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61章:大食来袭
    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在地摊上爬行的两个孩子,心中不断猜想两个孩子会挑选哪件东西。

    令人目瞪口呆的情况表出现了,当丫鬟将两个孩子放到地摊上,任由两个人自由活动之后,姐姐直接奔着安江顺顺手放在地上的古月刀,一把就将古月刀抓在了手中,更令人诧异的是,作为姐姐的丫丫竟然直接将重达七斤有余的刀拖动了。

    安江顺傻眼了,李月婵傻眼了,其他亲朋好友也都傻眼了,这场景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个刚刚白天的孩子竟然能够拖动安江顺的佩刀,隐约还能将刀微微举起,此等天赋神力简直是骇人听闻,乃众人从未听闻之事。

    “这这这……”

    安江顺嘴巴张大了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能冒出了一句靠,旁人也听不懂,但是从安江顺的语气中还是能听出他的震惊。

    “安郎,这不会有事儿吧。”李月婵吃吃的问到安江顺,安江顺这才反应过来走到女儿身前将刀一把“夺下”然后将女儿抱在怀中,见到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拿走,丫丫立刻就不干了,哇哇的大哭出来,听到女儿哭了,李月婵一巴掌排掉安江顺的手不满的瞪了一眼安江顺,安江顺赶紧讪笑着将女儿递给妻子,然后不敢说话了,说来也奇怪,李月婵从地上拿起一把木横刀玩具放到女儿手中,立刻就不哭了。

    众人也是暗暗称奇,纷纷祝贺到安江顺称大小姐以后肯定一员巾帼英雄,安江顺立刻谦虚的说到小意思,小意思,见笑了。

    姐姐有如此表现,众人对小壮壮接下来的表现就更期待了。姐姐一个女孩能有此表现,想必作为男孩子的弟弟肯定也会让人大吃一惊吧。

    果不其然,弟弟的表现确实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只见弟弟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了一个肚兜面前一把抓起了肚兜又走到了一本《论语》前方抓住了《论语》,看到自己儿子如此必须表现,安江顺有些失望,又有些欣慰,至少没有拿那些不着调的东西。

    “恭喜都护,公子将来必定是一风流才子。”

    风流才子?听到这个词语,安江顺心中怎么突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呢,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他对这个风流才子可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总觉得风流这个词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然而这是自己儿子,他能说什么,只能未来自己更用心一些的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吧。

    抓阄的事情算是过去了,不过安江顺一队儿女迥然相反的表现也被一些好事者传了出去,相比较儿子的表现,姐姐的天生神力成为了渤海城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所有人都说大小姐未来一定是一个巾帼英雄。

    安江顺本就是一个话题人物,寻常百姓平常又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就这点儿事情,一个人讲,两个人讲,讲给你听,讲给七大姑八大姨,七大姑八大姨的六姑七嫂什么的又讲给其他人听,一圈圈下来,要是不知道这件事情那肯定不是一个真的渤海人。

    就在渤海人津津乐道,安江顺沉迷于人伦之乐的时候,帝国安西都护府突然告急,安西大都护府副都护杜暹以八百里加急送回加急求援,求援奏报上称,西方的大食帝国突然起兵十五万精锐大军进犯安西大都护府,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四镇中碎叶已经落入敌手,其余三镇也是岌岌可危,杜暹已经下令集中安西兵主力于龟兹国都城抵御大食军队,由于大食军队来势汹汹,一些西域小国直接投降于大食并且为大食人做事,大食军队裹挟这沿途收复的一些小国军队兵临龟兹城时已经有二十万大军,若是加上辅兵壮丁民夫有近二十五万之众浩浩荡荡,而杜暹手中之兵只有两万精锐安西兵以及三万西域各族仆从军。

    安西都护府求援的信使路过北庭都护府的时候,北庭都护府新任都护狄鸿德得知情况果断下令北庭大军集合,出兵一万步卒五千起兵急援安龟兹,而在这支援军中就有一个安江顺听到恐怕会大吃一惊的人,那便是化名安禄山的安高格。

    狄红德已经来不及等候京中的圣旨又或者兵部调兵令了,狄红德作为都护果断的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及朝廷赋予的自主决断权出兵了。不过来袭的敌人有十几万二十万精锐大军,而且在杜暹的信中还提到了大食军队战力不俗,同时据一些从西边逃回来的商人称在大食人似乎还在集结军队,似乎有大举进犯的意思。

    狄鸿德的果断出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杜暹安西兵的压力,让安西大都护府得以在大食人的大举进攻下撑到了内地援军的到来。

    说起这个时空的大食人为何突然大举进犯大唐,这跟安江顺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安江顺的缘故,大量东突厥人和吐蕃人在战败后逃亡西方,尤其是东突厥人的骑兵流寇似的行径给中亚、西亚各国带去了一场强盗灾难的同时也让被唐人称之为白衣大食的倭马亚王朝进一步了解到了大唐帝国的消息。

    作为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倭马亚王朝哈里发苏莱曼从突厥人、一些吐蕃逃难贵族的口中得知了唐国的富饶,喜爱丝绸和唐三彩的苏莱曼早就对东方帝国有窥伺之心,得知唐人征战不断而西域之兵又不多的时候,当即下诏东方总督哈里·日杰夫进攻西域,想要借此占领富饶的丝绸之路,掌控这条沟通东西的重要商道。在阿拉伯人征服了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等地后,东方总督哈里正愁不知道接下来朝何处扩张,苏莱曼陛下就给他指出了未来的扩张方向,有整个国家的支持,加上阿拉伯人又提前近二十年与大唐军队接触,哈里所统帅的阿拉伯军队远比安江顺前世所听闻的恒罗斯之战更为强大,不仅是兵力上强大,而且哈里所统帅的军队也是倭马亚帝国最能征善战的一支大军,而且还有苏莱曼特意从自己的禁军中挑选的两万精锐交给了哈里,让自己的东方总督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占领被唐人称之为西域的各国,以此为跳板与东方大帝国一较高低,为此苏莱曼还将征讨印度半岛的军队还有帝国西方总督大军抽调了十万大军作为后备力量随时支援哈里。

    所以大食人进犯大唐的直接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这还没有包括哈里这个东方总督陆续从征服地区征发的仆从军,在信使求援的这段时间里,杜暹面临的敌军也越来越多了,疏勒等地区也逐渐沦陷,如今整个安西四镇只剩下龟兹一地以及东边一些地方,大食军队很强,但是哈里的战略布局却算不上太好,拥有强势之兵的他竟然没有爬出一支偏师截断龟兹与内地的道路,这也让北庭援军顺利的进入了龟兹城,给安西的袍泽们带来了援军以及大量辎重和粮草。

    在北庭援军抵达后,哈里这才反应过来派出了两万骑兵截断了龟兹和内地的联络。

    当长安收到了来自杜暹的求援后,帝国朝廷立刻陷入了一片争执,当然他们争执的是如何支援安西,而不是支不支援的问题,进入开元十一年,大唐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朝臣自然都有自己的骄傲,他们可不会在遭到外族人进犯之后忍气吞声,而是会强有力的姿态反击胆敢进犯大唐的人。

    一连争执了一天还没有个结论,李隆基急了啊,前线战事紧急,一刻也不容耽搁,这些朝臣争执了这么久还没有拿出一个章程,魏长林等老将虽然纷纷站出来表示愿意领兵支援安西,但毕竟安西大都护府距离长安路程遥远,李隆基实在是不敢让魏长林这些老将领兵出征。

    朝会第二天继续,见到大臣还是没有争论出个结果,李隆基直接拍板了,下令让张守珪为帅,左威卫将军王忠嗣为副帅领兵左右卫,左龙武军以及五万彍骑(长从宿卫)精锐支援安西大都护府。

    安江顺到十一年八月的时候才从朝廷邸报得知了此事,作为一个伪历史爱好者,安江顺对历史上的恒罗斯之战还是有所听闻的,不过恒罗斯之战不是临近安史之乱前发生的吗?看样子这一世变化着实不少啊,而且被唐人称之为白衣大食的阿拉伯人一来就是今十五万精锐大军以及大量的仆从军,这令安江顺有些担忧,不过朝廷的邸报也提到了自己结义大兄张守珪与名将王忠嗣两人为将,同样领着近十万中央精锐支援,安江顺也就不再担心了,张守珪和王忠嗣两个人的本领他还是非常信任的,王忠嗣这个人他虽然没有过接触,但历史上此人那可是玄宗朝八大名将之一,还担任过四镇节度使,这样的人定不会是庸人。

    想到这里,安江顺也就不管这些了,将邸报放在一旁继续逗弄自己的两个孩子,自从有了儿女之后,安江顺完全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从修罗战神化身成为慈父好丈夫,每日陪伴妻儿尽享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