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27章:李宓之死 上
    安江顺长叹一口气,当年他离开了朝堂原因很多,那个时候他也觉得大唐国泰民安,虽然李隆基这个皇帝有些糊涂了,但是整个国家的运转还是非常健康的,李林甫吧虽然追求权势,排斥异己,但是在建设国家方面还是愿意出力的。

    这也是安江顺当时下定决心的一个外在环境,但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李林甫竟然死的这么快,李亨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李林甫突然死了,杨国忠这家伙顺利的上位了,局势一下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虽然历史回到了安江顺熟悉的阶段,但是这并不是安江顺想要的,他前两年同意李亨请求,发动人脉暗中帮助李亨逐步掌控朝政,但是安江顺是真没有想到李林甫死的这么早。导致李亨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杨国忠就顺利上位,虽然杨国忠在朝中的势力不如李林甫,但是依靠杨贵妃后宫路线,杨国忠在李隆基这里的地位非常稳固,男人遇到女人就会失去理智判断,像李隆基这样的皇帝本来应该对女人就如同对一件衣服一样,但是谁能想到李隆基到了这个年纪竟然成为了一个痴情种子,对杨贵妃爱不释手,啥都满足。

    “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月婵,你要明白,你父皇首先是一个男人,其次才是皇帝,现在这样也不能完全怪陛下。”

    “哼,你是不是也想美人在怀,你是不是嫌弃我人老珠黄了!”听到安江顺的话,李月婵立刻就不满了,她立刻就认为安江顺为父皇辩解,说明他心里面也是这么想的。

    李月婵这就不干了,不依不饶的对安江顺说到:“你肯定就是这么想的,你去吧,我不反对,你去吧,去找你的美女去。”

    说完李月婵撇过脑袋不想理安江顺了,安江顺赶紧赔笑:“我这不是在解释父皇为什么这样吗?不过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我肯定是不支持这种行为的,男人就应该从一而终,我这辈子有你就足够了。”安江顺一边说一边将妻子搂入怀中,他可不会想着别的女人。

    听到安江顺的情话,李月婵心情这才好了起来。

    安江顺亲了一口怀中的妻子,然后说道:“好了,不说这个了,你看你什么时候去新安?”

    “我不去,我要留在这里陪着你。”

    “我怕后面你会遇到危险。”

    “我不怕,我要在这里陪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不会离开。”

    “那好吧,那你一定要答应我,不管将来有任何事情,你都要听我的安排,好吗?”

    “好。”

    杨国忠直接上位,身边纠集了一大帮通过贵妃上位的外戚以及各个墙头草组成了外戚集团把控朝政,后宫中很多宦官也靠向了杨贵妃,就连安江顺的好友高力士也靠向了杨贵妃,虽然高力士对安江顺一如既往,但是身在后宫做宦官,为了生存,高力士必须靠向贵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由于高力士和安江顺的良好关系,杨贵妃得到自己哥哥的提点后,对高力士只有利用关系,并不信任高力士,这也是和安江顺前世历史有所不同的地方。

    到了现在,安江顺逐渐也有了一种无法掌控局势的感觉,历史的巨大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安江顺还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除非安江顺愿意推翻李氏皇朝,自己来控制整个帝国,可是安江顺并不愿意这样做,这也就导致了安江顺现在碰上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从时间来算,李宓将军应该已经出征了,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李宓将军和自己的朋友开战吗?”

    “军人没有选择,军人的信条就是必须执行上级命令,不管上面的命令正确与否,都必须先执行命令。”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李宓将军他必须执行命令,哪怕是这个命令来自杨国忠这个奸贼,但是只要这个明林是朝廷合法的发出的命令,李宓就必须执行,而且必须战胜。”

    “可是。”李月婵欲言又止,她没有再军队里面待过,但是跟着安江顺这么多年,李月婵至少明白一件事情,安江顺说一不二,既然安江顺也说了现在这件事情已成了定局,李宓领兵征讨南诏已成定局,而且算算时间李宓现在已经离开了成都,大军应该越国了剑南道边境开入了南诏国。

    ……

    也正如安江顺估计得那样,李宓率领的唐军刚刚踏入南诏国境内,不过此时唐军的处境并不好,大量来自关中和河东河南地区的士卒因为水土不服患上了各种疾病,当大军抵达龙首关的时候已经非战斗减员两成。面临大军压境,南诏国王阁罗凤也早已作好了充分准备:与南边的骠国、真腊达成了协议,为兄弟之国求得他们派兵增援;同时重筑龙首龙尾两关,在龙尾关前开挖了子河,再筑玉龙关为前沿阵地,层层设防。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以疲劳消耗战术,希望唐军久攻不克,退兵而去。

    李宓大营,

    “将军,如今大军士气低落,兄弟们都不愿攻城,我们怎么办?”

    李宓将一张信纸装入信封交给自己三儿子说到:“这是我的亲笔信,你让人送进城。”

    “将军,我们都知道你与南诏王关系莫逆,但是现在正是关键时候,你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杨阁老……”

    “哼,杨国忠!”李宓对杨国忠丝毫不客气,他好歹也是一个将军,杨国忠为了满足自己的权欲,想要在圣人身前表现自己,两次征讨南诏,明知道自己与南诏王关系莫逆,还强令他领兵出征,手下的士卒也都是两京地区和河南河东地区征召的新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也没有什么军纪,李宓叹了一口气,他身为军人接受了命令面向朋友开战已经很难了,现在他手下除了一千老兵,其他的都是新招募的平民,让他怎么去打仗,出发前李宓就三令五申不得随意食用当地的野菜,结果还是有士卒误食毒草,也有士卒为了吃上一口野菜失踪在密林中。

    面对这种情况,李宓为今之计,就只能邀约南诏王,看能不能劝说南诏王写一封国书就说承认失败等等,避免两军真正的交战。

    “将军,小心隔墙有耳。”李宓的三儿子小声的劝到自己父亲,军中到处都是杨国忠安插的眼线,可不能乱说话,一旦被杨国忠抓住了把柄,问题就更大了。

    李宓长舒一口气让自己儿子派人送信。

    第二天,南诏王应约出城与李宓相见,但是两人的交谈却是不欢而散,南诏王阁罗凤虽然还是承认李宓这个友人,但是对于李宓提出让他书写一封降书的建议,阁罗凤严词拒绝了,南诏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小国也有小国的尊严,阁罗凤作为国主自然不愿意就这样投降,他宁愿战败阵亡也不愿意就这样投降,更何况南诏也并不是毫无胜算。

    他们拥有本土优势,唐军远道而来,大部分士卒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很多人都生病了,南诏国的军队只需要守在城内拖时间一定能够取胜。

    “阁兄,此次领兵实非我愿,你我兄弟如今战场相见也非弟弟我意愿,还请阁兄见谅。”

    “李兄,你的难处本王明白,如今你我兄弟刀兵相见,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伤了兄弟你,可不要怪哥哥我心狠,若是战后还你我兄弟还活着那时再叙旧吧。”

    “大王保重!”

    “将军保重!”

    亦敌亦友,李宓和阁罗凤互相揖手弯腰致意。

    “走!”

    两人转身背向,这一转身两人便彻底从友人成为了敌人!就如阁罗凤所说,若是战争结束后两人还活着那时候再叙旧吧。

    “明日开始攻城。”回到营中,李宓直接下令到,二儿子李青问到:“父亲,真打啊?”

    “不打怎么办?”李宓对自己儿子说到,“打,不仅要打,而且要玩命儿的打!”

    “打两日,攻不进城,我们就撤军吧。”李宓又说到。

    “孩儿明白。”李青双手抱拳对李宓行了一礼走出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