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七百八十三章 刘表的退意
    一堂言笑晏晏的庆功宴之后,刘奇第一时间感到了自家父亲的府邸之中,看到在后院之中一席便装捧着经书的刘表,刘奇迅速上前,俯身弯腰躬身道,“孩儿见过父亲大人,父亲身体有恙,孩儿却不能伺候左右,是孩儿不孝!”

    刘表瞥了一眼大半年不见的儿子,自家这长子长相和自己年轻时颇为相似,可是,这行事手段,却比自己老辣了不知道几许!刘表面上带着一抹欣慰的笑容,心中暗道,“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刘表轻轻将手中经书放到身旁的小几之上,看到自家儿子面上满是粗粝的面容,含笑说道,“好男儿志在四方!更何况如今你是在为国效力,我汉室宗亲子弟,自当以国事为重!”

    刘表顿了顿,看着刘奇有些恹恹的表情,开口说道,“子瑾,为父之事,如今既然已经将贼酋赵温、张喜、伏完、董承等人都查出来,也就莫要苛责他人了!你不在京都之中,志才、元珪等人也不容易!更何况当时志才已经惩处了一大批人,现在你回到京都了,为父也没有什么大事情,这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如今我大汉需要的是稳定,要是再这样下去,为父已经没有什么颜面去面对我大汉百姓了!”

    刘奇开口说道,“孩儿谨遵父亲之命!”

    刘表面上虽然如此说,可心中对自己的情况却明白,自己这副身子骨,还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还能为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多久时间!

    刘表抬手让刘奇坐下,这才开口问道,“子瑾,此番击败贼寇,不知道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刘奇缓缓说道,“接下来几年,孩儿恐怕要修生养息了!此番平定西凉,再加上曹孟德率人入侵,朝廷大军一举夺下中原,看似朝廷兵锋煊赫,实际上却是内外交困,基本上已经到极限了!若是再动下去,那就是穷兵黩武,孩儿唯恐步了袁公路的后尘!当年袁公路雄踞南阳、豫州天下富庶之地,却不知治理,一味穷兵黩武!与其说是孩儿灭了袁公路,倒不如说是袁公路自寻死路,以袁公路如此作风,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是被孩儿占据了先手而已!”

    刘表点了点头说道,“你心中有数便好!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步错,那就可能造成巨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如今你执掌大半个中原,凡政令所出,必须三思而后行,小心小心再小心!以兵锋平天下易,用手段治理天下却不易!兵者,国之大事,用兵更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刘表颇为感慨的说道,“世人都知晓,孝武皇帝时有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横扫匈奴,封狼居胥!可有多少人将孝武皇帝穷兵黩武放在心上!当年若非是孝武皇帝一纸轮台罪己诏传诏天下,让天下百姓为之泪目,恐怕当年大汉就步了暴秦的后尘了!”

    刘奇在一旁轻轻点头说道,“父亲教诲,孩儿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刘表缓缓开口说道,“子瑾,你所注经文,为父也曾翻阅,不得不说,所言与治国之理颇为契合!莫要忘了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前你将这句话挂在嘴上,为父还未曾放在心上!可此番为父遇刺,锦衣卫捉拿此刻,士绅百姓一反常态,纷纷主动配合锦衣卫行事,由此足见你在百姓心中威望!民心所向之力,可见一斑!为父这才发觉,孟轲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较之孔圣微言大义,于治国之理更有威慑!日后莫忘初心才是!”

    刘奇点头说道,“父亲放心就是,孩儿定当谨记在心!有家才有国,我大汉真正的强盛,不仅仅是国库丰盈,更重要的是,百姓安居乐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让我大汉持续安稳强盛!”

    刘表继续开口说道,“为父也深思过,世家之患,乃是我大汉心腹之患!可要是没有了世家,我大汉却会更危!所谓天道有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外乎是世家豪族之间利益纠葛,对百姓压榨太过,换上一批人成为新的世家豪族!为父心中思虑良久,却没有可解之策,此事又不便与人商议,不知道子瑾可有妙策?”

    刘奇缓缓说道,“孩儿所出这科举制,就是为了有效抑制世家豪族!另一方面,如今荆州之下遍布的私塾书院,也是为了从白丁之中甄选良才!所谓世家豪族,能够掌控庙堂的话语权,最大的依仗不外乎是诗礼传家!

    若是我大汉人人能识文断字明理,人人如龙,万事皆以律法为准绳,民智大开,到时候世家豪族哪怕甄选官员,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其次,增加地方衙门的公信力,减少官员个人的威信,提高百姓商人工匠地位,则天下基本平定也!”

    刘奇稍稍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其次是地方上分权,地方上主官只负责政事政令,钱粮财署另立衙门,除却对主官负责以外,还要对直属上级衙门负责,互相制肘监督,则能大肆减少贪污!另外管理诉讼治安地方兵马的人马单独立一衙门,虽说地方主官是主官,名义上掣肘其余二位,可若是主官有错,另外二位则能反过来掣肘主官,如此,地方上能够更加稳定!”

    听到刘奇的话,刘奇眉头紧皱,顿了顿说道,“子瑾,在一统天下,扫平世家豪族的反对声音之前,将你这个想法死死地闷在心底!此法虽好,可这个时候若是用出来,恐怕到时候天底下所有的世家豪族都要揭竿而起反对你的举措了!

    欲速则不达,这事情还是要徐徐图之,等到你将科举制贯彻下去,朝廷之中你的决策能占据了主要声音在说吧!如今庙堂上,你的声音虽然重,可一来没有影响到那些世家豪族的利益,二来那些人惧怕你的威慑,大多是口服心不服,要是影响了那些人的利益,恐怕那些人会毫不犹豫的撕破脸皮!”

    刘奇镇定的说道,“父亲放心就是!孩儿自有筹谋,再不济此番杨太尉和士孙太常二位已经入彀,等到科举制推行开来,这二位恐怕捏着鼻子也得认了!毕竟杨太尉嫡子就那么一个,士孙太常好像也就那么一个儿子!”

    听到刘奇所言,刘表细细思虑,若有所悟,过了好一会,刘表才抚掌轻笑道,“我儿倒是好手段!不知不觉就让那两个奸滑的老家伙入彀了!等到日后,那两位就和科举千丝百缕,纠缠不清了!到时候世家豪族没了举旗之人,段时间在庙堂上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刘奇轻轻点头说道,“父亲放心就是,从田赋改革开始,孩儿就在筹谋削弱世家豪族之事了!这也是海尔率先扫平西凉的缘由,毕竟西凉荒僻之地,没有多少世家豪族,孩儿的阻力也要小上一些!此番曹孟德作乱,孩儿让西凉兵马打头阵,也是为了削弱中原世家豪族做准备,此番孩儿经略中原,打算将世家豪族的实力压缩到极致!

    等到中原经营起来,在考虑河北的事情!毕竟冀州世家豪族遍布,一个个虽然藏得深,可实力不容小觑!当年光武皇帝废了郭后和东海王,可以说将河北世家豪族给打压了下去!可先帝在世时,冀州能率先爆发黄巾之乱,未尝没有那些失势的世家豪族在背后支撑!此番袁本初借着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名望占据冀州,背后就是那些世家豪族支持!若是不能一举削弱那些世家豪族,纵然大败袁绍,夺下河北,于我大汉又有何益?”

    刘表点了点头,对于河北世家豪族的实力,他心中还是有几分认知的!虽说认知不如刘奇说的那么深刻,可刘表也清楚,自家儿子能说的如此信誓旦旦,那定然是做过调查的,不至于信口开河!

    刘表当下开口问道,“不知我儿可有了对策?”

    刘奇淡淡笑道,“孩儿一时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用笨办法了,那就是和袁绍耗下去!等到我大军横扫中原之后,孩儿就派兵到东郡和青州去屯田,哪怕到时候朝廷要想这一州一郡之地大量输送粮草,到时候孩儿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坚持和袁本初耗下去!

    到时候孩儿有大半个中原做支持,袁本初不过区区一州之地,背后还要派兵谨防并州吕奉先和幽州公孙伯圭,孩儿倒想试一试,孩儿和袁本初谁先撑不住?”

    听到刘奇的话语,刘表当下就明白过来,自家儿子表面上是说消耗袁绍的实力,实际上却是在消耗冀州世家豪族的实力,袁绍既然要大量养兵,那粮草从何处来?还不是得那些支持袁绍的世家豪族支持?天长日久治下,就足以将那些世家豪族给抽空了!

    更何况,刘表也清楚,自家这儿子那里是什么善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收拢人口,到时候隔着大河,再讲那些在河北受不了压迫的百姓弄到中原来,河北的底蕴慢慢被掏空,到时候那些世家豪族自然就衰落了!

    刘表继续开口问道,“兖州、豫州乃是中原富庶之地,纵然曹孟德战败,那些保留下实力的世家豪族也不在少数,不知道我儿可有什么良策?”

    刘奇眼中闪过一道冷厉的笑容,“自然是打土豪,分田地了!那些立了功的西凉士卒需要在中原定居,那肯定要有良田,良田从何处来?自然是那些世家豪族出!要是不愿出,到时候就让他们试一试,西凉百姓的拳头够不够大!”

    听到刘奇的话语,刘表没有多说,如今曹孟德战败,朝廷本就占着理,自家孩儿这一手,虽然有几分荒诞不经,看似胡闹的蛮横,却着实能让那些世家豪族安分下来,就是不安分下来,恐怕也只能将家中土地抛下,跑到外地去避祸了!

    刘表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了我大汉国祚,倒是苦了我儿了!”

    刘奇面上带着几分谦恭说道,“父亲说的哪里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孩儿如今有兼济天下百姓之心,亦有兼济天下百姓之力!能为我大汉百姓尽一份力,孩儿心中欢喜还来不及,哪里谈得上苦!”

    看到自家父亲有说有笑兴致昂扬的模样,刘奇也清楚,自家父亲不想多提及遇刺之事,刘表恐怕清楚,那些刺客是自己做事情引来的,要是说开了,纵然面上没什么,可二人心中总有刺,就是一不小心传个风言风语出去,到时候有人刻意给刘奇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对刘奇父子也不是什么好事!

    此番刘表闲谈之中满是考校的语气,刘奇也表现的谦恭,不管是面子上还是里子里,都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二人心知肚明,刘奇清楚,这是自家父亲在给自己台阶下,当下也就认真对答!刘奇也不担心自家父亲会将自己的筹谋给泄露出去!

    刘表换了语气说道,“子瑾,如今骤然得三州之地,还是要小心谨慎,若是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到时候恐怕更麻烦,毕竟中原乃是天下腹心之地,远比不得边野之地的动乱声势小!”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父亲提点的是,孩儿心中自有筹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黑白学宫那些士子,孩儿培养了几年了,年长一些的,是时候放出去磨练一番了!”

    刘表顿了顿,叹了口气说道,“子瑾,为父在庙堂上也倦了!经历过此次事情之后,为父心中对庙堂挂念更浅!为父打算将宗正之职辞去,专心闭门钻研经书,毕竟我儿都能注释出基本经文来,为父若是没有电拿得出手的东西,恐为后世笑矣!”

    刘奇清楚,刘表这是在给自己腾路,毕竟刘表若是占据着宗正的位置,那自己就是想要往上挪一挪,也要顾及刘表的地位!若是刘表更进一步,那就是三公的位置!可父亲坐上三公的位置,到时候天子话语对自家父亲的掣肘就更多了,父子二人的位置更加尴尬!

    现在刘表主动从庙堂上退开,那无疑就是,反正我一介草民,不在朝廷任职,能在朝廷中的官职爬到多高的位置,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可想到刘表若是离开朝堂,拿自己心中底气就少了三分,刘奇也是十分犹豫,当下刘奇苦着脸说道,“父亲大人,此事还需要孩儿细细思虑一番,若是没父亲在背后支撑,孩儿恐怕朝廷局势不受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