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84章:市舶司
    安江顺的话说出了身后这些官员的心声,市舶使陈元对安江顺说到:“有侯爷在,我们一定能是实现这个目标。”

    听到陈元的话,安江顺笑笑说到:“这有目标是好事儿,不过饭还是得一口口的吃,不能操之过急。”

    “陈元,你作为市舶使,本侯问你,这广州有多少本国商人出海经商?”

    “很少,虽然有些灭自己威风,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大食人航海技术确实比我们大唐更好,下官听闻渤海造船工匠能造出一种名为福船的海船,唐文海将军就是乘坐这种海船远航去了新大陆对吗?”

    “没错。”安江顺点点头,“这福船就借鉴了一些大食人技艺,以往我们大唐大船都没有龙骨,强度不够,所以经不住海上大风大浪,如今本侯让人推广龙骨技术,就是为了让我大唐能拥有更多可以航海的大船。”

    “侯爷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行了,马屁就不要拍了,我会尽快从北方抽调一批造船工匠南下,在岭南就地新建船厂打造福船!”安江顺对陈元说到:“这福船啊确实比之前的各式大船要好很多,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本侯希望你们这些官员能够加强对造船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海外贸易是未来大唐商贸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你们市舶司重任在身啊。”

    “下官明白。”

    “当然了,汝等作为市舶司官吏,也不能随意征收额外赋税,一切行为必须要符合我大唐律法规定。”

    “是,侯爷!”

    “陈元,汝作为我大唐第一任市舶使,很多事情你比我们这些人更了解,所以在这一方面你是专业的,从你的角度来看,朝廷还需要做些什么?”

    “嗯…”陈元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对安江顺说到:“侯爷,目前下官只能想到三点,第一,就是侯爷之前提到的造船业问题,我大唐要发展对外商贸,开拓海上商路就必须要拥有能过远航的海船。”

    安江顺点点头表示认可,陈元又继续说到:“这第二点,侯爷,我们还需要新修港口和广州通往江南以及内陆地区的官道。”

    “很好。”安江顺点点头对陈元的第二条建议深得安江顺的好感,要发展贸易就是要先发展交通,安江顺甚至想在大唐推广前世的中国农村广泛宣传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致富就要先修路这话真的是至理名言。

    “陈舶使这建议非常好,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连路都没有修好,怎么运输货物?怎么发展商贸?所以陈舶使这条建议非常好,同时这也是本侯一直强调的事情。”

    “那第三条建议呢?”安江顺问到陈元。

    陈元对安江顺说到:“这第三条建议,下官认为,我们有必要在广州城东南边再建一座新城。”

    陈元让人拿来了一份地图,在地图上广州湾东南角这里画了一个圈,这里正是安江顺前世熟知的紫荆花,不得不说陈元的眼光确实独到,不过安江顺还是问到了陈元:“此地有何特殊之处吗?”

    “回侯爷话,此地深入海内,朝廷只需要在北边修一堵城墙就可以隔开两边,商贸区就建在南边,下官也认为这广州城内的外邦人太多了,不便于管理,下官认为我们干脆就修建一个贸易区。”

    嚯哟,听到陈元的话,安江顺心中惊叹不少啊,安江顺出声试探到:“共和国?”见陈元疑惑的看着自己,安江顺心中确定这人不是穿越者,差一点,安江顺就要以为这陈元和他一样也是穿越者了。

    “这个提议好,不过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首先要修建新城和港口,城墙可以慢慢来,而且也不用修的太高,一丈即可,不过最好修石墙,这南方多阴雨,土墙不长久。”

    “修建新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座城池可以没有城墙,也可以不设坊墙严格控制城市内人口来往。”安江顺对身边的官员说到:“既然要做买卖,就不能太过限制百姓。”

    “可是若是不设坊墙,如何管理呢?”

    “每一条大街由一个捕头带着十个捕快,东南西北分作四个城区,每个区安排两队四百人士卒轮流巡逻,当然初期肯定用不了这么多人,一步步来吧,先将新城和港口规划好,同时呢,官府应该先修一条平直宽阔的大道通往此处。”

    安江顺对陈元说到:“这新修贸易区城市的事情本侯回到长安后会请奏圣人尽快落实,不过就算是新城建成后,广州城依旧要作为重要港口城市,这蛋嘛不能放在一个篮子嘛,要修我们就修两个城作为广州卫城。”安江顺一边说一边在市舶司提供的地图上圈了一个圈,位置正好在广州湾的另一端,也就是广州湾西南的半岛处,也正是前世澳门所在地,两个城市一东一西遥相呼应。

    “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正好将海湾保护在中间。”

    “没错,这样就保证了广州城的安全。”安江顺说到。

    在安江顺和陈元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中,周围的官员仿佛都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行了,今天本侯看也看了,了解也了解了,我也该回去了。”安江顺对陈元等市舶司官员说到:“你们作为市舶司官员,我大唐发展海外贸易还需要你们多多努力才是。”

    “是,侯爷!”

    “回去了,回去了,天也不早了,本侯就不在这里叨扰你们了。”安江顺对陈元说到:“陈舶使,本侯这几日就要回长安去,你在这边也要做好准备工作,本侯会让广州太守林伟晔协助你以及岭南道采访使帮助你。”

    “侯爷放心,下官与诸同僚一定不负侯爷厚望。”陈元笑着对身旁的市舶司众多官吏说到:“你们说是吧。”

    “没错,我等一定不负侯爷重望,一定让我大唐人在海上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很好,你们有这个决心,本侯就非常满意了。”

    安江顺辞别市舶司官员,在市舶司已经港口守卫士卒的注视下朝着城中心走去。

    回到驿站住所后,安江顺坐在驿站前堂让人叫来了刘威,“刘驿丞。”

    “侯爷,不知侯爷唤来下官有何要事吩咐?”

    “刘驿丞啊,本侯呢,这两日就要回长安了,这段时间多谢刘驿丞照顾,日后若是有机会,刘驿丞到了长安一定要来府上找我,也让本侯尽一次地主之谊嘛。”

    “侯爷抬爱了。”刘威赶紧谢到安江顺。

    安江顺笑了笑,让彭宇拿出一件礼物送给刘威:“我听施俊力说,你曾经也在军中服役,因为和上司不和退役回到广州担任驿丞,本侯也知道你有能力,武艺也不错,如今大唐四海升平,上战场机会倒是不多了,不过这把刀是本侯特意为你准备的。”安江顺送给了刘威一把横刀,这可不是什么大路货,而是安江顺亲兵营装备的特等精品,每一把都是精心打造的。

    “这把刀是本侯亲兵使用的武器,和一般的制式武器可不一样。”没有一直在军中干下去的刘威已经三十五六了,加上大唐四海升平,安江顺就算有心让刘威重新回到军中,也没有那个必要了。赠给刘威一把自己亲兵专用的佩刀也是算满足刘威心中的一个夙愿了,

    刘威双手接过安江顺递过来的横刀,刘威很是感动,他当即对安江顺说到:“下官多谢侯爷赠刀,这刀下官一定会将此刀世代相传。”

    “这也算是一个战士对老将的尊敬吧。”

    “末将多谢冠军侯。”

    “好了,其他话就不说了,明日本侯要在驿站宴请一众广州官员,这酒宴就要麻烦刘驿丞了。”安江顺拜托到刘威,刘威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应下,并且对安江顺说到:“侯爷放心,下官一定安排妥当。”

    “既然如此,本官就叨扰驿丞了。”安江顺起身对刘威说到:“时辰也不早了,本侯就先回去休息了。”

    “侯爷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