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44章:携美归渤
    与邪马台的盟约签订后,安江顺又回到了一开始那种无事的闲暇,每日除了去兵部报到还有国子监旁听便找不到事情可做了,一日闲来无事安江顺在西市闲逛的时候看见了两只品相极好的猎犬当即就买了带回家,开始了每日了遛狗逗鸟的纨绔生活,宫中的李隆基听到安江顺每日闲着已经开始了逗猫遛狗的日子,哑然失笑,这实在有些让人意外。

    不过见到安江顺愿意每日在家中陪着自己女儿,李隆基还是很欣慰,不就是养个狗嘛,李隆基甚至还特意在皇家林苑挑选了一支极品猎狗送到了安江顺府上,新年前几天又让人给安江顺送来了一支海东青,可谓是对安江顺恩宠到了极点。

    朝中一些大臣听到李隆基对安江顺如此恩宠也是嫉妒不已啊,不过这种恩宠他们也只能嫉妒羡慕恨了,自己想得到却是不太容易。

    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元九年的最后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在长安城中渡过了开元九年的最后一个月,迎来了了开元十年,开元十年正月刚过,安江顺便入宫同李隆基告别,离开安东都护府这么久,该回去了。

    李隆基虽然有些不舍得自己女儿就这样远离自己跟随丈夫离开,但是安江顺作为安东都护府都护身负重任,离开任上这么已是不应该,更何况不止安江顺不在,连程野这个副都护也与安江顺一起留在长安,如此下去可不行,李隆基相信安江顺,相信程野,可不代表着他会信任岳云等人。

    李隆基同意了安江顺带着李月婵即日北上的请求,同时也要求安江顺必须每年送李月婵回长安一次,安江顺也答应了,此乃人之常情嘛。

    开元十年二月三日,安江顺在程阳煦等京中友人的送别下告别长安,带着自己的家人还有程野等主要安东军将官北方返回渤海。也许有人会怀疑阿史德氏与安延偃为何没有留在长安为人质,李隆基会告诉他什么叫做圣意难测!

    安延偃是新任的安州都督,肩负稳定归唐突厥人的任务,在草原突厥人还未完全归顺之前,安延偃还必须待在北方统领安氏族人以及其他突厥人。等上几年突厥人已经融进了大唐,安延偃阿史德氏夫妻两人便会被李隆基以各种理由又或者明升暗降的方式调回长安颐养天年,一来为了让那些归唐安氏族人失去凝聚核心,二来则是作人质也好堵上朝中一些大臣的嘴,李隆基总是听到什么安江顺手中兵权过大,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云云,李隆基心中就烦躁无比。

    由于这一次有李月婵以及李月婵携带的部分丫鬟宫女以及安江顺的三只宝贝猎犬也用一辆马车装着一同带回渤海,安江顺不得已只能陪着李月婵坐马车,每日只能前进两百里左右,一路上安江顺都没有宠幸青葱,只是让青葱跟在自己身后,青葱已经步入了马匹的中年而且这些年青葱跟随安江顺征战也留下了不少暗伤,年前南下的时候安江顺就发现青葱有些不不对劲了,到了长安让兽医一看兽医便告诉安江顺青葱这些年积累的暗伤不少让青葱的巅峰状态提前结束,尤其是胸前那一道刀伤更是伤了青葱的元气,御马监兽医建议安江顺让青葱退役,此次回渤海安江顺也就不让青葱继续负重跋涉,让他跟在马车后面慢慢走就行,等这一次回到渤海安江顺也要考虑让青葱在家中配种生孩子,争取生几匹宝马,也好让青葱的孩子接替她的母亲陪同安江顺征战四方。

    马车上,李月婵有些不开心的问到安江顺:“青葱真的不行了吗?”

    李月婵对青葱还是很喜欢的,当初可是青葱驮着她步入了国内城,让李月婵享受了一番国内城军民的热情,而且她还是除了安江顺以外唯一一个能骑上青葱马背的人。青葱没办法继续陪安江顺征战,她也有些伤感。

    安江顺抚摸到李月婵的后脑说到:“青葱已经老了,她跟着我之时就已四岁,这些年过去了他也有十多岁了,常年跟随我征战,身上暗伤不少,我也不想让她再上战场了,还是让她在家为我们多生两个孩子,将家族发扬光大,到时候就有小马驹陪着我们的孩子一同成长了。”

    “什么我们的孩子啊,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没事,我们加把劲儿,一定会有的。”安江顺坏笑着对李月婵说到。手上还不断使坏,李月婵一巴掌拍掉安江顺使坏的右手不满的说到:“有人呢?”

    “有人他们也看不见。”安江顺满不在乎但是说到。

    “安郎,那以后就让青葱陪着我怎样?”

    妻子的请求安江顺怎会不答应,他对李月婵说到:“御马监兽医说以青葱目前的身体状况只要不上战场长途跋涉,平平安安活上七八年不成问题,等到了渤海后就让青葱陪你。”

    “那你呢?”

    “马场里宝马很多,我再去挑上一匹就行,纵然比不上青葱,但也算难得一遇的宝马了。”

    “就跟你送给阿爷的那些一样?”

    “差不多,只是毛色没有那么好,都是一些杂色马。”

    “那也不错了。”

    车队缓缓的沿着黄河一路北上,花了足足两个月时间才走到了登州港,到了登州港,安江顺特意下令在登州休整两天,这才登上了海船,横渡渤海外海在丹东港上岸,时隔大半年,安江顺终于再次踏上了渤海的土地。

    “我安江顺终于又回来了!”踏上码头安江顺伸开双手大声说到,只有在这片土地上,安江顺才能感受到自在的感觉。

    四五月交际的北方空气中还渗透在一丝凉意,一旁的李月婵走出船舱顿时感受到了一股凉意,发现一旁妻子似乎觉得有些冷,安江顺赶紧将身上的披风取下披在了李月婵身上让佳人免于寒风的侵袭。

    四月底,安江顺一行人进入了渤海城,岳云等人留守官员出城相迎,安江顺将先将家人送回住处,这才让彭宇传令渤海城所有文武官员召开军政会议,他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诸位,我之所以一回到渤海就立刻召集你们,是因为某有要事对你们宣布。”安江顺朝着彭宇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将东西拿出来,彭宇得到示意立刻从一旁取出两本文书放在了岳云和黄柏身前。

    “唐倭条约?”看着文件封面四个字,岳云有些奇怪的看向安江顺,这是怎么回事,安江顺没有回答,让岳云打开看了再问。

    岳云怀着好奇的心打开了文本,以极短的时间将整个条约浏览一遍后,岳云吃惊感叹到:“这简直是太好了!”

    “邪马台乃倭国强藩之一,如今邪马台已经与我大唐达成盟约,收拾倭国的时候到了。”安江顺对众人说到:“不过我大唐与倭国隔着茫茫大海,为了缩短这段距离,我们就要拿下新罗取得釜山港,以釜山为跳板进军倭国!”

    “都护意思是战争要开始了?”

    “没错,盟约中已经说了,只要邪马台国集结好军队后,我安东军将与邪马台一同东西夹击新罗,以最快之速度将金彬炳拉下王位将新罗也纳入我大唐版图!”安江顺雄心壮志的对一众安东文武说到。

    所有官员武将立刻起身说到:“我等唯都护马首是瞻!”

    “不是唯我马首是瞻,而是为了大唐,为了朝廷!”安江顺纠正到众人,这种个人崇拜的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不要说了,太过容易引起旁人的胡乱猜忌。

    见所有人都看过了唐倭盟约,安江顺又对所有人说到:“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盟约又是某亲自签署,与邪马台之合作更是由我一手负责,同僚们,我们的任务很重要,这关系着我大唐北方长治久安,你们明白吗?”

    “我等明白!”

    “好了,说完这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岳云你记一下。”安江顺对特意对岳云说到:“在长安时,圣人已经应允将每年的流放刑徒发配至安东都护府,另外,从下月开始,凡安东都护府下辖百姓家庭若有两个以上成年壮丁必须分户!若是年过二十二仍不分户者加收地税三成!”

    安江顺前半句话众人没觉得有什么,一些流放的刑部罢了,正好用以水利建设。只是这分户他们就有些不解了,安江顺立刻对岳云等人简单解释了一下分户的好处,得到了岳云的等人的一致支持。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情就尽快落实下去吧,告诉那些百姓,只要他们同意分户,每个被分出来单独成户的壮丁可以多分得十亩永业田,以此调动百姓积极性。”安江顺对岳云说到,岳云立刻就这条建议记在备忘录上。

    “某要讲的事情就这两件,从明日开始动员军队做好出征准备。”

    “是,都护!”

    “行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某要休息了。”

    “我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