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盛世先忧 > 第八十四章 觭梦
    “色秀于前不可餐,神游梦断凝眸忘”

    -

    见萧秀一副愁容,便想活跃一下气氛,于是故作严肃地问道:“方才萧兄称呼那些送钱财给高宅大院的商人是奸商,难道你没送过?”

    “送过,但不是像他们那样,为了私利而损国害民。”萧秀也认真地答道。

    我又问:“那是为了什么而送的呢?”

    “这世间总有一些人不知死活,仗着手中的一点权力,就为非作歹。为了应对那些伸手和不伸手地敲诈勒索,我等不得不给他们送上些钱财,满足他们私欲。只是过后,都会用些办法,让他们自食其果,受到应有的惩罚。对这些人,我从不手软,因为他们留不得,即便他们才能再大,我也绝不会有半分怜惜。因为才能若没有用于正途,手中的权利越大,其危害也会越大。像那些奸商,与他们勾结,然后为了相互利益,制定损国害民之策,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洗劫’,这样的事情,我萧府从来不为。像他们那样做,公而不公,法而无法,不仅仅损害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抢夺了老百姓的辛苦钱,更是对国家法纪和纲常的无形破坏。其危害之深,犹如冰冻三尺,岂是一日之寒?”萧秀郑重其事地对我回道。

    本是想跟他开玩笑的,可见他如此,我也没玩笑的心思了,跟着叹道:“是啊···政令逐利原本无错,只是当眼前之利与长久之策相左时,当权贵之利与百姓生计相左时,当私人之利与国家资益相左时,若政令顺奸商之意,必取眼前而罢长久,保权贵而苦百姓,顾私人而忘国家。从而政令服务于商,却于民、于君、于国皆无益。更有甚者,逐利忘义,笑礼耻德,法纪废弛,纲常混乱,使民无活路,国无根基,放眼望去,皆是断崖绝壁。故而奸商涉国,国难以兴,兴难以久。好在并非天下皆为奸商,还是有像萧兄这样顺国策、惠民生、谋长久、知进退的良商在的。”

    “呵呵···”萧秀听罢露出微笑,接着回我道:“良商,是啊,善于经营的商人,哪里会做弱国穷民的事?!民穷,则货不流通;国弱,则财难保全。只有目光短浅、不知死活的奸商,才想着肥己而瘦天下。这种一夜暴富的人,是难以长久的。我萧府千百年来,都只会富国、养民、安分、守己,否则也难以久而不衰。”

    听着萧秀说千百年,我心中的疑惑又起,见车内无他人,便忍不住问道:“萧府竟然能欣荣千年?”

    “是啊,萧家自三世祖···”萧秀似乎意识到什么,突然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光大门楣之后,历三十七代,到这一辈,足有一千余年了。”

    我心中听完此言,有些猜疑,可见到萧秀有所顾虑,便不再多问了。置他于两难之境,并非我想看到的,于是也就跟着叹了一声:“着实难得啊······”

    此后我和萧秀没有再多说什么,马车回到万金斋的时候,已是深夜。萧秀在门口下车,而我则在车马院跟车夫一起回到西院的住处。本想进屋就直接睡了,可萧秀等在了屋内。

    “尚兄,方才听到消息,今夜尚恐热的细作,去到玉薮泽消遣,还对姬藜调戏了一番。”萧秀见我进屋,立刻对我说道。

    我一边走到火盆前,一边招呼他一起坐下。初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惊讶,因为吐蕃人向来不规矩。可萧秀为了此事特意在这时来告诉我,又不得不让我深思,于是问道:“姬藜平日就在玉薮泽吗?”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听里面来信说,姬藜往日很少去玉薮泽。”萧秀皱着眉头回道。

    我想了想,问萧秀道:“萧兄觉得,这些细作与饶阳公主会有勾连吗?”

    “有无勾连,没有实据,不敢妄下定论。不过就我看来,这并非没有可能。自古以来,内力不足,必借外力。若心有底线,则知收敛,若没有底线,就会勾结外邦,图谋不轨。饶阳公主在失去河朔三镇的支持后,虽在朝堂上对鱼弘志和杞王有所压制,可毕竟朝堂势力有限,就情势而言,有鱼弘志支持的杞王,是他难以企及的对手。所以,若饶阳公主暗中撺掇尚恐热与杞王勾结,等拿到凭证再后发制人,则杞王必无回天之力。到那时,神策军就不足为虑了。无主之军,囚首听命。待到皇帝驾崩,只需将鱼弘志一人囚禁起来,神策军就会乖乖听从饶阳公主的号令。依饶阳公主的性情,这么做并非绝无可能。尚兄,我们不可不加以提防。”萧秀对我分析道。

    我仔细斟酌了一下,对萧秀回道:“此事,先无需打草惊蛇,只管盯住这些细作,调查清楚他们底细。倘若真的是饶阳公主暗中策划的,我们倒是可以好好用上一用。”

    “诺!夜深了,尚兄早些歇息,我先去了。”萧秀答道。

    我们互相行礼后,萧秀便离开了。我躺倒榻上,推演着细作一事的种种可能,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梦中我神游于九州,见中原被高墙所围,墙高百丈,西绝荒漠,东拒惊涛,南断群山,北抵冰河。墙上百步甲兵,十里烽燧,器械纵横。墙外深渊百丈,千里连桥,桥上来往行商络绎不绝。桥通高门,门下进出明查,防卫森严,一切井然有序。墙内十里一集,百里一城,千里一郡,山川错落有致,湖泊船忙鸟闲,道路纵横通达,车马奔流不息。纸鸢斜飞,水面金光,又见湖畔高阁,聚众吟诗作赋,曼舞轻歌。

    游至田野,有农夫开怀,妇人洗米,少女采莲,小子捉鱼。游至城中,家不闭户,人不歇脚,商不关门,衙不闲置。游至域中,有一无墙之城,于长江黄河之间,道路千万条,纵横交错;楼阁林立,高低各异;瓦舍群集,炊烟如云。游入云中,忽觉疲累,落入一楼,以为仙境,见一人手托拂尘而来,未及膜拜,来人自跪敬言:“大家巡游归来,老奴已备好温汤,恭请沐浴更衣。殿内万官静候,聆听训旨。”

    听罢此言,忙上前欲扶,那人却惶恐磕头推辞:“身佩貂珰,便该感恩戴德,竭心侍奉。岂敢劳大家屈身相扶,老奴死罪!”

    见状,不再多言,进入室内,金碧辉煌,琳琅满目,美玉作池,琼浆为汤。沐浴去尘后,着冕旒兖服,下一层而入正殿。殿内雕梁画栋,龙盘鹤立,威仪上席。席前百人,庄严肃穆,宦官宣旨,声罢问万官何处,答曰下有百层,层有百官。惊诧错愕,欣然临廊,可尽览河山,俯视万里,远眺天极。沿楼目下,飞檐层叠,不可尽数,自下而上,足有数百丈,自左而右,亦有百丈余。放眼阔野,水榭亭台,不胜枚举,高阁雄殿,比肩而立。殿立中宫,宫立中城,城有八方,一方一宫,宫有四面,一面一楼,居中骋望,内外环抱,吞天纳地,气宇轩昂。

    问此何殿,答曰独秀,问此何宫,答曰怀宁,问此何城,答曰安庆。问其名由,答曰久安长庆,高怀永宁,独秀天下。问之何年,答曰开和三十年,问之何事,答曰改元,问改为何,答曰天同,问其因由,答曰天下大同。

    下楼游于宫中,五步一景,十步一色,壮阔柔婉,无所不含。平湖青山,相映成趣;柳荫曲水,纷至沓来;桥接人间,阁通仙境,鱼戏卧云,鹤翔九天,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忽觉天光刺目,抬眼望日,眼前一片茫然,遂试图闭眼。

    -

    片刻后,再睁开眼,才从荒诞的梦境中恢复意识,映入眼帘的是马新莹和他试着撑开我眼睛的手。

    “小先生,你梦见啥了?”马新莹睁着圆圆的眼睛问我道,我一愣,竟然不记得梦见啥了。没等我瞎编,马新莹将手巾递给我,说道:“赶紧擦擦,哈喇子都流到后脑脖子了!”

    我有些吃惊,又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接过手巾,擦起来。

    马新莹见我慌乱的样子,笑道:“没事儿,慌啥,又没别人。”

    “其他人呢?”我见天都大亮了,一边将擦完的手巾递给马新莹,一边起身问道。

    马新莹接过手巾,走向铜洗,回我道:“诗岚姐姐就在你醒之前,来看了一眼,之后就去玉薮泽了。臭小子和邓叔有事出门去了,他们都不管你了,就我还惦记着你,对你好吧?”

    马新莹边说边招呼门外的仆人进来收拾鱼洗。我穿好衣裳,走到火盆旁,跪坐下,揉着眼睛,冲马新莹点点头以示回应。

    睁开眼时,只见马新莹一脸坏笑地对我说道:“那,快跟我说说,方才你都做啥美梦了?”

    “很好奇吗?”我想逗逗马新莹,便故意问道。

    马新莹笑道:“嘻嘻···我就想知道,你一个人做着梦,傻笑着,还流着哈喇子,到底是梦见啥美事儿了。反正这些日子,我从没见你这般失态,好奇地紧。”

    “我···我不告诉你!”我尴尬又无奈地回道。

    马新莹却不肯放过我,又追着说:“哎呀,你说嘛,我不会笑你的!是不是梦见什么好吃的了?你说出来,我给你做呀!”

    “对呀,就是梦见好吃的了!有一种东西叫‘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你可做得?”我轻浮地问道。

    “你······”马新莹涨红了脸,起身匆匆离开,羞涩地骂道:“痴汉!”

    我看着马新莹背影,一个人倚着凭几开心地笑着。不一会儿,仆人将早膳送进来,我没有去管马新莹,一个人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快到正午时分,萧秀才领着邓属回来。进屋落座后,萧秀不急不慢地喝着茶,放下杯子才跟我说:“尚兄,今日皇帝同意了让李回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命他判户部,稍晚些就会下明旨。”

    “原来诗岚姑娘是为这件事被叫去的,呵···”我停住端起的茶盏,笑道,接着继续抿了口茶。

    “诗岚姑娘?尚兄打算让他如何回饶阳公主?”萧秀问道。

    我放下杯盏,依旧笑着答道:“就如当初的谋划行事即可,韦琮不是我们的人么,让他露出与饶阳公主亲近的意思来,不必太明显,只需让他们能够意会就行了。饶阳公主在这个节骨眼上,是不会强行收服韦琮的。”

    “为何不会?他向来都习惯用强的。”邓属问道。

    我看向邓属,笑道:“呵呵···倘若用强无果,倒是极可能将韦琮推向李德裕那边的。陛下既然同意李回判户部,就不可能再用饶阳公主举荐的人去填补李回留下的户部侍郎的空缺。到那时,你让他去哪里再找一个户部侍郎来,岂不是会事与愿违。所以,只需对饶阳公主露出善意,韦琮就能得到他的竭力支持,毕竟户部对饶阳公主来说太重要了。”

    “是啊,户部不仅是饶阳公主的钱袋子,还是他用来拿捏皇帝的工具。这些年户部表面上顺顺当当,皇帝对饶阳公主其实还是感激的,无论是泽潞用兵还是大举灭佛,户部都没有手忙脚乱。但凡事均有利有弊,户部在饶阳公主的手中虽用不着皇帝多操心,却也如硬铁一块,让皇帝插不上手,更说不上话。就算皇帝对此不会多想,可身为首辅的李德裕却如鲠在喉,觊觎已久。有崔铉在,户部对饶阳公主来说也算稳稳当当的,所以才会容得下李回和韦琮作为崔铉副手。可万没想到,崔铉会被这样除掉。如今的户部,饶阳公主除了拉拢韦琮来对抗李回,还真没有更好的办法。”萧秀也跟着我说道。

    我接过话,继续说道:“成为心腹固然是好的,能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也能做很多别人无法做的事情。可当心腹不听使唤的时候,往往就成了大患。饶阳公主就是不知收敛,才会让陛下动了杀心。否则堂堂一国公主,又是陛下手足,还牵连着郭府,就算陛下寿命不长,也不会对他动这样的心思。说他把持朝政,若知道收敛,心底纯善,陛下完全可将新君托付给他,让他辅佐教导。哎,权利这把利剑,何时才能不再吸血?时至今日,就算陛下真的要手足相残,我们这些局外人却无法指责其残忍,只能摇头嗟叹了。”

    “但愿不会走到那一步···”邓属听完摇了摇头,接着转移话题对我说道:“对了,先生,今日崔珙要到长安了。”

    “到就到吧,反正也审不出什么来的。等到将崔家的人引过来,他就用处不大了。到时候就让韦澳找个懂行的人,去验一下崔铉的伤口,然后就可以把崔珙放出来了。”我对邓属吩咐道。

    “诺!”邓属应道。

    抬眼看见邓属一脸疲态,我关切道:“邓领卫昨日将胡八如何安置了?见你疲乏,胡八定是极不安分,让你劳神费心了。等用完午膳后,需多休息会儿才是。”

    “谢先生关心!昨日将胡八扔在十里铺的米行,那地方隐秘,没有人会找到的。我用了鲁班门做的捆烟绳绑着他,这回就算他有缩骨功也逃不脱了。”邓属对我回道。

    我听罢,好奇地问:“捆烟绳?那是何物?”

    “就是平日赶长路时用来绑货物的绳子,绳头有小机关,开启后,可缠住货物不松动。若是绑人的话,人越挣扎,绳子便会收缩地越紧。绳子用什么做成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据说不怕火、不怕水、不怕砸、不怕磨,所以除非有钥匙解开机关,否则无论是人还是货物都挣脱不了。”萧秀对我解释道。

    我新奇地叹道:“竟有这般神奇?”

    “是啊,章少堂主甚至扬言,这世间之物,除了烟雾以外,其它的东西,这绳子都可捆住。”邓属也煞有其事地对我说道。

    萧秀听完,不屑一顾地端起茶盏,笑道:“呵···不过夸口而已,你还当真······”

    这时听到门外传来马新莹的喊声:“用膳啦!”

    “碎女子,怎这般······”邓属见马新莹连进都没进来,便低声责备道。

    我嘴角浮起笑容,心里知道是为何,所以对邓属说道:“不怪他,方才我又惹了他,此刻该是不愿见我吧。”

    萧秀在一旁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我遂招呼他们二人起身,正往外走着,忽然又听邓属说道:“对了,明日李椅就要回来了,先生是否见他?”

    “他···”我思绪飞回与他相识的时候,在洛阳萧府的对弈、交谈。虽然怀念,可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也不想把他牵扯进当今的局势中。故而在停下脚步思忖后,又迈开步子,对邓属回道:“还是不见了吧!”

    之后我们都不再言语,我望着门前碧蓝的天,心中独自叹道:

    长空浩瀚碧无瑕,腊月天暖梅更放。

    但愿初心亦效花,乌云蔽日浑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