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85章:左右为难
    两封圣旨,两个皇帝,安江顺不经意间又一次卷入了两代帝王之间斗争的漩涡中心。

    “我是真后悔啊,当时直接接下了圣旨,哪里还会有这些事情。”安江顺的桌子上摆着两封圣旨,两个木盒,木盒中装着印绶和王爷的礼服,安江顺叹了一口气,问到对面的程野:“二哥,麻烦事儿了。”

    程野也叹了一口气,“是啊,这下是真的麻烦了。”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此前安江顺委婉拒绝了李亨的封王圣旨,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或者幽州那位陛下因此恼怒,任谁都不会想到事情突然就演变成现在这样子了。

    “看起来,我们这位老陛下也不甘寂寞啊,这两年我们都被他骗了。”安江顺现在头真的大了,这父子两代帝王借着已经完全不顾祖制了,异姓王说封就封了,李隆基更是激进,为了拉拢安江顺这个曾经最信任的大将,竟然直接将大半个北方封给了安江顺,虽然李隆基是一个过气皇帝,但毕竟是一个以孝治国的国家,李隆基作为老皇帝,他颁布的圣旨还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

    同时李亨第二次送来圣旨虽然只封了安江顺郡王,但也是打破了祖制。

    “那么杭州那位陛下为何突然会来这样一封圣旨?”

    “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拉拢我,同时又离间了我与李亨之间的关系,给自己儿子添堵。”安江顺对程野的说到,其实当他接到李隆基的这封圣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李隆基的意图了,一方面是为了再次尝试拉拢安江顺,看能不能将安江顺拉拢回去,另外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阳谋,挑拨他和李亨之间的关系,同时呢,这也是在给李亨添堵。

    “老皇帝在幽州肯定有暗线,对幽州朝廷的一举一动一清二楚,知道李亨封了一个空头衔给我之后,觉得有机可趁,便送来了这样一封圣旨,就算我不为所动,这封圣旨也能给幽州朝廷和圣人添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现在外面关于两个皇帝都封我为王以及这两封圣旨的事情已经是众人皆知了。”

    “我现在是进退维谷啊。”安江顺苦闷的说到。一旁的程野也是苦笑,这件事情他作为局外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帮助自己三弟。

    “先晾着两个天使,让彭宇不落声色的让两个天使知道彼此的存在,另外啊,马上派人去外面探探风声,虽然我现在非常笃定这件事情已将传开了,不过还是先探探风声吧。”安江顺让彭宇先出去探探风声,同时立刻发出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王成安,一封是给李月婵,安江顺让王成安尽快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上再杭州的高力士,要尽快搞清楚李隆基这个老皇帝到底在想什么,这件事情到底是李隆基自己的想法,还是杨国忠这老奸贼的主意,这些安江顺都还不清楚,他必须要知道更详细的情况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政治斗争不是战场,直来直去就可以了,安江顺必须要考虑更多的事情,政治斗争是不见血的斗争,但是比见血的战争更为残酷,安江顺可以不考虑自己,但是他却不能不考虑自己身后这么多人的安全、利益,随着安江顺的再次出仕,又有更多人和安江顺有了利益相关,所以安江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考虑自己,他还需要考虑更多人。

    这个时候,安江顺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身不由己,也明白了,利益集团是怎么来的了,有时候真的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那样去做,他还必须考虑更多事情。

    “幽州那位陛下倒是在信中解释了此前那一封圣旨的事情。”安江顺对程野说到。

    程野疑惑的看向安江顺,安江顺解释到,李亨在信中解释了之前的圣旨为什么只单单封了王,没有其他的要素,这所有一切都是礼部和三省部分官员嫉妒心爆发了,想要挑拨皇帝和安江顺之间的关系,这才故意这样做的,谁知道弄巧成拙,同时又撞上了新老皇帝同时封王的这一大事,局势又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一个时辰后,彭宇急匆匆赶了回来,非常明确的告诉安江顺和程野两个人,城内关于两代皇帝都封了安江顺为王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尤其是李隆基这个太shang皇竟然直接封了安江顺为亲王王爵,并且封地数千里,王爵领地百姓数百万,直接将李亨当前的控制范围几乎可以说是砍了三分之一还多的地盘全部封给了安江顺。

    和李隆基这个太上皇帝封赏比起来,李亨的册封就显得小气了不少,而李隆基这个当老子的很明显就是在给自己儿子添堵,以报复李亨自行称帝的事情,这点儿不仅是体制内官员贵族看出来了,就连市井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能明白李隆基的意图。

    “我们这位老陛下不仅是要给他儿子添堵,同时也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一烤的。”

    “也许老陛下并没有想那么多,或许陛下他就是想给儿子添堵,或者说拉拢安郎你,毕竟这陛下还是想再坐回皇位。”程野对安江顺说到:“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郎你如何回应两位陛下。”

    所有人都看的出来,李隆基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李隆基作为太shang皇,他的圣旨,作为儿子的李亨在表面上不能直接否认,大唐以孝治国,作为皇帝的李亨不管如何都不能在表面上去否决自己的父皇,看看当年的太宗就知道,做的比李亨还激进吧?但就算是这样,太宗也只能将父亲尊为太shang皇,而不能有其他动作。

    李亨也是如此,但让李亨很尴尬的就是,太宗当年政令南北可以通达,他现在却做不到这一点,整个南方他几乎无法掌控李隆基虽然是偏安一隅的太shang皇,表面上也默认了李亨的登基,甚至让跟随他的文臣武将可以自行去北方幽州投靠李亨,但实际上,随着叛军锋芒攻势,割开了南北后,南方大部分官员还是团结在李隆基身边,没有人敢真的忽略李隆基这个太上皇的诏令。

    思前想后,安江顺最终对程野说到:“那就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吧,传令所有将士,从今日开始,所有将士面见本帅,只得称本帅为大帅或者侯爷,不得称某为王爷。”

    “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就将这两方圣旨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百般无奈之下,安江顺也只能这样了,故作不知,一心一意扑在军务上,其余事情一概不理。

    “那也只能这样了。”

    安江顺最终还是选择了婉拒两个皇帝的册封,不管是郡王也好,还是亲王也好,他都不想当,尤其是安江顺很讨厌现在这种感觉,卷入了两个父子两个皇帝之间争斗。

    安江顺第二次婉拒册封为王的消息也震惊了天下百姓,这天下之人谁不是想有更高的地位,可是安江顺就是不愿意做这个王爷,这让很官员武将汗颜,当然一些奸臣小人还有一些有被害妄想症的人到处散播谣言说,安江顺之所婉拒了受封,实际上是不满意这个封赏,想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李亨在得知自己那个远在杭州的父皇借着上一次自己错误趁机给自己添堵的事情,也陷入了为难,安江顺婉拒他的封赏,这还在李亨的意料之中,毕竟这么多年来,李亨和安江顺之间的接触也不算少,大概还是知道安江顺是怎样一个人,但是李亨又不得不封赏安江顺,这表面功夫还必须要做好,以此才能彰显他这个皇帝的气度以及重视人才的态度。

    之前李亨发圣旨的时候太着急,他没有仔细查阅,全部交给了下面大臣去做,圣旨发出去之后才察觉到自己的犯下了一个大错,而这时已经晚了,为此李亨还在幽州开了杀戒,将礼部和三省一些和拟旨有关联的大臣处死或者罢免,理由很简单,他们作为拟旨和颁布圣旨以及礼制衙门,竟然忽略了圣旨中这些要点,也没有提醒他这个皇帝,这分明就是渎职,甚至可能是利用这件事情,挑拨李亨他和自家姐夫之间的关系,好在安江顺还真的婉拒了册封,给了李亨一个新机会让李亨有机会弥补自己的错误。

    李亨赶紧重新亲笔手书一封册封圣旨,派出了天使火速赶往魏州城传召,就算中间因为这些事情会让安江顺心里面有些别样的想法,但是只要李亨诚心解释了,以安江顺的性子这事儿就过去了,不管第二次安江顺接受还是婉拒都过去,可就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出来搅浑了水,不仅让安江顺为难,李亨也陷入了为难之中。

    “朕该怎么办呢?”李亨自己问到自己。

    李亨必须尽快做出抉择,是否认自己父皇的圣旨,还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