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七百七十一章 梁王之死
    如果说曹操此次进击荆州,是卯足了力气想要赢,那太史慈无疑是将曹操留下的遮羞布给扯了个一干二净!

    一万大军马不停蹄,从荥阳直奔陈留,在陈留济阳县稍作停留之后,大军毫不犹豫的杀奔与陈留相邻的济阴,一举夺下定陶,算是稳住了大局,而后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济阴,自己则毫不犹豫的率人继续向东,想山阳杀奔而去!

    贾诩率人紧随着太史慈的步伐,大军奔赴陈留之后,勒令马腾率人开道,横扫了梁国,将梁国之中藏匿的那数千曹操军伍彻底击溃!

    看到从梁国首府雎阳城中的梁王府上解救出来的蔡谷,纵然贾诩身为光禄勋,位高权重,一时间也觉得颇为棘手!这梁王刘弥,再怎么说,也是汉室宗亲,而且王位自从孝明皇帝刘庄之子梁王刘畅之后立国已有百余年,就是刘奇,处理起这样的事情也颇为棘手,更不要说贾诩了。

    看着淡然坐在自己面前喝茶的梁王刘弥,贾诩笑眯眯的说道,“梁王殿下,你知不知道,你已经触犯了我大汉国法?”

    刘弥眼睛都不抬一下,想到之前曹操的人和自己沟通,言说京都变故,当今天子若是出了意外,那就奉自己为皇帝,想到这里,刘弥的心中更加火热,可面上仍然没有丝毫变化!

    刘弥轻描淡写的抬眼瞥了贾诩一眼,“这位大人,虽说你是我大汉的光禄勋,这不知真假的光禄勋,本王就权且当你是我大汉的光禄勋吧!就算你是我大汉的光禄勋,也管不到本王头上吧!再说了,本王在王府之中,都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迈出王府一步了,大人一句话就说本王触犯了国法,这帽子扣的可真不小!”

    刘弥意欲避重就轻的企图并未逃过贾诩的眼睛,对于刘弥的做派,贾诩心中也不由腹诽道,“看来,自己还真是小瞧了这梁王,这家伙还真不一般!”

    贾诩丝毫不为刘弥的话语所动,语气平和地说道,“梁国殿下触犯国法,和有没有走出梁王府没一点关系!王爷只需要知道,你胆敢勾结贼寇谋逆,囚禁朝廷官员,那就是大罪!”

    刘弥盯着贾诩问道,“本王何时囚禁朝廷官员了?”

    贾诩语气中带着几分森然说道,“王爷强行让国相蔡大人滞留府中,兖州牧曹孟德犯上作乱,在梁国的地界上横行无忌,王爷说一声,如此大事,老夫如今身为朝廷讨逆大将,是不是该向王爷讨个说法?”

    刘弥丝毫不肯示弱,“大人怕是误会了!近些时日,老夫读书颇有所感,特请蔡大人在本王府上与本王讨论经文,以期早日注疏,献上所注经文,为天子贺!何罪之有?”

    贾诩斜眼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蔡谷,开口问道,“蔡大人,事情果真如此?”

    蔡谷自然清楚,自己在刘奇心中的分量完全没办法和贾诩比,贾诩这个时候,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杀一杀这梁王的风气,让这家伙乖一点,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可想法归想法,事情归事情,想到这梁王这段时日的作为,就是闹到京都去直面天子,最多也就是被斥责一番,落一个胡作非为的名头,确实算不上忤逆国法!

    当下蔡谷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贾大人,梁王所言不错,王爷只是逼迫老夫为《尚书》作注,未曾有囚禁之举!”

    看到蔡谷面上那抹难以掩饰的屈辱,梁王刘弥面上多了几分微不可查的愉悦,刘弥虽说有几分城府,可好歹也是汉室宗亲,又是这传承了百余年的王国君主,心中哪里能没有傲气?当下刘弥满是挑衅的盯着贾诩,“贾大人,虽说你是我大汉光禄勋,可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往本王身上扣屎盆子!如此污蔑本王,你将本王置于何地?将天子置于何地?将我大汉总是置于何地?将我大汉皇室置于何地?现在,大人是不是该给本王一个交代了!”

    刘弥如此挑衅,着实是气坏了贾诩,贾诩当下冷哼一声道,“屁的交代!在梁国这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谁给你的胆子代表陛下?代表我大汉?老夫身为光禄勋,伺候陛下左右,尚且不敢说代表陛下,梁王长居梁国,反倒是敢大言不惭,代表陛下?要老夫说,王爷心中还有没有陛下?有没有我大汉?等到老夫回京之后,定然将此事向陛下禀明,求天子明断!”

    刘弥一句话挑衅贾诩,本来是做好了以大义压倒贾诩的念头,可贾诩丝毫不由于,反倒是用大义来反问刘弥?此时此刻,刘弥额头冷汗涔涔,自己一时间狂悖,竟然不小心说出了这话!要是传到天子耳中去,恐怕少不了要给自己扣上一顶不臣的帽子!

    虽说儒门许诺过让自己登上九五,可如今自己治下可没多少儒门的人手,最大的势力还是这数万朝廷大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是自己认不清楚实力,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梁王呵呵一笑,开口说道,“贾大人,本王言出有失,本王自然会向天子请罪!可逆随意构陷本王,是不是该给本王一个说法?”

    贾诩丝毫不在意的瞥了梁王一眼,“梁王陛下,休要避重就轻!虽说你对蔡大人算不上囚禁,可其中过失也不少!老夫想要问的,不是说此事!老夫真正想问的是:梁王殿下,你勾结曹孟德、胡孔明、郑康成等逆贼谋逆,意欲犯上作乱,行不臣之事,不知道梁王殿下可承认?”

    听到贾诩所言,梁王心中倏然一变,自己和郑玄等人沟通,自己身边知道的人也都被自己给处理掉了,这贾诩是如何知道的?莫非是这家伙在诈自己?

    当下刘弥面上瞬间多了一抹怒色,勃然大怒道,“贾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本王身为我大汉宗亲,岂会干出此等有辱我大汉门庭之事?你这是在侮辱本王,侮辱我大汉!本王势必不会与你善罢甘休,纵然冒着北陛下惩处的风险,也要入京都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贾诩带着几分阴恻恻的语气说道,“梁王殿下,若是你现在坦诚,陛下和朝廷还能为你留一个美名,可殿下若是打算死扛到底,那等到进了宗正寺,到时候可就不好说了!”

    贾诩顿了顿,这才满是阴沉的说道,“当年阳城侯幼子刘璋刘季玉害兄弑父,阴谋被发觉,汉中王得到求援书信疾驰入蜀,按照朝廷律令,刘璋如今还在为阳城侯守陵!以王爷犯下的这等过错,虽然算不上大事,可也算不上什么小事!若是王爷主动坦诚到还算好,可王爷要是抗拒到底,到就到宗正寺,到我大汉历代先皇面前去说自己的过错吧!”

    看到梁王不为所动的模样,贾诩笑眯眯的说道,“梁王殿下,若是之前,倒还好说!可当年晋王殿下,不愿受贼子袁本初挟持,成为我大汉的罪人,甘愿引颈受戮,以身殉国,自此之后,陛下和汉中王对我大汉诸位宗亲王侯的期待就更高了!若是殿下背负丑闻,陛下要如何处置王爷,那可真就不好说了!”

    刘弥被贾诩说的心底凉透了,可想到自己理当没留下什么破绽,当下刘弥硬着头皮说道,“贾大人莫非是打算将本王诬陷下狱么?本王问心无愧,又有何惧?”

    看到刘弥死不悔改的模样,贾诩笑眯眯的抬手从袖中掏出一卷帛书,“别的不说,可王爷和逆贼郑康成来往的书信可骗不了人!此番郑康成逆贼胆敢悍然起兵,对抗朝廷,其罪万死难赎!不管什么原因,王爷和郑康成勾结,这是不争的事实,下官言尽于此,至于是低头认罪,还是不打算认,下官还请王爷三思!”

    看到贾诩掏出的帛书,刘弥的心已经彻底凉了下来,旁人不清楚,可看到那帛上独特的花纹,刘弥就已经认出,那正是自己府上专门织造出来供自己写书信的帛书,除了自己府上,整个大汉十三周,再也没有别的地方生产这种帛布了!

    当下刘弥的语气中多了几分颤抖,“贾大人拿着这帛书不上报朝廷,反倒是在此威胁备忘,不知道贾大人是什么意思!”

    贾诩心中盘算着利弊得失,旋即带着几分淡然说道,“贾某敢将这书信给殿下看,自然是想给殿下一个机会!就看殿下珍不珍惜这个机会了!”

    刘弥满是惊惧的看着贾诩,“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贾诩轻轻捻了捻颔下胡须,开口说道,“若是殿下能就此伏法,向朝廷送上一封请罪书,尔后自我了断,那老夫能做主,让殿下子嗣为殿下焚香祭拜!若是殿下这事情真要闹了开来,以天子的薄凉秉性,殿下一家老小会有什么结局,老夫不说殿下也猜得到吧!”

    刘弥身躯微不可查的抖了抖,“大人所言,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再说了,大人不过是九卿之一,本王的事情,大人恐怕插不上手吧!”

    贾诩平静地说道,“若是老夫能代表大司马的态度呢?”

    刘弥盯着贾诩,“贾大人这话是贾大人自己的意思还是大司马的意思?”

    贾诩开口说道,“这些事情,老夫还是能代表大司马的意思的!以老夫的面子,在大司马面前保下殿下家小还是没问题的!”

    贾诩心中已经计划好了,用这梁王的尸体和认罪书,来震慑那位小天子,也让朝廷那些暗中心怀不轨之徒不敢造次!最重要的是,让那些朝中公卿见识见识自己这光禄勋的手段,免得自己手下那些郎官一个个心中都不安分,有事没事都想往自己身边凑!

    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树立起自己这孤臣的血型,免得朝中有事那些人一个个想要将自己当软柿子捏,那些世家豪族名士良才仗着在士林名声胆敢妄为,自己想要压那些人一头,最重要的就是,展现出自己的狰狞獠牙!

    司隶校尉扈瑁仗着手中有锦衣卫,没人胆敢找扈瑁挑刺,今后京中形势就更加复杂了,自己想要独善其身,在京都之中站稳脚跟,是时候展现展现自己的獠牙了!

    刘弥长长叹了一口气,现在就连自己的事情,都成了那位大司马和天子交锋的牺牲品了,贾诩给出的承诺,刘弥不知道能不能相信,可从贾诩的语气中完全能听出来,若是自己伏罪入京,恐怕那两位斗法,到时候自己一家老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刘弥面上满是悲戚之色,大汉何至于此!刘弥盯着贾诩问道,“本王想知道,贾大人能不能信得过?”

    贾诩丝毫不在意刘弥的态度,“老夫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可也算是言出必践!再不济,若是王爷信了老夫的话,还有赌一把的机会,王爷家小能不能保住的机会还有一半!可要是王爷信不过老夫,那大可以去京都之中试上一试!”

    看到贾诩信誓旦旦的神色,刘弥叹了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本王,答应贾大人了!若是贾大人骗了本王,那本王纵然到了九泉之下,也不会放过贾大人!”

    看着刘弥落寞朝着王府内堂走去的身影,贾诩心中也不由有几分感慨,这就是朝廷中枢争权夺利的残酷,梁王虽然是个闲散王爷,可一旦有心搅和进这天下大势的争夺中来,那也要尸骨无存!

    此番若不是自己需要,那恐怕后世史书的边角上或许会添上寥寥几笔,大汉建安二年,梁王刘弥谋反事败被诛,国除!

    夜色捡起,看着那梁王派人送来的认罪书,贾诩带着几分满足将这认罪书给收进囊中,好生保存起来,贾诩心中清楚,这东西,是自己真正在公卿百官面前展露獠牙的利器!

    一旁的蔡谷带着几分淡然说道,“贾大人倒是好手段,不动声色就将如此功劳收受进囊中了!”

    贾诩丝毫不以为意,“老夫边野之人,比不得中原名士,如今想要在朝廷中站稳跟脚,只能耍一点手段,取巧为自己捞点功劳!若是老夫有蔡大人的名声,也不用如此辛辛苦苦谋划了!”

    蔡谷颇有深意的看了贾诩一眼,看到贾诩面上毫无惧色,当下就明白过来,贾诩的所为,恐怕是经过了刘奇的许可,当下也就不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