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烽烟大唐 > 第五百六十七章 朱友珪登基
    回到汴梁之后,朱友珪就下令把所有和朱友文关系密切的官员全部抓了起来。

    为此受到牵连的人就足有上千人之多。

    汴梁城中的人倒是好说,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些拥兵在外。

    尤其是石敬瑭和郭崇韬,这二人十分难以对付。

    “你们说,这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朱友珪的谋士袁象先便说道:“殿下不如先把此二人的家眷统统抓起来,料那石敬瑭和郭崇韬也会乖乖就范。”

    听罢,朱友珪不觉眼前一亮,道:“先生所言有理,好,就这么办。”

    说罢,朱友珪抬头看向韩勋,道:“韩将军,你即可带兵把石敬瑭和郭崇韬二人家眷抓起来,”

    闻言,韩勋应了一声。

    与此同时,朱友珪又派了心腹前去假借圣命,让石敬瑭和郭崇韬二人返京。

    却说石敬瑭自从投靠了朱温之后,就深受朱温所器重。

    并且还把郭崇韬指派给了石敬瑭做副手。

    共同驻守边疆。

    这一日,石敬瑭忽然接到了让他回京述职的圣旨。

    一开始,石敬瑭和郭崇韬都没多想。立刻就回来了。

    但渐渐的,石敬瑭和郭崇韬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郭崇韬说道:“魏王谋反,这怎么可能?”

    石敬瑭虽然也不相信,但檄文上确写的明明白白。

    石敬瑭毕竟围观多年,也知道其中的尔虞我诈。

    “魏王谋反,我等与魏王私交甚密,此番回京恐怕凶多吉少。”

    闻言,郭崇韬说道:“那依将军所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石敬瑭眼中闪过一抹凶光。

    从前的石敬瑭只是一个武将,职责就是带兵打仗。

    但来到了大量之后,神茹朝堂,才明白这比战场上的真刀真枪来的还要凶险万分。

    而渐渐的石敬瑭也有了一些心机。

    石敬瑭不怕死,但也不想就这么死的稀里糊涂。

    石敬瑭看着前面的负责“保护”自己二人回京的数十个士兵。

    石敬瑭悄声道:“不若咱们先杀了这数十个士兵,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京城,待救出嫁人之后,远走高飞。”

    这个提议正合郭崇韬的心意。

    二人当场就达成了协定。

    天色渐黑,不少士兵都有些昏昏欲睡。

    而就在这个时候,石敬瑭和郭崇韬曝起,突然想那些士兵杀去。

    有不少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待反应过来的时候,地上已经倒下了十几个人。

    而且石敬瑭和郭崇韬武功都不错。

    短短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这数十个士兵就被杀死了。

    当下,石敬瑭和郭崇韬翻身上马,直奔变量而去。

    不过朱友珪也不傻,早就防着石敬瑭这一手,派出一队士兵远远的跟在后面,相隔不到十里。

    很快的,那些士兵就得到了石敬瑭和郭崇韬逃走的消息,立刻就飞鸽传书通知了朱友珪。

    朱友珪接到消息震怒不已。

    朱友珪原以为石敬瑭和郭崇韬定然是逃了,不会返回汴梁,一怒之下,就下令把石敬瑭和郭崇韬一家全部杀了。

    甚至一点都不顾念石敬瑭的夫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

    当石敬瑭和郭崇韬悄悄来到汴梁城外的时候,看到的是城头上挂着的一颗颗自己亲人的人头。

    石敬瑭和郭崇韬悲痛欲绝。

    这个时候,有几个眼尖的一眼就认出了石敬瑭和郭崇韬二人。

    当下就向石敬瑭和郭崇韬杀了过来。

    石敬瑭悲愤交加,如同打了鸡血,战斗力瞬间爆表。

    很快的就把最先冲过来的而十几个士兵杀死了。

    更多的士兵也涌了出来。

    郭崇韬虽然同样悲愤,但并没有丧失理智。

    见敌众我寡,当下就拉着石敬瑭向城外的密林跑去。

    很快的,二人就到了之前拴马的地方。

    这个时候,石敬瑭也渐渐恢复了一些理智。

    大喝道:“我石敬瑭今生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说罢,就纵马而去。

    朱友珪听到石敬瑭和郭崇韬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走le

    当下就下令封锁各个要道。

    朱友珪知道,石敬瑭和蜀川的王建以及山东的赵匡胤等人关系都很好。

    要么会去投奔王建,要么会去投靠石玉。

    不管是那一边,都是自己的心头大患。

    朱友珪可是知道石敬瑭的厉害,知道一旦让石敬瑭逃脱,日后定是心头大患。

    当下就在向西、向东以及向南的各个交通要道设卡。

    石敬瑭和郭崇韬亡命逃了三天三夜,见无路可走。

    郭崇韬一咬牙,道:“语气都是一个死,还不如向北去找李存勖,或许还可以活命。”

    闻言,石敬瑭也一咬牙,一挥马鞭,径直往北而去。

    李存勖得知石敬瑭和郭崇韬来降,欣喜不已。

    当下许了二人大官。

    很快的,朱友珪就得知了石敬瑭和郭崇韬已经投靠了李存勖的消息。

    虽然有些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而且朱友珪也根本顾不得去官石敬瑭和郭崇韬。

    跑了就跑了吧。

    在将整个大梁宫内上上下下的血洗了一遍之后。

    几乎把之前那些不顺从自己的人杀了一个遍。

    总算安心不少。

    当时正值炎夏,虽然已经对朱温的尸体进行过处理。

    但还是有恶臭散出。

    朱友珪生怕迟则生变,于是便在三天后,假传朱温的遗诏,登基称帝。

    并改年号为风历元年。

    虽然朱友珪登基有很多可疑之处。

    但众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小命要紧。

    同时,朱友珪在登基的第二天就把朱温曹操下葬。

    朱温的那些亲信大臣以及子嗣根本就没来得及看到朱温最后一面。

    朱友珪的种种行为更加让人觉得这其中有蹊跷。

    渐渐的,汴梁城中风言四起。

    为此甚至还有一些民谣。

    说朱友珪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乎,朱友珪便用铁血政策,将那些凡是造谣的人全部处死。

    但这样的言论却好像雨后春笋一般。

    这一日深夜,王彦章偷偷的来到了李振家中,道:“丞相,您可体能到了城中的那些谣言?”

    李振点了点头。

    王彦章忽然说道:“不知丞相有没有兴趣与我一道去见一下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