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14章:时光荏苒
    时光转瞬而逝,距离安江顺回渤海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远征的大军也已经回到了渤海,安江顺将陷阵营一拆为三,一支交给程野带去了平卢节度使治下,平卢节度使新建,一部分辖区曾经不在安江顺节制之下,让程野带上陷阵营和一万安东军精锐前往赴任也是道理的,一支放在了平壤节度使治下,最后一支一千二百人完全由老兵组成的陷阵营则直属安江顺节制,他们的新统领是一个叫做高温的家伙,郭子仪则被安江顺打发去靺鞨当节度使去了。

    一直将郭子仪放在陷阵营统领的位置上实在是太屈才了。

    调整好行政和军队新编制后,安江顺彻底放松下来,开始海参崴港口的修建,当然在这个世界安江顺并没有将之取名海参崴,而是取名朝阳港,意在希望开始的地方。

    朝阳港工程开始于开元十三年九月,预计完工时间在来年五月,有后世经验在,安江顺很清楚朝阳港所在地就是一个天然的港口,全年冰期很短只有三四个月,海湾整体朝着南方,东西两侧都是陆地挡住了寒冷的季风,原本这里只有一个小渔村,有了北方镇守府的全力支持,小渔村很快就变城了一座小城池,有别于其他城池,朝阳港只在北部修筑了一堵低矮城墙便于城市管理,其余在半岛上的广大区域都是城市范围,按照安江顺的设计,整个港口最多时可以容纳大型远洋楼船一百艘以及数百艘海洋渔船,这在古代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港口,而且整个海湾就是一个天然的港口,其他地方虽然没有修建入海码头,但是渔民的小船是可以直接停泊在沙滩上,这又不是后代,没有那么多严格的规定。

    同时按照安江顺的话来说这只是一期工程,他的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内把朝阳港建设成为整个帝国最大的港口,其中光是修建堤坝和t字型入海码头所需要的石料和木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好在北方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和石料到处都是广袤的原始森林可供开采,而且都是最好的木材。

    与码头同时开工的还有一座造船厂,集中了北方最优秀的造船工匠共计五百人以及其他各式工匠和四千名士卒,他们要在明天八月前打造至少十艘被安江顺称之为福船的大型海船,福船是安江顺根据前世的一些记忆告诉造船师后新设计的完全为了远洋航行所打造的战船商船。

    虽然吨位只有几百吨,不过安江顺相信这样的福船已经足够保证他们可以顺利渡过海峡抵达阿拉斯加半岛,不过这一世,这阿拉斯加半岛要随着他们大唐人首先发现而改名了。

    当所有事情都走上了正轨,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开元十三年年末,安江顺又终于有功夫可以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安江顺深知从小父母的陪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他也不求两个孩子以后就有多大的出息,只要过得舒心在自己死后不被人欺负就行了。

    不过安江顺两个孩子性格的竟然不同也是他的头很大,作为姐姐的安彩萱绝非常人,仅仅两岁出头便已经可以随意举起二三十斤的重物,加上孩子平时没有个轻重,时不时就会把一些照顾她的丫鬟给打了,好在这小家伙似乎认识人,照顾她久了她就明白了不会对你动手了,现在年龄大了也开始记得事情了这才变好了许多,不过这都是小事儿,最重要的是这丫头非常好动,别看才两岁,脚丫子跑起来一般丫鬟还真追不上,安江顺后来没有办法,只得让霍宗找了两个绝对信任的亲兵平日里不着甲看着这小丫头别跑出院子就行,又让霍宗教导安彩萱基础武艺,从小打基础吧长大了好练习更高强的武技,安江顺说起来不重视孩子的未来,实际上还是在为未来做打算,安彩萱有这个天赋那就让培养她,就算以后不能做个军中花木兰,至少也能担起保护整个家庭的责任。

    这弟弟承武呢,安静的就跟一个女孩似儿的,只有在父母面前争宠的时候才会有一些动静,要不是那双眼睛神采奕奕,安江顺一度都要以为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天生智力不健全,实验了很多次这弟弟承武对武艺没有任何兴趣,安江顺就只有放弃了,没事儿干的时候就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启蒙,教导他们一些常识,安江顺可不想自己的孩子长成那种不知五谷的贵族子弟。

    最重要的是,安江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最终被培养成一个迂腐儒生,那是万万要不得的,不仅耽搁了孩子,而且还丢了他这个穿越者的脸,堂堂一个穿越者掌握现实知识,孩子竟然被培养成了腐儒这太丢脸了,传到穿越界去丢人啊。

    好的一面呢是大唐帝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儒佛道三教争论,当然治国体制还是以儒教为主,道教更多的还是思想层面,总的来说还是挺开放的,安江顺都已经想好了,等承武长大了,那个时候新大陆也探索出了一部分了,就让采萱承武两姊弟去新大陆探索发展,也算是为安家留一条后路。

    安江顺冥冥之中有一种预感,前世大唐的安史之乱在这个世界同样会上演,而且可能会更凶,更残酷,他忙碌这么多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大唐的强盛,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在给自己准备后路。

    开元十三年过的很平常,新年也和往常的年月没有什么区别,但自从进入开元十四年,刚刚开春,整个北方进入春耕准备阶段的时候,南方的暗线突然传来一个消息,南方的蛮族人还有南迁的越人因为当地官员的压迫联合造反一月内就占领了昆州,黎州以及爱州等地,安南都护府南边以及剑南道南部地区全部陷入战火,南边的暹罗人也趁火打劫出兵十万进犯帝国南部疆域。

    得到这个消息,安江顺心中不停感叹这恐怕又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带来的蝴蝶效果或者是这个世界和前世的大唐区别所在的地方,不过这蛮族和越人叛乱和暹罗人趁火打劫其中肯定有联系,说不定南蛮和越人叛乱就是暹罗国在背后支持的,根据在昆州的商行传回的消息,叛乱的南蛮人并不多但是却打乱了内地的兵力部署,给暹罗军队的进犯提供了机会,安江顺推测暹罗人应该是从天竺人那边得到了大食人进犯大唐的消息,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他们还没有收到大食人大败的消息,或者是知道大唐为了击退大食人付出了巨大代价,觉得自己有可趁之机了因此出兵进犯。

    毕竟整个南边他们也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扩土了,趁着北边的大唐帝国虚弱的时候捋虎须一下未尝不可,一旦事不可为立刻撤军,不过大唐由于大唐并不重视南方,在安南地区的军事实力并不强,整个都护府只有正规军两万人,在安南都护府长史王晗旭的指挥下龟缩在交州凭借交州一线的地形阻击暹罗人。

    李月婵走进书房看见安江顺又在看来自南方的信件,上前让安江顺放下信,该吃饭了,“好了,安郎你就把这些消息放下了吧。”

    “朝廷和父皇都没有来信,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办法,你就不要关心万里之遥的事情了。”

    安江顺皱着眉没有说话,李月婵笑了说到:“你不会是因为没有仗打了,觉得自己遭到了冷落了吧。”

    “怎么会呢,帝国良将数不清,不是每一场战争都需要我去统帅大军,这一点我还是明白,我只是在想,这一次又有多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安江顺感叹到,纵然如今帝国很富饶,但是也遭不住这一两年就碰上一次大战啊,这样下去国库铁定是要空了,最终受苦的还是广大的百姓啊。

    “好了,这些事情是操心不完的,现在该用餐了。”李月婵拉起安江顺朝着饭厅走去,安江顺默默一笑,是啊,天下苦难实在是太多了,他解决不完,不过这也是正在努力做的事情,探索美洲,寻找新的农作物回来就是解决天下百姓最重要也是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吃饭问题,虽然引进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下的压迫,但是他却可能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百姓吃的上一口饭,只要不碰见大的天灾,百姓能保证自己一家人不会挨饿。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算带回来了玉米,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推广。”李月婵知道安江顺这一段时间在忙碌什么,除了这南方的战争就是探索未知大陆的事情,作为安江顺的妻子她无法在外面帮助安江顺,就只能把整个家持好,同时在平时多开导安江顺,让安江顺不要钻进死胡同里去了,为此她还隐瞒了一个好消息,准备确定无疑之后再告诉丈夫也好让他高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