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67章:朔州之战 三
    “校尉,朔州打下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去打哪儿?”一个士卒问到安守义,安守义将绷带扎好,然后拍了拍身前这个受伤兄弟的肩膀说到:“接下来应当就是打单于都护府了,不过诸位兄弟已经受伤,这一次是赶不上了。”

    “哎,都怪我不争气,怎么就受伤了呢。”坐在地上的士卒垂头丧气的说到,安守义赶紧安慰到:“行军打仗,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一次赶不上了,下次还有机会,待兄弟们伤养好了,说不定就会迎来大反攻,那时有的是兄弟们一展宏图的舞台!”

    “所以,兄弟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养伤,伤越早好,就越早能回到战场。”

    “是,校尉!”

    等安守义看望完所有受伤士卒,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月上三竿,文间的传令兵再次送来命令,让安守义回帅帐,文间有任务交代,安守义将城楼上下的防务全部交给陈典,然后通过云梯走下城墙骑上一旁士卒牵来的快马,不到半柱香时间,安守义就回到了文间的帅帐。

    “末将安守义前来报到!”

    “守义,你来了,快坐,快坐。”文间让安守义先坐下,然后亲自给安守义倒上一杯清茶,“守义今日之表现,我全部听人说了,仗打的非常漂亮,若是你父亲知道了,肯定也会非常欣慰。”

    “侄儿能打赢今日之战,全仰仗兄弟们用命,叔父之支持,否则侄儿断然无法取得胜利。”安守义谦虚的说到。

    “我辈军人,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如此谦虚,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要冒认。”文间对安守义说到:“让你从前线回来,是有事情要交代给你。”

    “将军请吩咐。”

    “原本我以为朔州之战少说也将持续半月之久,不曾想贤侄今日一战便下城楼,有此优势,明日一早我军便可胜利进军朔州城内,将城内叛军一网打尽!”能看的出来,此时文间非常开心,可以说他们这些安东军老人那都是看着听着安守义姐弟四人从小长大,机缘巧合之下,安守义竟然到了文间麾下听用,文间自然对安守义比其他人更用心。

    “现在因为你的得力指挥,我军比预计提前获胜,所以我准备让人在朔州之战结束后,立刻带着八千精锐直奔单于都护府,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单于都护府,你可有信心?”

    “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使命,拿不下单于都护府,末将提头来见。”安守义立下了军令状,安江顺压压手让安守义不要激动,“拿不下也不要紧,战场局势千变万化,我也不敢保证这单于都护府真的就只有三千守军,若真有更多军队,汝又该怎么办?”

    安守义毫不犹豫的说到:“战而胜之!”

    “此话虽没错,但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在战争中有很多事情我们可能预料不到,事先也不能得知,所以不管局势如何,汝都需保持警惕,要在手中留有预备队。湥厥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如今他们更是被安禄山蛊惑,朝廷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湥厥部落加入了叛军,所以去往单于都护府的路上,汝不可轻易相信任何湥厥人,因为你不知道到底谁投靠了叛军,谁又没有投靠叛军。”

    “同时,湥厥人昔年有全民皆兵之思想,在战斗中,你可能会面临许多平民突然拿起武器攻击你。”文间又问到安守义:“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又要如何应对?”

    “侄儿认为,凡持武器主动攻击我军者杀无赦!”

    “很好,为将者不可滥杀无辜,但也需杀伐果断。”

    文间告诉安守义,湥厥人一般最喜欢的战术,虽然现在的湥厥人大不如从前,但是毕竟这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在草原上,他们的实力被无限的放大了。

    “侄儿受教了。”安守义恭敬的对文间行了一礼,文间本没有义务给安守义讲这些事情,但是作为叔父,文间还是希望自己的子侄能够掌握更多的战场知识,在战场上保住性命。

    “陈典是个不错的副手,若是你觉得可以日后就让陈典专职为汝之副将。”文间有意给安守义组建在自己的班底,陈典就是文间专门挑选出来的武将,陈典是文间远房的一个侄子,品德才干都很不错,给安守义当副手绰绰有余,对文叔父的安排,安守义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说到:“小侄与陈典接触尚少,待朔州之战结束后,小侄再做决定,叔父以为如何?”

    “就按你的意思做吧。”

    “多谢叔父体谅小侄难处。”

    “好了,叫你来,就这些事儿,明日一早,以东城鼓声为号,全军发起总攻。”

    “是,叔父,小侄一定背靠着朝阳将城内叛军一网打尽!”

    安守义从文间处回到城墙上,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帅帐休息,而是来到了最前沿,此事陈典正带着人在第一线巡逻警戒,安守义微微点头,还算尽职尽责,但如果陈典这是故意装成这样,那安守义也就只有认了,谁让对方这么会演戏呢。

    “校尉。”

    “校尉!”

    “参见校尉,校尉怎么过来了。”陈典问到安守义,安守义随意的回到:“刚从将军处回来,就顺便过来看看,看兄弟们还有什么需要的没有。”

    “校尉放心,城内反贼似乎已经放弃夺回城楼的打算了,一个时辰前就已经停止了攻击。”

    “不要掉以轻心,要警惕贼寇跟我们玩儿阴谋。”

    “末将记住了。”

    ……

    直到第二天早上,安守义率领东城的数千将士冲下城墙,城内的叛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唐军所冲散,“兄弟们,冲进城内,消灭反贼,拯救黎明百姓就在今朝。冲啊!”

    安守义一如既往的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手中横刀上下飞舞,没有一个反贼士卒是他的对手,安守义整个身子都已经敌人的鲜血染红,甲胄下面的军服已经湿透,有汗水,有血水,不过不是他的血水,全部都是敌人的血液。

    “撤!快撤!官军打来了!”

    “兄弟们快撤!”

    “跑啊,官军打来了!”

    叛军士气荡然无存,安守义在向导的带领下,带着两千精锐直奔朔州太守府,他要去生擒伪燕国的朔州太守沈涛,此人是一个坚定的反贼,是一定要消灭的。

    唐军打过来了,伪燕国朔州太守仓惶逃窜,然而这一次朔州城被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蚊子都不会被放过去,朔州太守沈涛见突围无望,身边的士卒也越来越少,最终沈涛身边的士卒在不断迫近的唐军士卒威慑下,纷纷丢掉自己手中的兵刃,双手抱拳跪在地上,沈涛拔出佩剑想要自裁,一个眼疾手快的队正飞奔几步将沈涛手上的佩剑打落,生擒下反贼太守,为朔州之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启禀校尉,我们抓住了伪燕朔州太守沈涛。”

    正在检视朔州太守府的安守义心里面正觉得没有抓住沈涛有些懊恼的时候,传令兵带来的好消息立刻就让安守义心中充满了激情和喜悦。“在哪儿?带某去看看。”

    “你就是沈涛?”

    “本官就是。”

    “为何要参加反贼。”

    “国之不国,君之不君,臣亦不臣。”

    “成王败寇,今日本官战败了,但是本官并不后悔。”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沈涛问到安守义,安守义点点头说到:“某乃安守义。”

    “安守义?这个名字听其阿里似乎有些熟悉,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一样。”沈涛眼神有些迷茫,安守义这个名字他应该在什么地方听说过,可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

    “今日我心情好,就让你死个明白吧。吾父名为安江顺。”安守义对沈涛说到。

    “安江顺?大唐冠军侯,你是他的儿子?”沈涛叹了一口气说到:“我输的不冤,安江顺的儿子都敢冲在第一线短兵相接进行拼杀。”

    “果真是虎父无犬子,你很有侯爷当年年轻时候的风范。”沈涛对安守义说,“给我一个痛快吧,没有死在冠军侯手中,死在了他儿子手里,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来人,送沈太守去战俘营交给将军处置。”

    “继续清剿残敌,日落前必须肃清城内反贼残兵。”

    朔州被唐军收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雒阳,洛阳皇宫中,安禄山的接到大臣禀报,立刻派出了两万军队支援汾州,在汾州建立防线,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伪燕国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安禄山还需要大量军队防守雒阳等地,面对唐军北方草原一代的节节胜利,安禄山只能选择暂时性忽略。

    大唐军队收复失地,得到文间的战报,安江顺立刻安排人将大唐军队收复失地的这个消息传遍天下,一次振奋全国军民的士气,增强军民的信心,不要再闻叛军色变,安江顺刚刚上任兵马大元帅,北方唐军就取得了比较大的胜利,这个消息也确实振奋了南北军民,一些原本打算投降叛军的人也开始举棋不定,不然轻易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