,不必客气。”

    眼见李白一双手接不了这许多碗粥,他们生怕张三反悔,失去良机,忙不迭的将粥碗放到李白桌上。

    李白笑道:“多谢!”一口气又喝了两碗。

    龙岛主环顾众人,微笑道:“四十年前,我和木兄弟订交,意气相投,本想联手江湖,在武林中赏善罚恶,好好做一番事业,不意甫出江湖,便发见了一张地图。我们从那图旁所注的小字中,细加参详,得悉图中所绘的无名荒岛之上,藏有一份惊天动地的武功秘诀……”

    有个叫解文豹的豪杰,插口道:“这明明是侠客岛,怎的是无名荒岛?”

    龙岛主点头道:“这位解英雄说得不错,地图上这座无名荒岛,便是眼前各位处身所在的侠客岛了。不过侠客岛之名,是我和木兄弟到了岛上之后,这才给安上的。

    那倒也不是我二人狂妄僭越,自居侠客,其中另有缘故,各位待会便知。

    我们依着图中所示,在岛上寻找了十八天,终于找到武功秘诀的所在。原来,那是一首古诗的图解,含义极是深奥繁复。

    我二人大喜之下,立即按图解修习。唉!岂不知福兮祸所倚,我二人修习数月之后,忽对这图解中所示武功生了歧见,我说该当如此练,木兄弟却说我想法错了,须得那样练。

    二人争辩数日,始终难以说服对方,当下约定各练各的,练成之后再来印证,且看到底谁错。练了大半年后,我二人动手拆解,只拆得数招,二人都不禁骇然,原来……原来……”

    他说到这里,神色黯然,住口不言。

    木岛主叹了一口长气,也大有郁郁之意。

    过了好一会,龙岛主才又道:“原来,我二人都练错了!”

    群雄听了,心里都是一震,均想他二人的徒弟张三、李四,武功已如此了得,他二人自然更是出神入化,深不可测,所修习的当然不会是寻常拳脚,必然是最高深的内功,这内功一练错,小则走火入魔,重伤残废,大则立时毙命,最是要紧不过。

    只听龙岛主道:“我二人发觉不对,立时停手,相互辩难剖析,钻研其中道理。也是我二人资质太差,而图解中所示的功夫又太深奥,以致再钻研了几个月,仍是疑难不解。

    恰在此时,有一艘海盗船飘流到岛上,我兄弟二人将三名盗魁杀了,对余众分别审讯,作恶多端的一一处死,其余受人裹胁之徒便留在岛上。

    我二人商议,之所以钻研不通这份古诗图解,多半在于我二人多年练武,先入为主,以致把练功的路子都想错了,不如收几名弟子,让他们来想想。

    于是,我二人从盗伙之中,选了六名识字较多、秉性聪颖而武功低微之人,分别收为徒弟,也不传他们内功,只是指点了一些拳术剑法,便要他们去参研图解。

    哪知我的三名徒儿和木兄弟的三名徒儿,参研的固然各不相同,甚而同是我收的徒儿之间,三人的想法也是大相径庭,木兄弟的三名徒儿亦复如此。

    我二人再仔细商量,这份图解是从李太白的一首古诗而来,我们是粗鲁武人,不过略通文墨,终不及通儒学者之能精通诗理,看来若非文武双全之士,难以真正解得明白。

    于是,我和木兄弟分入中原,以一年为期,各收四名弟子,收的或是满腹诗书的儒生,或是诗才敏捷的名士……”

    他伸手向身穿黄衣和青衣的七八名弟子一指,笑道:“不瞒诸位说,这几名弟子若去应考,中进士,点翰林,是易如反掌。他们初时来到侠客岛,未必皆是心甘情愿,但学了武功,又去研习图解,却个个死心塌地的留了下来,都觉得学武练功,远胜于读书做官。”

    群雄听他说“学武练功远胜读书做官”,均觉大获我心,许多人都点头称是。

    龙岛主又道:“可是这八名士人出身的弟子,一经参研图解,各人的见地却又各自不同,非但不能对我与木兄弟有所启发,议论纷纭,反而让我二人越来越糊涂了。

    我们无法可施,大是烦恼,但若说弃之而去,却又无论如何狠不起心。

    后来,我们请来了少林高僧妙谛大师,以及武当派的第一高手愚茶道长……

    不瞒各位说,我二人初时发现这份古诗图解,略加参研后便大喜若狂,只道但须按图修习,我二人的武功当世再无第三人可以及得上。

    但越是修习,越是疑难不解,待得我们决意去少林寺之时,先前那秘籍自珍、坚不示人的心情,早已消得干干净净。

    只要有人能将我二人心中的疑团死结代为解开,纵然将这份图解公诸天下,亦不足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