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68章:再下一城
    在朔州城被占领的当天晚上,安守义就带着文间抽调给他的八千士卒快马加鞭赶往单于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的守军还不知情,趁着敌人没有反应过来,安守义带着八千士卒每人两马,不到三天就赶到了单于都护府以南三十里处,让大军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拂晓前,八千士卒依次排开,三个人骑着马扛着一具长梯冲在最前面,身后跟着一队骑兵直接从向了单于都护府治所城墙不过只有一丈半。

    “冲上去!”

    骑着战马,唐军士卒飞快的接近城墙,一直冲到城墙前这才跳下了战马,扛着长梯的士卒立刻将长梯搭上城墙,此时,天孩没有完全大亮,城墙上的伪燕国士卒直到唐军士卒都冲到了城边,城楼上的伪燕哨兵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官军杀过来了。

    “敌袭!敌袭!”

    铛!当!当!铛!示警的钟声还有号角声响彻整个城墙,然而已经来不及了,唐军的先锋已经冲到了城墙前,一瞬间就有五六十长梯靠上了城墙,后排的士卒立刻顺着长梯往上面爬,城内大部分叛军士卒这个时候还在睡觉,没有那么快能反应过来,只要他们速度够快,趁着敌人增援还没有上来,唐军只要冲上城墙,打开城门,放城外的大部队进城,不用一个时辰,唐军就能顺利占领整个城池。

    “攻击,攻击!”

    “快快快,冲上城墙!”

    “兄弟们,杀呀!”安守义一马当先冲在队伍最前方,不到一炷香时间,唐军已经占领了南城楼和西城楼,单于都护府的伪燕军防范意识很低,在南城的安守义的一支小队都已经冲下城墙打开了南城门放城外的后续部队开进城内,城内的伪燕军这才慌乱的集结完成冲出军营,还没有走多远,前面就有几个溃兵汇报说是城墙已经被唐军拿下。

    前后还不到两炷香时间,叛军不战而溃败,有两个队正战场起义,直接在伪燕军队后方一阵冲杀,让叛军首尾不能相顾,伪燕守将陶宏好不容易收拢的一千多士卒不到半柱香时间就全面崩溃,死伤大半,剩下的不是原地跪下投降求饶,就是四散而逃,跑的快的,找到了坐骑的已经从北城门逃出生天,跑的慢的很快就被进城的唐军骑兵追上被生擒,若是负隅顽抗贼被当场消灭。

    “校尉,城池已经拿下,接下来怎么办?”

    “张贴布告,告诉所有百姓,朝廷已经收复单于都护府,从先在开始,所有百姓不得再与叛军有任何来往,一经发现一律视作为反贼,以往有过者一概既往不咎。”安守义对身旁的传令兵说到,“不过若是今日一旦被发现还和反贼之间有来往,一律关进大牢。”

    “是,校尉。”

    安守义收复禅悦都护府,文间立刻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安江顺,安江顺听到自己儿子已经能够独立领兵作战,一连收复两地都有自己儿子立下了共咯啊,安江顺非常欣慰,也不在乎旁人的眼光,直接以自己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晋升安守义为正五品的朔州兵马使,令安守义驻守朔州等地,并且要尽快依靠单于都护府等地丰富的战马资源组建新的骑兵,不过安江顺特意给自己三儿子安守义去了一封私信,嘱托安守义在这个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一定要保证军中人员的忠诚度。

    “守义,你父亲对你期望很大,这一次当你单独负责朔州防务,还要组建新的两万骑兵,任务很重,趁着我还没有走,有什么事情我能做的,你尽管提。”文间问安守义有没有要求,安守义仔细的想了想对文间说到:“叔父,小侄想留下四营两千兄弟,他们跟着小侄这么久,小侄对他们也熟悉,用起来也顺手。”

    “这个可以,除了四营,我还会给你六千人,这朔州可就交给你了,伪燕在汾州集结了两万军队,一旦反贼找到机会就会主动进攻,朔州是官军第一座真正收复的城池,意义重大,总之你肩上的责任很重,明白吗?”文间的话让本来还比较放松的安守义立刻就有些紧张了,看到安守义的紧张,文间拍了拍安守义右肩说到:“你也不必过于紧张,伪燕军不比我们,我军披甲将士八成以上,而伪燕军队披甲率只有一半,只有精锐军队才会全部披上铁甲,我军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的。”

    安江顺当年在渤海的经营在安食之乱爆发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手工工业包括冶铁业、铸造坊等等,在安食之乱爆发后,渤海以及北方庞大的工匠基数让北方的官军不会为装备而发愁,反而安江顺还要为没有足够的熟练的士卒使用这些兵器,穿戴这些甲胄而发愁。

    安守义作为安江顺的亲儿子,肯定有优先供应权,在安江顺发出命令后,后方就已经开始朝朔州方面各类物资,包括兵器、甲胄,为了照顾自己儿子,安江顺该特批了两千三连弩以及一百具特制床弩给安守义,当然了,儿子只是一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江顺考虑到了当下朔州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战略位置比较重要,而且朔州也是朝廷第一个真正的收复的城池,不容有失。

    而最后一个原因,日后反攻雒阳,朔州军团也可以作为北方攻击集团,由北向南进攻关中一带,而这最后一个原因也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明面上所有人都觉得安江顺这是在照顾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安江顺却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儿了一个障眼法,世人都觉得这是历来严于利己的安江顺为了自己儿子做出了改变,实际上不管是文间还是李亨又或者雒阳的安禄山等人全都被安江顺的障眼法所迷惑了,他们都觉得安江顺是在照顾自己儿子,实际上所有人都不知道安江顺这是在为后面的计划布局。

    而这个计划除了安江顺就只有安守义自己知道,并且安守义实际上也不是只新组建两万骑兵,安江顺给安守义的任务是要在八个月内招募到四万士卒,步骑兵各两万人,待日后东边的朝廷主力发起全面反击收复失地的时候,安守义就率领朔州军队直接南下进攻雒阳、长安一带。

    在朔州收复的同时,安江顺还给汉中的郭子仪去了一封信,让郭子仪深入剑南各地招募兵员,尽快训练出五万新兵,郭子仪就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量拖住更多的伪燕军,由于鲁炅之前一战毁掉了朝廷在南方七成实力,整个南边完全是依靠淮水、江水两条天堑抵挡叛军的进攻,现在的大唐只能依靠安江顺和安江顺重建的安东军,目前正式安东军将士刚过十万,在五六万地方部队的配合下对峙兵力已经增加到十八万的伪燕史思明部。

    “大帅,我们与安江顺在魏州对峙快一年了,现如今朔州等地也丢了,陛下他在雒阳随时都可能被官军骚扰,我们应该怎么办?”

    “进攻,进攻!”

    “传令下去,明日开始全面进攻!”史思明对自己麾下将领说到:“我意将大军分为左中右三路,其中中路主力十万由本帅亲自率领进攻魏州城,左右两路各四万大军,左路大军由王将军统帅攻击灵高县、右路大军由文将军率领进攻张县!”

    “是,大帅!”

    反贼史思明部在沉寂了两三个月后,再度恢复全面进攻,此次伪燕军分作了三路进攻魏州、灵高县、张县三地,应对反贼的进攻,安江顺也对自己麾下军队做了相应调整,左右两个县,安江顺安排了两万人死守县城,而中路大军十一万人则背靠魏州城,以一万士卒防守魏州城,剩下十万人则出城和史思明进行正面决战!

    “在座诸位六成是安东军元老了,这一次史思明主动来犯,我军一定要拿出三十年前安东军之气魄!将叛军一举击败!”

    “我军将士已经磨合了大半年,此次一定能将叛军击败。”

    “有自信是好事儿,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史思明所部皆为伪燕军主力精锐,相对于其他军队,披甲率达到八成,大部分士卒也都是有经验的老兵,我们要战略上藐视他们,但是不能在战术上轻视敌人。”

    “要告诉所有兄弟,这是最强之战,史思明所部伪燕军以及大食军也是迄今为止,本帅遇到过的最强军队,他们的兵刃、甲胄与我军差距并不大,拼的就是士气,拼的就是谁撑的更久,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两军战略、战术指挥。”

    “所以,文间!”

    “末将在!”

    “这一次,你此前未能完成的任务必须继续了。”安江顺对文间说到:“大战开始后,你要以最快速度切断敌人后方粮道!”

    “伺机骚扰敌人前进基地冀州城!”

    安江顺再一次将奔袭敌军后方的任务交给了文间,他对文间寄予了厚望,希望文间能够给决战奠定重要的胜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