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85章:回到长安
    第二天,安江顺做东在广州驿站宴请所有广州城中有品级的官员,包括一些有勋爵的贵族也在邀请行列之内,酒宴上,安江顺先是感谢了一番自己来广州后,广州本地的官员对他工作的配合。

    “在番坊管理改革中,诸君对本侯非常支持,虽然其中也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事情终于圆满的结束了,我安江顺不敢说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大唐,我也有一些小小的私心,不过我做的事情那都是有利于大唐百姓,如今对外贸易蒸蒸日上,在本侯离开后,诸君切记不能掉以轻心。”

    安江顺表扬了很多人,也对一些官员提出了表彰,他提出等回到长安后还会向圣人表功,不过说完,安江顺就又说到:“但是,经过这一次的事情,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一些人也存在渎职现象,当然因为广州城的特殊情况之缘故,此次本侯就不打算追究这些人了,本侯这样做只是为了警醒你们!从今往后要时刻谨记,我大唐百姓利益高于一切!”

    “是,侯爷!”

    “关于广州新卫城的事情,等回到长安,本侯便会向圣人提出此事,你们先做准备,招募工人,规划城址。”

    “今后,我们要将这些外邦人逐渐引流到这两座卫城,便于管理,同时也是为了让这些外邦人不要太过集中,这人一多,胆子就大起来了,胆子一大呢,什么事情都敢做。”

    安江顺的话不仅是在总结此次广州事件,同时也是在感慨,在警醒宴会上的官员,这一次广州事件中,除了阿尔瓦商团的恶性犯罪事件外,还清查出了二十几件陈年积案,有一半是外邦人暗中犯下的,还有一部分是一些本国人犯罪后躲藏在番坊中,由于以往的番坊管理制度掣肘让捕快无法在番坊中仔细搜查,让这些人逃脱了,同时剩下少部分则是类似安南商团强迫自己族人卖淫事件这种类似的犯罪事件也得到了处理,至于走私案子也查出了一些,广州城内的治安状况好了不少。

    “不过就算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我们也不能敌视外邦人,毕竟大部分外邦人本质都是不坏的,同时呢,这么多事情发生也跟我们自身制度缺陷有关,如果制度完善,这些想犯罪或者意外犯罪的人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监控或者说案件发生之后,官府能以最快的速度破案。”

    ……

    安江顺一连说了一炷香时间,今天这口才也是拉满了,最后安江顺举起了酒杯对所有人说到:

    “诸位同僚,最后让我们满饮此杯!”

    “干!”

    “最后,本侯再说一件事情,不过这件事情不是公务,也和朝廷官府没有关系,本侯是想对在场所有勋贵说,这个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钱财,不要死盯着土地,土地能产生多少价值那是固定的,天下的土地有多少人那也是固定了的,要想增加你们手中的财产,也包括所有百姓,创收就要创新,要着眼更多事物,比如种茶,种桑树等等,然后卖茶叶卖丝绸,是不是就有更多利益了呢?”

    “如今大唐有了玉米、红薯等新作物,再也不用担心这粮食不够。”安江顺对这些广州的贵族说了很多关于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事情,这广州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又是如今大唐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的这些勋贵在思想上更为开放,安江顺也借此机会给这些人灌输更多的经济学知识。

    以一地发展作为典范,能够引起更多人追逐,安江顺利用的是人逐利的本性来诱导更多勋贵投入到海外贸易之中。当然了,这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和促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安江顺与众人吃了最后一杯水酒,“诸位,这酒就吃到这里,明日本侯就回长安去了,若是日后有机会,大家来到长安,只要我安江顺在长安,一定要我府上,让我尽一次地主之谊!”

    “是,侯爷,有机会,我们这些人一定会去侯爷府上拜访侯爷。”林伟晔代表所有广州本地官员说到,不过这之中最有机会去长安的就是林伟晔了,身为广州太守他一年或者两年就会回到长安述职,一方面是汇报自己这两年的治理成果,另一方面就是等候朝廷和圣人的考核,若是得到了优秀,良好,说不定就能得到升迁。相当于他们这些地方官的期末考试吧。

    二十一年十月到年底,安江顺绕道剑南回到长安,这近一年时间,安江顺算是走遍了整个南方各道,对南方各地的农业,经济贸易等改革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经过大半年考察以及朝廷巡视团的巡视调研,安江顺在回到长安的第九天,给李隆基上交了一份折子,奏折写了足足两万多字,详细的说明了改革过程中各地官府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列举了大量改革成功后百姓生活变得好了起来,各地商品的流动也给百姓带去了更多的生活物资,同时呢又将各地百姓手中的特产都卖了出去。

    整个大唐就是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更有活力。

    “陛下,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各地均或多或少的发现了官员利用改革谋取利益,欺压当地农民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仅让改革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且也极大影响了朝廷再当地百姓心目中信誉和地位。”

    “其二,一些官吏思想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固执的认为不应该大力发展商业,这些人,臣有两个建议,一让他们去更偏远的地区帮助这些地区百姓发展农业,先填饱肚子再说,二让他们回家养老吧。”

    “尔继续。”李隆基一边翻看安江顺汇报上来的折子还有各地统计的数据,一边听安江顺给他解释。

    “陛下,这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部分地方官员尤其是新上任的官员虽然有学识,但是缺乏必要的行政知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处理地方政务。”

    “这个问题朕还从未关注过,你先说说看你的想法。”

    “陛下,能从科举取士中脱颖而出,这些士子的学识,臣并不否认,但是确实很多人虽然考试成功了,但是对怎么做好一个地方官员,他们还是不了解。”

    “不是每一个通过考试的人都懂得怎么当官。”

    “既然汝提出了这个问题,那汝可有解决之法。”李隆基问到。

    “臣建议朝廷应当筹办一个行政学堂,通过考试的人都需要到行政学堂学习一到两年才能到地方任职。”安江顺给李隆基提出了两个建议:“第二,臣建议所有新科取士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得直接担任正职。”

    “不担任正职?”李隆基疑惑的问到安江顺,安江顺肯定的点了点头说到:“没错,新科取士不得担任正职,前几年只能担任县丞,郡丞等职位,在这些职位上锻炼他们的能力,也是让他们有时间熟悉地方政务了解当地情况,而后再根据表现进行提拔。”

    “这个建议可行。”李隆基认可了安江顺的提议,将这件事情记了下来准备在后天的朝会上提出来。

    紧接着安江顺又给李隆基详细的汇报了广州番坊和外邦人的事情,当李隆基听到阿尔瓦商团的雇佣兵竟然掳走妇女成为他们发泄欲望的工具,李隆基当即大怒,又听到安江顺已经将所有罪魁祸首五马分尸,李隆基这才平定下来。

    至于安江顺做主直接改变了番坊和外邦人的管理制度,李隆基不仅没有不满,而且还表示安江顺做的很好,安江顺恩威并施降服了这些外邦人,对此李隆基很是满意,这也算是保住了他这个皇帝的脸面,毕竟设立番坊由外邦人自行管理,这事情是当初李隆基刚刚登基后为了让更多外邦商团来广州方便贸易做出的决定,没想到这个决定引起了这么严重后果,要不是安江顺这一次机缘巧合了解到了这些事情及时的进行了弥补,一旦在广州的外邦人今后又生出了乱子,广州百姓还不知道要怎么骂他这个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