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31章:就任户部尚书
    五月三日,一路上游山玩水的安江顺终于回到了长安,刚进长安城就在皇城门口被高力士拦住说是李隆基马上就要见他。

    安江顺也是很无奈的摇摇头,让李月婵带着孩子先回家,他去去就回。

    在高力士的引路下,安江顺很快来到了位于宫城内苑,李隆基正在内苑的御花园中赏花呢,不得不说这皇家御花园就是显得端庄典雅一些,一切都是精心设计过的结果,各种花儿争艳,不过这些安江顺都没有心情去欣赏,他虽然不是个大老粗吧,但是让他静下心来赏花那他确实还是做不到。

    高力士走到李隆基身旁轻声说到:“陛下,冠军侯到了。”

    “尔舍得回来了?”李隆基头也不回的问到,安江顺苦笑一声走到李隆基身后行礼说到:“陛下,臣这不是没办法嘛,总不能就把商州数十万百姓丢在哪儿不管吧。”

    “哼!”

    李隆基一边走一边说到:“这次算你有理,商州目前怎么样?”

    作为一个明君,李隆基对百姓还是很关心的,尤其是商州就在长安周围,连这样的地方都出了问题,李隆基的心情可是不大美丽,要不是安江顺恰好此次碰见了,还不知道这商州后面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商州出了问题这不是打他这个皇帝的脸嘛?

    “商州目前一切正常,留安县很快就会重新恢复往日生机。”

    “嗯,很好,此事做的很好,朕也是没有想到在朕眼皮底下竟然会出现如此之事。”李隆基气急说到,安江顺让李隆基莫要过于生气,这信息来往不便,绝大部分百姓又胆小怕事,有这样的事情也在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正好被安江顺给碰上了。

    当然了,李隆基作为皇帝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毕竟这是一个通信基本靠脚的年代,下面一些地方官欺上瞒下,皇帝很难察觉,只能靠监察,可监察也不是万能的,他们可能一年也走不了多少地方,看不到多少事情。几乎就凭借地方官治理水平,道德水平,若是碰上一个好的地方官,那这个地方的百姓就有福了,如果碰上了一个品德败坏或者能力低下的地方官,这个地方的百姓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安卿,这户部左尚书之位朕可是给你留了许久,汝看你什么时候走马上任啊?”李隆基突然问到。

    安江顺有些为难的说到:“陛下,臣刚刚回来,是不是应当休息几日再讨论此事。”

    “此事没有讨价还价,后日朝会朕便宣布此事,你走马上任开始主持土地人口核查之事。”李隆基对安江顺说到,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何况还是皇帝,安江顺只能答应到:“臣领旨。”

    “行了,核查土地人口又不需要你亲力亲为,主要是监督巡查,你一个统帅过数十万大军之大将军这点儿事情还能难倒你?”李隆基没好气的说到,安江顺这疲懒的性子有时候是真的令人恼怒,不过或许正是安江顺对权力有一种淡漠,才让李隆基放心交给安江顺权力,让安江顺去做。

    这是一种令人矛盾的思维,一方面李隆基也确实害怕兵权在手的安江顺会心生其他念头,一方面安江顺很洒脱的放下来兵权又让李隆基感觉这个人确实可信。不过安江顺喜欢钱财这一点儿李隆基是知道的,这也是安江顺故意暴露给李隆基看的,这个人无完人,尤其是君臣关系中,你必须要有让君主掌握你的一个缺点或者说薄弱之处,太过完美的人可不是君主所想要的臣子,除非你能抛下一切,安江顺敢吗?若是在和那些五姓七望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彻底对上之前,安江顺或许敢抛下一切做一个潇洒之人,但是现在他不敢,他有了家庭就有了羁绊,抛下一切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上,这是安江顺所不愿意的。

    安江顺行礼回到:“臣明白。”

    “说说吧,具体汝打算怎么做?”李隆基问到。

    安江顺沉思片刻后说到:“某打算先以南方作为试点。”

    “理由。”

    “关陇地区、河东地区世家林立,很大一部分土地掌握在世家手中,这块饼太大了不好啃,要想动这块饼势必就会引起这些世家的反弹不利于国家稳定,臣建议以江南道、岭南道开始,见到成效后携大势大义,世家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安江顺说到。李隆基脸色一冷:“世家,毒瘤也!”

    “陛下放心,只要朝廷能掌握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将这些土地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不得私人买卖,加之朝廷所收赋税远比世家佃租低,百姓只会倒向朝廷,更何况所有世家加在一起实力确实庞大,但也并不是所有世家都愿意跟朝廷对着干,剩下那些人也不见得就是一条心,我们只需要各个击破。从江南地区开始核查土地,不过人口却是可以天下同时进行,对此臣还有一计。”

    当然,安江顺并没有说限制世家土地兼并也是为了促进大唐手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没有办法在土地上牟利了,这些大家族要养活庞大的家族自然就必须加大在商业贸易等方面的投入,如此一来就有更庞大的资产进入这些行业,大唐自然而然就会有更多人走上商业贸易的发展道路。

    “说来一听。”

    “臣建议让巡检司和军队加入此事。”安江顺建议到:“我们完全可以让各地巡检司督查地方核查工作,用军队的人去实地调查,同时呢,要把这些人打散,比如将河北道官员抽调一部分到江南道专门负责此事,江南道官员则去陇右,完全打乱,如此便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互相包庇,同时臣还建议要免去之前隐瞒户口之罪,但同时也要立法从此次核查开始隐瞒户口者无论缘由一律流放!”

    “好!好!”李隆基连呼几个好字,高兴的对安江顺说到:“此事不交由贤婿来办那就是朕之失职,所以贤婿啊这一次你可以要扛起这面大旗来!朕给你三年时间,够否?”

    “三年足够,除极个别偏远地区外,三年时间足够将天下主要各道核查完成。”

    “那这三年就要辛苦你了。”李隆基对安江顺说到。

    “此乃臣之职责。”

    ……

    五月五日朝会,李隆基正式宣旨安江顺接任户部左尚书,同时免去安江顺京畿巡检司使之职,正当大部分朝臣有些奇怪为什么圣人突然加设一个户部左尚书还让安江顺就任的时候,李隆基下一道圣旨立刻掀起了惊涛骇浪,高力士口中的每一字都牵扯到了朝臣的心。

    “…滋令户部左尚书安江顺总管天下土地户籍核查,此核查各朝廷各部,地方各道州县官吏全力配合,此次核查土地人口户籍,天下百姓士人官吏皆一视同仁,核查无误之土地由户部签发土地凭证,朝廷承认土地所有者权力……”

    “凡私户、奴隶,妇女皆纳入户籍统计之中,任何人不得违背此令……”

    听完高力士的话,大殿之中针落可闻,群臣寂静,能处在这个地位的那都算是大唐的精英阶层,他们很清楚李隆基这道圣旨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这不,高力士话音刚落就有人跳了出来伏倒在地恳求李隆基收回成命,如此核查天下土地人口定会引起天下动荡的,看着这些人的表演,安江顺心中冷哼了一声,李隆基作为皇帝自然想把天下全部掌控在他的手中,李隆基已经决定而且对皇室对帝国对他自己有着巨大好处的事情,岂会因为你们这些人几句话就收回成命。

    “刘侍郎,陛下金口玉言岂是说改就改。”

    ……一些李隆基的亲信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李隆基,就在刘钦不知道如何反驳的时候,他看见了站在前方的安江顺。

    “你,就是你这个突厥*蛊惑圣听!”刘姓侍郎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安江顺说到,大殿中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这姓刘的在激动中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要知道这种歧视的话你私下里说一说没人把你怎么样,但是你竟然在朝堂之上说出了这样的话,这将要引起多少在大唐体制内做官的少数民族官员将领的怒火。

    “放肆!”

    “刘钦!你好大胆子!”

    被李隆基这么一骂,刘钦反应过来了,“陛下,陛下,臣,臣这是一时失言,一时失言啊!”

    “失言?”作为皇帝,李隆基可不管你失言也好还是故意的也好,他必须要拿出一个公正的态度,不然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地方上那些少数民族官吏尤其是边疆那些将领心中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来人,将刘钦革除官职功名,流放咸海!”李隆基直接给刘钦判了死刑,这一辈子都别想从苦寒之地回到长安了。裹挟着刚刚处置完刘钦的余威,李隆基眼神冷漠的看向其他人问到:“汝等还有上奏吗?”

    所有大臣都低下了脑袋,没有人敢出声,不管他们是不是支持都不敢在此时出声,刘钦便是前车之鉴,

    一秒,两秒,三秒,还是没有人答话,拂袖而去,高力士大喊道:“退朝!”,“恭送圣人,圣人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恭送皇帝离开。

    似乎过来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群臣才敢缓缓起身相顾无言,一些世家出身的大臣则快步离开大殿,他们需要尽快回到家族中与商议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