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重兴 > 第34章 孙承宗 3
    朱由检也不卖关子,将自己腹中弄到钱粮的法子,都一一说了出来。有不明白的地方孙承宗就出言询问,朱由检也细细解释。

    等朱由检说完,孙承宗满脸惊讶道:“皇上,真是大才啊!”

    朱由检微微一笑也不答话。心里想着:“难怪某点上,关于装逼打脸的段子一直没断过,这感觉确实很爽。”

    意淫完了朱由检接着道:“老师您刚才说的练精兵,朕也有此打算。”说着他从一旁堆着的书中找出一本书册,递给孙承宗。

    继续道:“这些是朕瞎写的一些关于组建新军和军校的章程,您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

    孙承宗接过书册,首先看到名字他就感觉很奇怪,只见上面写着《关于国民军和黄埔军校的组建及管理章程》。

    孙承宗疑惑的问道:“陛下,国民军微臣到是能够理解,应该是新军的名字,为国为民,这名字不错。但这黄埔二字是何意义,是人名还是地名,但为何微臣都没听说过呢。”

    朱由检一看,老脸一红,确是当时写的时候犯二,就这样命名了,现在改也晚了只得打了个哈哈道:“是地名,是地名,老师您先不要管名字,看内容,内容才是关键。”

    孙承宗听了只得压下疑惑,仔细的看了起来。

    首先是招生,朱由检准备从三个方面招人,一是,现在的军中,及九边军队和各地卫所军都可报考;二是,允许民间直接报考;三是,文官之中年纪40以下,愿意转为武职的,可以凭推荐入学。

    之后又规定凡报考者,不论身高体重,只要身体健康,年满18到40周岁以下者均可报名。

    而且为了增加报考的人数,朱由检还规定凡是报考成功者,学习期间不收任何的学费生活费,学成者最低授予八品武职。

    之后是学制,朱由检规定,人员招收完毕后,先统一进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统一考试,成绩优秀者再进入军校进行至少为期三年的专业学习。而不论新兵期间还是军校期间,朱由检规定都必须读书识字。

    军校学科方面,朱由检设置了步兵、骑兵、火器、工程、辎重、医护、宪兵、情报、水兵、特种兵十科。总之林林总总的数十条意见······

    这里面有孙承宗认同的也有不懂的,他抬头问道:“陛下,首先这里,为何不限制身高体重呢。”

    朱由检解释道:“老师,毕竟这次新军不光要招收士卒,还要求得良将啊,万一因为以貌取人而痛失人才岂不可惜。”

    这一条却是朱由检记起民国时期胡宗南的故事而特别列出来的,胡宗南当年报考黄埔军校时因为身高不足1.60米,身体又较弱。考官当即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

    随后他在路边大哭,他这一哭惊动了当时的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之后凭着廖仲恺特批的条子才得以入读黄埔军校。

    当然那时的廖仲恺当然不会想到,这个姓胡的小个子后来成了肩扛3颗金星的上将。

    孙承宗点点头,又问出新的问题道:“陛下,还有这里为何所有人都必须读书识字,毕竟自古无此练兵之法,行此法恐怕颇为困难。”

    朱由检微笑着反问道:“老师,可知自古以来军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孙承宗道:“吃空饷、喝兵血。”朱由检摇摇头。

    孙承宗皱眉苦思一阵,而后出声道:“兵为将有。”

    朱由检肯定道:“对,就是兵为将有。历朝历代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兵的只知道吃谁的饭,就为谁卖命,却不知有朝廷,有大义。

    朕让他们读书,就是为了知礼知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此事不论多难都要去做,还要做好。不过朕也有办法降低学习的难度,刻苦的三个月也能写出简单的文章。”

    孙承宗瞪大眼睛道:“当真,陛下到底是何方法。”孙承宗激动也是正常的,要知道古代的启蒙教育可是很难的,三年都不一定能完成,所以听到皇帝三个月的说法,如何不激动呢。

    朱由检呵呵一笑道:“老师不必着急,到时自会告诉您的,我们先把这里说完吧!”

    步兵、骑兵、火器、工程、辎重、医护、宪兵、情报、水兵、特种兵十科

    孙承宗点点头,只能按捺激动的心情道:“皇上,这军校分科上,前面三科老臣都明白,但这后面几科就看不懂了,尤其是这特种兵科是何,老臣就真的不明白了。”

    朱由检点点头道:“这步兵、骑兵、火器朕就不解释了。工程、辎重,这两样行军作战时以前都是临时召集民夫,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被敌所趁,所以朕想将其列入正兵,加强效率。

    医护、宪兵、情报。这三科就如其名。医护负责救治伤员,减少人员损失。宪兵,负责军中军容军纪。情报,则是负责刺探敌军军情。

    特种兵是朕新构思的一个新军种,它要有编制灵活、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机动快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等特点,总之就要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袭扰破坏、暗杀绑架、敌后侦察、窃取情报、以及反破坏、反渗透、反偷袭和反劫持等等。不过具体如何,还要摸索一番。

    水兵或者叫海军,朕本来是打算成立海军学校的,不过想想不能一下摊子铺的太大,所以朕先在黄埔军校里设立一个水兵科,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在单独的拆分出去成立海军学校。

    步兵、骑兵、火器、宪兵这几科就劳烦老师了,其他几科,朕会召集工部,太医院,锦衣卫等等总之先把架子搭起来。以后有此等强军,看谁还敢来犯我大明。”

    “陛下英明,”孙承宗听了朱由检的解释叹服道。这却不是孙承宗拍马屁,说真的跟皇帝交流以来,朱由检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孙承宗有时都忽略了他的年纪,以为是在跟同龄的智者在交流。但清醒过来一看朱由检年轻的面孔,只能感慨难道真有生而知知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