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纵横西汉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古人的智慧
    马括眼中的比武,在匈奴人眼中是一场盛会。

    比赛的组织非常地粗放,一点都没有后世各种运动会那般井然有序。

    比赛共分三项,分别是骑马,射箭,以及摔跤,全部都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必备技能。

    当然,放羊挤奶也是必备技能,却上不得台面。

    就连社会体制更加先进的大汉朝都没有“职业技能”这么一说,更遑论还处于半奴隶制阶段的匈奴。

    在场的人恐怕不下万人,这里面有王庭的各级官员,有各个大小部落的首领,勇士,还有许多周边民族的人,包括东胡,鲜卑。

    这是一场盛会,人人都可以参加的盛会,匈奴人来者不拒,统统欢迎。

    广阔的胸襟,不仅体现了匈奴人的自信,更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汉人拥有这样的胸襟,还要到了盛唐之时。

    场面杂乱不堪,肯定不可能精细分组,然后再去正规场地比试。

    不过野蛮有野蛮的办法,粗放有粗放的套路。

    聪明的匈奴人不知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在汉人的建议下改进的,将整个比试的区域分成了几大块,不同的区域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能。

    虽然摔跤是重头戏,压轴戏,却在最开始上演。

    当然,最先上演的目的乃是筛选选手,摔跤的决赛仍然在最后举行。

    参赛人员太多,无法精细化管理,于是初选就变得非常地粗放。

    没有固定场地,没有固定裁判,甚至连名字都不用登记。

    只有两个人互相选定了对手,就可以找一个空闲的裁判开始比试。规则也非常地简单,倒地就算输。三局两胜,赢了的人进入下一级选拔。

    这是第一层的筛选,占地面积最大,人数也最多。

    有人要问了,如果不登记名字,输了的人岂不是可以再次参赛,反复参加,直到赢了一局吗?

    当然可以。不仅可以,匈奴人还鼓励这样反复参赛的人。

    百折不挠,不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吗?

    如果一个人因为运气因素而落选,比如一次小小的失误,或者遇到了种子选手,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反复参赛可以胜出的人,都是真正有点水平的人。

    水平不行的,即便给他一百次机会,依然出线不了。

    再者说,一般人打个三四局,体力也就不济了,留在那里白白挨揍,还丢人,因此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一直耗在那里。

    马括跟罗杰夫在第一个环节里赢得非常愉快,直落两盘,轻松晋级,连汗都没有出过。

    不过想想也是,他们交手过的对象,不论是以灵巧见长的且鞮侯,还是以力量见长的丘林氏勇士,都是国手级别的人物,只要参赛,肯定能进入决赛圈拿个名次。

    如今,他们仅仅是从数千人的海选之中胜出,确实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

    之所以他们没有遇到强手,那是因为且鞮侯和大部落的勇士们,是直接进入了决赛圈,压根就不会参加前两轮的选拔。

    晋级得如此容易,让马罗二人都有一些惊讶,稍微生出了一些焦躁之心。

    第二轮的选拔,同样非常地粗放,只是人数相比起第一轮选拔来说,少了很多。

    和第一轮选拔的规矩一样,只要两个人选好了对手,直接去找裁判开始较量。

    赢了的人去下一个场地,而输了的人则留在裁判身边,等下一次较量。

    连输两局的人,直接出局,会被遣送到另外一片场地。

    这时候,他们也同样不被允许重新回去参加第一轮的较量。从第二轮开始,就要控制人数了。

    第二轮结束,还有第三轮。

    第三轮的选拔规则和第二轮基本上一样。

    按理说,如果两千人参加,第一轮过后剩下一千人,第二轮过后剩下五百人,第三轮过后剩下二百五十人。

    但是由于“复活”机制的存在,使得最终人数比二百五十人要多不少。

    三轮过后,剩下的人数只有数百人。

    “看来还是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呀,哪怕是游牧民族都能想出这么看似粗放实则高明的办法。”罗杰夫有感而发地道。

    人数虽多,比赛速度却很快,不到一个上午,三轮选拔就全部完成了。

    站在选拔出的数百人中间,罗杰夫明显地感受到气势的不同。

    罗杰夫相信,只要稍加训练,这几百人就能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精锐部队。

    马括道:“据说从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类的智商就基本上固定了。所以说,古人的智力一点都不比咱们低。咱俩的智商也就普通人,跟真正的高智商比起来,就是被人家虐的份儿。”

    罗杰夫道:“是啊,咱们只是多出了两千年的见识而已。”

    看到罗杰夫有些丧气,马括道:“吕尚兴周八百年,张良兴汉四百年,他们这种活成了神仙般的人物都不过如此,咱们知道了未来两千年,你还想怎样?说咱俩是神仙都不为过。”

    罗杰夫笑道:“随你怎么说,反正也说不过你。”

    摔跤是选拔,骑马和射箭同样也是选拔。

    三轮摔跤过后,勇士们体力消耗都很大,因为有许多人实际上参加了不止三轮的摔跤。

    既然是普天同庆的活动,当然不会把赛场搞得特别苛刻。

    被选拔出来的数百人,由王庭提供饮食,有酒有肉,还有茶喝酸奶,在匈奴地已经算是非常丰盛了。

    马括大口吃着肉,喝着酒,油脂带来的饱腹感瞬间让他觉得恢复了活力。

    最后再喝完酸奶,饮上一口茶,油腻之感顿时烟消云散,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再来一下午的摔跤都没问题。

    马括不禁感慨,这样的伙食,一如匈奴人的风格,简单粗暴,吃得既快又解饥。

    想必匈奴人转战南北,来去如风,除了战马充沛,士兵骑术精良之外,和这样的伙食也有很大的关系。

    汉人以粗谷物为主的军粮,很难如此快速地补充体能,而且还没有这么抗饥。

    打仗处处是算计,多一分算计就能躲一分胜算。看来想打胜仗,不仅要看地形地貌,甚至要从饮食开始。

    《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在马括心中,刺探匈奴的情报,早已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