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重兴 > 第22章 迷惑
    一行人才回到京城,魏忠贤就不顾身体的疲惫,将他的狗腿子们召集了过来:“混账,这都什么时候了,老子都快完蛋了,你们这帮龟孙子还在给咱家添乱……”一时之间无数污言秽语向跪着的众人涌去。

    原来在魏忠贤他们出京的这些天,一批弹劾阉党的奏折突然涌现。

    九月十五日,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以不孝为由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延绥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四名阉党骨干。

    九月二十日,国子监司业朱三俊突然发难,弹劾自己的学生,国子监监生陆万龄。

    这其中还有一个好消息,九月二十五日他在地方的铁杆,江西巡抚杨邦宪向皇帝上书,大肆夸赞魏忠贤,并且还在奏折中表示,希望能为魏公公再修两座生祠。

    这些奏折送入宫后,王体乾见了感觉不对,都从新抄录了一份给还在天津的魏忠贤送了过来。

    魏忠贤也不傻这段时间新君登基正是风声鹤泣的时候,他一见这些奏折就知道,这是有人要对他出手的节奏。

    所以他火急火燎的将皇帝劝回了京城。但让他想不通的是,自从他弄死杨涟、左光斗以后,朝廷之中就没人敢骂阉党,杨所修和朱三俊所为,必定有人主使。

    但这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却真的让他疑惑了,他也怀疑过是皇帝,但接触了这么多时日,他感觉新皇帝与他哥哥并无多大不同,都是有些小聪明,实际上只是一个却任性乖张的小孩子罢了。

    实际上还是朱由检在暗中出手了,这些大臣们本来就在观望,稍微派人暗示一下,他们就会投机,不过出乎朱由检意料的,他最先看到的奏折,虽然上奏的时间上有所变化,但还是历史上杨所修和朱三俊的,看来历史的惯性不容小觑,这更让朱由检警惕。

    魏忠贤想不出幕后黑手的愁绪再加上出游的疲惫,所以一回来就将狗腿子们叫了过来,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等魏忠贤发泄完了,他按了按太阳穴开始安排起来道:“崔呈秀你们四个去写请罪的折子;朱三俊的就先不管他,不过田尔耕你给咱家狠狠的查,看看到底是谁,敢跟咱家作对,找出来,咱家要他死无葬身之地。”说着他还不解气,右手一下狠狠的拍在桌子上。

    “另外再给咱家写封奏疏,大意就是修祠这事咱家不同意,不管修没修的都给我停了。”说完见狗腿子们都还木愣跪在那里,他一下咆哮起来:“都愣着干嘛,还不动起来。”

    狗腿子们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爬起来,开始各干各的,很快他们将写好的奏疏交给了魏忠贤。

    魏忠贤也不看,夺过就扔在了桌上,挥手道:“都滚吧!”

    众人见了赶紧起身告退,等人都走了,魏忠贤依旧坐在椅子上,也不知在想什么,只是他的眼里透露着深深的疲惫。

    一大早魏忠贤就来到宫中,他一见皇帝就两眼含泪带着哭声道:“皇上,老奴有事起奏。”说着就从袖中取出奏折呈给皇帝。

    朱由检惊讶的跑过去问道:“大伴,你这是干嘛。”见他拿出了奏折,就顺手接了并将魏忠贤扶了起来。

    魏忠贤哭述道:“皇上,老奴于国并无半点功劳,却有小人大肆鼓吹,陷害老奴于不义,只是请皇上看在老奴年老且还算忠心的份上,让老奴乞骸还乡,给老奴一个清静吧。”

    朱由检听道他的话,拍拍他的肩膀安慰的道:“朕知道你的忠心。”

    接着朱由检看了看手上的几分奏折,有崔呈秀几人的自辩疏,还有一份魏忠贤的《久报建祠之愧疏》,略微翻了翻,朱由检就走到桌案前,对侍立一旁的徐应元吩咐道:“将杨所修和朱三俊他们的奏折找出来,再拿笔来!”

    徐应元很快找出奏折并捧着笔墨上来,朱由检执笔蘸饱了朱砂就开始批复。

    对于杨所修和朱三俊两人,朱由检在奏折里狂批一顿,总结起来都是四个字“率性轻诋”和“无事生非”。

    难道朱由检真的糊涂了,当然不是,了解历史的他当然知道,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鸟,现在暂且放过他们,只不过是为了以后不放过任何一条鱼罢了。

    而在魏忠贤的奏疏上朱由检则批复道:“建祠祝厘,自是舆论之公。厂臣有功不居,更见劳谦之美。”

    魏忠贤不知皇帝写的什么,眼巴巴的望向了徐应元,他的老牌友轻轻的点了一下头,魏忠贤这才放心了些许。

    朱由检写完,把笔一扔奏疏递给徐应元就对魏忠贤道:“大伴,你的奏疏朕已批复,不用担心,只是已经批准的就继续,没批的就算了吧,不过你刚才的话朕可不喜。”说着皇帝的脸就阴沉了下来。

    魏忠贤坎坷的望着皇帝,也不知刚才那句话说错了,吞了口唾沫艰难的叫了声:“皇上……”

    朱由检眉毛一扬,接着道:“什么叫于国无功,天启六年的‘宁远大捷’,今年六月的‘宁锦大捷’,这是连先皇都曾夸赞的说‘十年之积弱,今日一旦挫其狂峰!’这些难道不是你的运筹帷幄的功劳吗!”

    皇帝的态度出乎意料,而且这些事也是魏忠贤的得意之处,真真的说道他的心坎里去了。

    这时皇帝突然大喝一声道:“魏忠贤领旨!”魏忠贤听到赶忙跪下。

    朱由检继续道:“朕查魏忠贤公忠体国,先有辅佐先帝,运筹帷幄,扫国十年积弱,挫奴狂峰之奇功,后有襄朕登基之劳,特赐丹书铁券一块。”

    朱由检说完,魏忠贤真的震惊了,他做梦都没想到皇帝会赐给他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是什么就是我们俗称的免死金牌,这是明朝皇帝给大臣的最高奖赏,若大臣犯法,持此铁券就可免去死刑。

    即使魏忠贤在不学无术,他也是听说过这东西的,当下他就五体投地的哽咽着谢恩道:“老奴谢主浓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微笑着半蹲下来扶起魏忠贤道:“大伴!快起来,往后朕还要靠你呢!”

    魏忠贤抬起头,眼泪汪汪的看着皇帝,他激动的不知说些什么:“皇上……”两人四目相对这一刻真的是基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