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是逼宫,胜似逼宫
    看着万年公主倔强的模样,刘奇含笑看着万年公主,“公主殿下,本侯在城东有一处别院,环境优美,适宜居住,还请公主殿下赏光。”

    万年公主神色复杂的看着刘奇,“侯爷,要是本宫不赏光呢?”

    刘奇一个箭步上前,一把将万年公主抗在肩头,“那就请公主恕本侯无礼了。”

    在一众亲兵面面相觑的目光之中,刘奇的声音从万年公主所居的小院传了出来,“张辽,高顺,本侯府中防务就先交给你二人了,差人布置一番,晚间本后腰宴请我襄阳名儒高士,庆祝本侯斩将夺旗,得胜归来。”

    空旷无人的房中,女子被重重的扔到床上,随后传来男子的嘟囔声,“公主殿下,你这也太沉了,理当该减减肥了。”

    在那女子嗔怒的眼神中,男子毫不留情的将女子的衣衫撕碎,随后施施然的解下自己的衣衫,扑倒在女子身上,感受着空气中的阵阵寒意,男子一把扯过床头的锦被,盖到身上。

    正是低鬟蝉影动,回步玉蒙尘,转面流花雪,登床报绮罗……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一番**之后,刘奇看着瘫软在床上的万年公主,不由得露出一番别样的风情,谁知道,自己身下这位美人儿,心中在想些什么呢?

    看着已经微微暗下来的天色,刘奇起身穿衣,丝毫不顾及万年公主还留在锦被外的香肩,似乎被这寒风惊动,万年公主眼神中带着一抹迷离,不由自主的拉了拉锦被,语气中带着一抹娇媚入骨的酥意,“郎君还真是够无情的呢!”

    刘奇不由自主的将手伸进锦被中摸了一把,带着些许调笑说道,“等到本侯见过了诸位臣属,喝过完了酒,再来收拾你不迟!”

    万年公主将锦被裹得更紧了,“郎君不就是想知道郭奉孝等人的下落么?郎君以前关押别人在何处,如今郭奉孝等几人就在何处。”

    刘奇出了门,招呼着一众亲兵,朝着昔日张羡的府邸走去,进了府中,直接朝着那书房走去,看到守在书房外的庞闵,刘奇不由得暴喝一声,“庞闵,你在此处作甚?”

    庞闵自从跟随刘奇以后,一支兢兢业业,虽然脑子多少有些问题,可比起周仓和窦衍来,却更得刘奇器重,自己将这家伙留在府中,本意是让郭嘉和贾诩二人指使起来更加容易,谁想这家伙竟然在此处。

    看到刘奇之后,庞闵扑通跪倒在地,磕了个响头说道,“庞闵见过主公,我家大哥说郭奉孝,贾文和和李锦衣等几人,阴谋造反,将这几个家伙囚禁在这里边,让我安心看守,说等到主公回来之后必有重赏,小的守得好无聊,终于等到主公回来了。”

    听到庞闵有些混乱的话语,刘奇稍一思索就明白过来,庞隐公是将自家这兄弟当枪使了,自己总不可能对一个傻子发火吧!

    刘奇当下和颜悦色的说道,“嗯,他们几人是犯了一点错误,本侯让他们呆在里边反省,现在时间差不多了,还不放他们出来。”

    庞闵当下乐呵的不是一般,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打开了地宫的大门,等到亲兵扶出来面色憔悴的郭嘉和贾诩二人,刘奇一把上前,握住郭嘉二人的手说道,“奉孝,文和,都是本侯大意,让你二人受苦了。”

    贾诩面有惭色的说道,“主公,是老朽疏忽大意,中了他人诡算,给主公蒙羞了。”

    郭嘉同样也是垂头丧脑,“主公,嘉,有负重托……”

    刘奇带着几分劝慰说道,“也算是本侯大意了,日后万不可再如此了。”

    刘奇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带着几分好奇问道,“你二人都在此处,李锦衣呢?”

    高顺带着几分犹豫说道,“主公,锦衣先生说,有负主公重托,无颜面见主公,且先在此面壁思过,等到他觉得合适了,再出来为主公效力。”

    刘奇解下腰间短匕,扔在地上,满是愤然的说道,“去将这东西给他送去,他要是不愿意出来,就不用出来了。”

    不到一刻钟功夫,形容枯槁的大汉就从地牢中走了出来,见到刘奇之后,瞬间跪倒在地,脸上涕泗纵横,“罪臣李锦衣,见过主公。”

    刘奇叹了一口气说道,“锦衣,你还是没明白本侯为你赐名的意思。”

    李锦衣叩首道,“臣下驽钝,还请主公点拨。”

    刘奇颇为忧郁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昔日项王曾言: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本侯一直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明白本侯的意思,可谁曾想,你,哎……”

    听到刘奇的话语,李锦衣瞬间泪流满面,“多谢主公点拨,锦衣驽钝,让侯爷失望了。”

    “站起来,是个男人就给本侯站起来!”刘奇冷冷的说道。

    等到李锦衣抹去泪水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李锦衣脸上就只剩下冷漠和杀气,仿佛在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别来惹我!

    看到李锦衣的转变,刘奇心中很高兴,当下缓缓开口说道,“锦衣,如今本侯只是扣押了反贼首领,反贼余党,尚未肃清。”

    刘奇说得轻巧,可李锦衣心中明白,这是刘奇给自己的机会,要么成为侯爷心腹,要么,成为侯爷和鬼谷斗争的牺牲品,李锦衣什么话都没有说,冲着刘奇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出去。

    郭嘉看着李锦衣就这么走了出去,当下苦笑说道,“主公就不怕这家伙跑了?”

    刘奇看了郭嘉一眼说道,“这家伙是个聪明人!”

    有郭嘉、贾诩二人在身侧,刘奇瞬间觉得安心不少,命人给二人沐浴之后,这才带着二人往正厅走去。

    等到刘奇回到府中,在下人的提醒下,抬起头一看,竟然是自家老父率着一干文武,正站在门口迎接自己,刘奇不敢犹豫,上前拜倒在地,“孩儿见过父亲大人。”

    刘表乐呵呵的扶起刘奇,拉着刘奇的胳膊说道,“此乃我山阳刘氏麒麟子也!”

    听着众人的赞誉,刘奇也不忍打断刘表的兴致,任由父亲牵着自己,一直到了堂上,刘表坐在主位之上,拉着刘奇同坐主位。

    刘奇开口说道,“父亲大人,这于理不合。”

    “什么理不理的,我让你坐,你就坐!”刘表不容自家儿子抗拒,抬手将刘奇摁到了坐席之上,堂中一众硕儒名士,虽然眼中有异色,可刘表如今贵为荆州牧,更不要说刘表父子如今占据了荆、益二州,这些人纵有不满,也看在刘奇大胜归来的基础上,闭口不言。

    看到堂上无人反对自己,刘表也是松了一口气,以往自己做事总有制肘,做什么都畏首畏尾,可这两年自家儿子异军突起,这才让自己手中真正有了些实权,自己说话都有了底气,现在自己让儿子和自己同席,厅中上下,无人反对,也足以说明自己和儿子二人对这些人的威慑力。

    刘奇举杯道,“这第一杯,为我荆州贺,为我儿贺!”

    刘表说的含糊其辞,可厅中众人哪个不是人精,哪个不清楚刘表的意思,这第一杯,恭贺荆州势力更加强大,恭贺刘奇拿下益州,为麾下开疆拓土,众人纷纷举杯,与刘表同饮。

    放下酒杯之后,刘表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夫犬子,虽然也只是中人之姿,但比起老夫这驽钝之人,就强了太多了,老夫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四处求学呢!”

    “我这犬子胡诌的几本书,老夫闲暇之余也翻阅过,笔锋虽然稚嫩,却也别出心裁,独树一帜,老夫心中甚是宽慰。”刘表轻轻抚了抚胡须,听得出语气中的开怀和满意,“如今这两年,老夫逐步将州中事务交给犬子打理,这小子干的也还算过的去。”

    刘表顿了顿,一脸正色的说道,“这两年老夫身体也不大好,多少有些力不从心,老夫想了很久,准备将州中事务交给犬子打理,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荆州的话事人,早就是刘奇了,不过有时候是借着刘表的名头压一压那些老资历而已,没看到刘表的左膀右臂都被撇开了么?大将黄祖如今孤零零的镇守荆州北境,蔡氏更是被一撸到底,就连蔡瑁,如今也是赋闲在家,蒯良、庞季这些刘表心腹,也被差到了零陵、桂阳等边远荒僻之地。

    如今荆州的政要,哪个更刘奇不是千丝万缕,不说南阳太守陈纪是刘奇的舅舅,庞德公、马允、黄承彦这些荆州名士,哪个不是先和刘奇热络,随后才被提到高位上的,张俭虽说是刘表请来的,可刘表心中清楚,那老家伙能留在襄阳,还是看自己儿子的面子,赵岐还不是被自己儿子一顿忽悠,在襄阳扎根?蔡邕更是被刘奇从长安忽悠到襄阳来的,市井传言蔡邕的女儿和自己儿子有些风流韵事,刘表自然清楚,这些事情,不可能是空穴来风。

    听到刘表的话,他人不怎么在意,刘奇第一个坐不住了,“父亲大人,孩儿如今还年幼,恐怕……”

    刘奇挽回,可不代表厅中一众文武的心思,之前万年公主在襄阳的所为,虽然无人点明,可厅中众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触感,都明白刘表当时也是进退两难,谁也不知道,万年公主的手段,是刘奇在算计什么,还是府中人有了异心,本来就是襄阳侯府中的内务,刘表插手也不是,不插手也不是,想明白其中关键以后,刘表知道,自己儿子要自己给他守好大本营的话,多半也只是为了自己颜面,宽慰自己而已,刘表当时就已经做出完全退出的准备了。

    作为刘奇的舅舅,南阳太守陈纪第一个发言,既有名望在身的原因,又有刘奇派人送去那一斗米表示自己和陈氏是姻亲,共同进退的原因在内。

    “景升,你我既是姻亲,老夫也就不唤你官职了。”陈纪目光轻轻闪烁,“治理地方是小事,教化万民才是大事,你一身学识不凡,如今又有子瑾所出标点符号在此,不若同老夫一起,为经典译注,让后人熟读经典,名传千古。”

    陈纪给刘表面子,更兼是刘表姻亲,话语说的也没那么隐晦,大意就是,景升啊,和你儿子比起来,你是真的不适合治理地方,如今襄阳是天下的半个学术中心,不如你和我一起给后人解读经典,名传千古,你看多好。

    蔡邕也颔首道,“使君昔日贤名远播四海,何不将些许俗务,交给子瑾先练练手,使君为子瑾拾遗补缺,也好让我荆州一方百姓更为安乐,圣人有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早些让子瑾在我荆州这一隅之地练练手,也好让子瑾将来更好的为我大汉效力。”

    蔡邕说的是拾遗补缺,可众人都明白蔡邕的意思,现在赶紧将荆州的权利全部交给你儿子,等到这小家伙巩固了荆州、益州的势力,早些打败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乱臣贼子,还我大汉一个太平盛世。在那几个有心人耳中,都明白蔡邕话中的意思,南阳,可是当年光武皇帝中兴之所,为大汉效力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

    有了这二位开头,厅中众人更加畅所欲言,赵岐似乎想说什么,可想到朝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糟心事儿,再加上厅中众人那炽热的眼神,懦懦了几句,识趣的闭上了嘴。

    倒是在这个时候,一名年轻人站了起来,朝着刘表拱手道,“刘使君,家师曾言,我荆州理当少一些暮气,多一些壮气。”

    厅中有人听到这年轻人带着几分狂妄的话语,忍不住想要出言驳斥,可看到那道带着几分单薄的身影后,都识趣的闭上了嘴,如今襄阳城中谁人不知,这尹籍是南郡太守张俭张元节的弟子,鞍前马后的伺候张元节,更是张元节的传声筒。

    庞德公稍稍一犹豫,拱手道,“使君大人,襄阳侯知兵,荆州麾下将士,无不佩服襄阳侯,这,就足够了!”

    看到无人出言反对,刘表放声大笑起来,“原以为只有老夫自己有这个想法,没想到诸位都和老夫抱着同样的想法,老夫甚为欣慰,甚为欣慰啊!”()三国奇公子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三国奇公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