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全史大乱斗 > 第四十七章 奇袭大屯仓
    姬光听了勾践的话,心中也是十万个不愿意,临安靠近吴国的中心吴县,如同一把长刀一般就挂在吴县的头上,再说吴县南边是会稽,北边是出海口,东边是汪洋大海,而西边正是明国的都城临安,如果把临安交给越国不但堵住了吴国的扩展,而且还严重威胁了吴国中心吴县的安全。

    再说明国新建的都城在建立之初可是耗费了明国十年的财富才建造出来的,就好比李世民的玄甲铁骑和赵匡胤的海上楼船一般。再说新城的繁华直追南阳等大城市,甚至在防御上比周天子所在的洛邑还要坚固,姬光曾经也打算光复吴国后,把都城迁到临安。

    “这我可能不可答应。”姬光当然不会轻易答应,勾践最后的一个条件简直是太狠毒了,完全是针对还没有复国的吴国,甚至这个条件超过了刚刚勾践提出的条件的五六倍。

    勾践看着姬光反对了自己,面容也没出现惊讶,完全是在勾践的意料之中。

    “哦?那么我们就没有继续谈下去的理由,你可以走了。”勾践面无表情地看着满脸挣扎的姬光,直接对姬光下了逐客令。

    “告辞!”姬光也不再犹豫,直接带着身旁的专诸离开了勾践的大厅。

    而姬光走远了以后,文种为难的看着勾践,好奇的问道:“主公,如今还需要姬光与我们联合,你怎么提出了这种条件。”

    “买卖吗,我提出前两个条件时,他还和我能讨价还价,我说最后一个条件,这姬光既然直接拒绝了,我来这姬光是个能力很强的人,能看出这条件的弊端,而不是因为为了当上吴王而不择手段的人,这种人最可怕了,现在成为盟友,以后就会成为最可怕的敌人。”勾践沉声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听主公这么一说,种也是这么觉得,如果不联合吴国,我们很难成事啊!”文种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勾践听了哈哈大笑,冷笑的说道:“我看啊,以姬光这种人,既然箭在弦上,他怎么会不发了,他这次来同盟,他怕的是,到时候灭了明国,以他一国的能力无法面对外敌,就像找一个帮手,不过到时候还是真的要吴越联合,还是我越国灭吴,到时看情况再说,反正在我看来吴越之间必有一场大战,不是我越国灭族,就是他吴国灭亡。”

    “那我们下一步准备怎么做?”文种试探的问着一脸愁容的勾践。

    勾践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戏谑的看着一副老实人样的文种,笑骂道:“你是我的谋主,以后怎么做,还不是靠着你说的做,说吧!你有什么计划。”

    文种也不再隐瞒了,笑着对勾践说道:“既然是三方势力联合一起对付明国,我们可以在明国境内散播消息,就说吴县的旧贵族要造反,并且联合楚国,里应外合的想要灭亡明国,到时候姬光这些人就会被迫起事,而明国必定派出兵马进攻吴县,同时防备西面的楚国,对于我们东越的防备就薄弱起来,到时候我们东越直接出兵,先攻打下会稽,在直取明国的都城临安。”

    勾践低头思考了一下,认为文种的计谋有能施行的可能,于是平易近人地对文种说道:“文先生这计谋可真是高深莫测啊,不知我们什么时候去散播这些流言。”

    “从东越回到吴县估计一两天就够了,我们两日后就偷偷派人去传播,而我军只需要操练,静待时机就行了。”文种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一脸得意的对勾践说道。

    “哦!如此甚好,就交由文先生去办,希望文先生不要辜负本王的重托啊。”勾践听了文种的话,仿佛看到自己胜利的站在明国都城临安一般,于是始终面带着微笑。

    文种也不推辞,于是对勾践行了一礼,自信地说道:“主公,你就把这事安心交给微臣吧,臣必不会辜负大王的重托。”

    于是文种下去了,只留下勾践在大厅之中。

    勾践看着文种远去的背影,笑容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喃喃的对着门外说道:“有些小本事,可惜太自重了,恐怕以后会惹出大事啊!”

    姬光和专诸骑马离开了东越部落,在山路上行走着,专诸看着一路上都没有说一句话的姬光,好奇的问道:“公子,你没有事吧。”

    姬光摆摆了手,摇头说道:“我没事,没想到失败了,这勾践原本以为就是看着祖辈而继承了东越部落的纨绔子弟,没想到这勾践眼光和心思都这么毒,就算吴国复国成功了,也难逃被越国灭亡的处境啊。”

    “要不,我去杀了这勾践。”专诸愤愤不平的对着姬光说道。

    姬光思索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要想复兴吴国,绝对少不了越国的帮助,这勾践暂时还不能死。”

    专诸摸了摸后脑勺,不能理解的看向姬光,面色疑惑地问道:“既然吴国复国后,那勾践也会对我们动手,还不如杀了他,为什么还要和勾践联合起来?”

    “因为勾践的兵力是比较多的,而我吴国那点兵力还真不够明国军队打的,不过我们可以给勾践下一点绊子,比如说,散播消息给明军,说东越有异动,想要造反,到时看着东越和明国混战,岂不美哉?”

    “公子,说的对,也让那勾践吃一点苦头,看他那样子,我就想拿着手中的鱼腹剑在他身上捅几个大窟窿。”专诸看着姬光有主意对付勾践,也是心里一喜。

    “我听闻会稽有一智者,就做范蠡,喜欢收留奇人异士,等会我们就去会稽拜会他,希望他能投靠我们,这样我大吴国的复国几率也会大大提高。”姬光早就听闻会稽的范蠡本事,于是对专诸说道。

    专诸也不反对,面色也变为平静的说道:“公子,那我们就去拜访那个范蠡,希望他真有传闻中的那么聪明。”

    于是姬光和专诸两人,骑着马向会稽方向赶去。

    而北方,宋军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已经来到了清国大军藏粮之地大屯仓。

    这个大屯仓位于两山之间中的谷地里,位置极其隐蔽,若不是吴应熊被呼延灼给打醒,在威逼利诱之下,才告诉了清军大屯仓的具体位置。

    尚可喜最近很烦,尚家作为蓟县四大家族之一,而尚可喜作为尚家最为优秀的子弟,如今却被派来守粮食,看那吴家的吴三桂已经坐到了清国下将军的位置上了,而自己却是一个守粮校尉,正是感叹老天的不公,自己这一份高超的武艺没有用武之地。

    “将军,发现谷口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正在向我们大屯仓赶了过来。”一名将官跑过来,看着正在坐着发呆的尚可喜说道。

    尚可喜回过神,看着面前的将官,问道:“看清楚这支军队的旗号了没有?”

    那士兵如实的对尚可喜回答道:“那支军队领头有一个“吴”字,恐怕是吴三桂下将军来了。”

    为了防止被清军发现,宋军在赶路时,高高挂起吴应熊那里抢过来的“吴”的旗帜。

    “吴三桂那家伙怎么来了,难道是南方战事吃紧,吴三桂亲自带人马前来支援?不过他来我们大屯仓干什么,难道还要取过来取粮食?”

    虽然尚可喜只是一个粮官,但是尚可喜非常有生意头脑,他会把放在大屯仓里的上好粮食偷偷运出,然后卖一个好价钱,在买过一点次等的粮食,以次充好,而吴三桂就是尚可喜在蓟县内的生意伙伴。

    “不对啊,我和吴三桂约定,每一个月取一次粮食,才过了不到十天,这吴三桂又来了,这次恐怕有什么大事。”尚可喜在心中嘟嘟道。

    “来人备马,随我出城,迎接吴将军!”尚可喜也不多想,命人备马,准备去会会他们。

    赵匡胤看着远方有许多粮仓,在看着被亲兵绑在战马上的吴应熊。

    只见吴应熊嘴里堵着一条白布,全身上下动弹不得,嘴里“呜呜”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自从吴应熊被抓了,嘴里总是念个不停,赵匡胤实在是受不了吴应熊这张臭嘴,直接命人找来布匹,撕下一块白布直接把吴应熊嘴巴堵了起来。

    突然前方出现一伙人马,只见为首的人有点胖乎乎的,手上拿着一把大刀,身后跟着十几个亲兵。

    这胖胖的武将,不是尚可喜,还有何人。

    尚可喜还没看清前方是何人,只看见“吴”字的旗帜特别醒目,于是对着赵匡胤这边大声喊道:“来者可是吴三桂将军。”

    赵匡胤思考了一下,对着尚可喜喊道:“我乃吴三桂将军部下赵大,我们将军得到多将军的消息,听闻前线战事紧张,吴将军特意带兵南下支援多将军。”

    尚可喜听了顿时感觉不对,问道:“多将军是谁啊?你们说的是多尔衮贝勒吧,等等,你们不是我们清国的军队。”

    “被发现了,那就好好屠杀一场吧!”赵匡胤也不生气,自言自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