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584章:两代帝王的拉拢
    安江顺让彭宇磨墨,急书一封亲笔信用火漆封好后交给前来传旨的天使,并且将郡王的袍服还有印绶装回木箱封好后让天使一并带回。

    前来传旨的天使只是一个七品小太监,见到安江顺这样做,既为难又不敢第二次拒绝安江顺,加上安江顺又写了亲笔信,这才勉强收下将王袍等物以及安江顺的亲笔信收好一并带回幽州。

    等天使离开,彭宇和程野等人纷纷看向安江顺,似乎是想问安江顺为何拒绝了皇帝的封赏,要知道自开国以来,安江顺还是第一个被封王爵的外臣,和以往那些朝廷为了拉拢边疆各少数民族而封的藩国王性质完全不一样。

    安江顺拒绝了封王,这确实让彭宇他们很是奇怪,但看到安江顺面无表情,他们又不好直接询问,看到属下兄弟为难的表情,安江顺便主动提出来,问到众人:“你们都想问某为什么要拒绝陛下封王?”

    “没错,安郎,这郡王啊,帝国自开国后,你还是第一个真正被封为异姓王的大臣。你为什么要拒绝圣人好意呢?”

    “好意?某看不见得,虽然说封王后,名义上我地位更高了,但是你们有从圣人旨意中听到我的封地和食邑吗?不过就是一个虚名罢了。”

    听到安江顺的话,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对啊,皇帝给安江顺的封王圣旨中只提到了封安江顺为渤海郡王,但是李亨却没有在圣旨中提到安江顺有封地,圣旨只有一句话封安江顺为渤海郡王,但是却没有明确的提到将渤海作为安江顺的王爵封地,同时也没有增加安江顺的食邑,要知道当年李隆基给安江顺的是什么待遇?虽然安江顺一直都是冠军侯,但是呢,历次封赏给安江顺的食邑近万户,而大唐一般的县城也不过几千户人家,渤海也一直是安江顺食邑的主要地区,李亨此次封了安江顺渤海郡王,却没有实封安江顺食邑,也没有封地,这算是什么封王?看看皇室那些王子或者郡主公主,受封的时候都会明确提到封地在什么地方,有多少食邑户,而李亨给安江顺的封王圣旨中完全没有这些。

    难道说李亨是因为*封异姓王爵,颁布圣旨忘记了这些事情吗?他忘记了,那些到幽州的礼部官员,尚书省,中书省官员都忘记了这件事情?安江顺不是太相信。

    所以事实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亨这是故意如此,一方面想要限制安江顺实力,一方面又想利用王爵册封来拉拢安江顺,可这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安江顺确实不追求权势,但是他也不想被人当做一个傻子来利用。

    “虽然我不热衷于权势,但是这有些人那,一旦得势就开始忘本了。”安江顺叹了一声气,然后对众将领说到:“此事不必再议,我已回信谢绝射皇帝册封,至于皇帝怎么想就与某无关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平定叛乱,收复河山!”

    “可是,这样一来,圣人不会责怪吗?”

    “在叛乱未定之前,他不会,他也不敢,虽然某非常不愿意提到此事,但事实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我们这位圣人可没有办法和南边的太shang皇抗衡,明面上老陛下放弃了手中的权势,实际上,现如今淮南、江南两道以及岭南等地仍被老陛下控制,尽管陛下他丧失了大量民心,大食余威尚在,北方那位陛下还要依靠我们才能坐稳他的皇位。”

    “就算如此,我还是有些担心陛下那边会因此龙颜大怒,从而迁怒你。”

    “二哥,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没事儿的。”安江顺倒是非常自信,见到三弟如此自信满满,程野也不好继续说什么,不过他也知道安江顺刚才的说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大实话,不过程野心里面还是在想等下回到自己的房间尽快给父亲去一封信,让身在幽州的父亲在皇帝面前多帮安江顺说说好话。不管怎么样,现阶段这大元帅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定不能闹僵了,不然这会极大的影响朝廷内部的和睦,从而影响官军的整体战斗力,这是程野目前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不是绝大部分朝廷官员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好了,不说这些事情了,现在我们来讨论接下来的战事。”

    “我军目前虽然有六七万可战之兵,而能抽调出来的只有五万余人,后方新组建的军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而且就算这些新军赶到也需要时间磨合,也就是说在入春前,我们能动用的军队只有五万精锐,而敌人在冀州城的守军应当还有四五万人,双方兵力相等,就算大食人和燕军不和,我军也很难在攻下冀州城。”

    “暂时停止对冀州的军事行动,主要以骑兵骚扰敌人后方为主,等新组建的军队抵达后,新老搭配将那些比较简单的任务交给这些新兵,尽快在进攻冀州城前让那些新兵增加一些战斗经验,某可不想看着一群新兵上前线只知道送死。”安江顺虽然着急有更多士卒可以送上前线,但是他还是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安江顺不仅要获得战争的胜利,平定叛乱,他还需要尽量减少士卒和平民的损失。

    “这一次我们和史思明来一个大包圆,不和他正面对决。”安江顺对程野等人说到:“等新兵抵达后,让这些新兵去收复县城和乡镇,到侍候,文间、高一建、魏勋。”

    “到!”

    “你们三人率领所有骑兵分为三部作为机动部队,吊在步兵后方百里,一旦步卒遭到伪燕军队袭击,立刻支援,本帅倒要看看,这史思明到底敢不敢出城与我军正面交战。”安江顺对魏勋等人吩咐到,接下来的任务很重要,不是战斗很艰难,而是因为他们三人要去给那些新兵当保姆,既要这些新兵能得到足够的战场锻炼,同时呢又不能有太大的伤亡,这两者之间如何衡量就需要文间三人去把握了。

    “尺度你们自己把握,某不会管。”安江顺对三人说到:“半个月内新兵会陆续抵达,某对你们只有一点要求,那就是三个月后,某要看到一支焕然一新的队伍。”

    “某不奢求他们能有多精锐,但至少也要做到上了战场,敌军大兵压境不会害怕到腿软。”安江顺对文间三人说到。

    “是!”

    “大帅放心!”

    “根据各地州县以及幽州兵部,还有渤海等节度使府送来的报告汇总,这一次我们能有七万新兵,这七万士卒最短的只接受了一个月基础训练,最多的不过三个月训练,除了带队军官,九成九没有见过血,所以那些轻伤兵伤势好后全部充入新组建的各营团之中。”

    “一个月内能伤愈归队的轻伤兵大概有四千多人,加上从现有军队中抽调的各级军官,大概有八千人,一人带十人,想必这些新人很快就能适应战斗。”

    “具体怎么实施你们自行决定。”

    借着领旨安江顺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议结束后,安江顺挥手屏退了所有人,自己一个人独自的坐在后院的凉亭下,李亨的圣旨带来的信息太多了,一方面他确实对权势没有任何追求,如果李亨是真心要封赏安江顺,这件事情安江顺或许会暂时应下,等叛乱平定后,辞去所有官职再次隐退便是,但是李亨这一次却是想利用册封他为异姓郡王这件事情有一种捧杀安江顺的感觉。

    一旦安江顺受封异姓郡王,立刻就会成为所有大臣所暗恨的对象,现阶段不会有什么事情,但只要叛乱一定平定,这些人一定会趁机而起将安江顺视为最大的哪一个敌人。

    “真是小看了他。”安江顺摇摇头仰望着天空说到,以往他还是看的不够透彻啊。不过他已经去了一封信婉拒了李亨的册封,想必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吧。

    然而令安江顺完全没有想到是,半个月后,从幽州和杭州分别来了一封圣旨,两封圣旨一前一后相差不过半个时辰,两路天使先后抵达位于魏州的兵马大元帅行营。

    先到的是幽州的李亨圣旨:“大唐至德皇帝陛下有诏:大唐兵马大元帅屡获奇功,重创反贼军队,特册封安江顺为渤海王,渤海郡为渤海王封地,渤海郡百姓均为渤海网食邑!渤海王领地军政要务由渤海王自行处置,官员由渤海王自行任免,每年向朝廷上缴三十抽一税……”

    后到的是偏安杭州的李隆基颁发的圣旨,“大唐明皇有诏:冠军侯安江顺屡建奇功,重创反贼,今特册封安江顺为渤海王!自渤海郡以北皆为安江顺封地!所以军政要务皆有渤海王安江顺自行处置!”

    李隆基闷头不做声这几年终于憋了一个王炸出来,很明显李隆基的圣旨就是冲着自己儿子去的,我们都封渤海王,但是李隆基封的却是亲王爵,而李亨册封的还是一个郡王,只不过比*的圣旨多了食邑和具体封地罢了,李隆基就是要让安江顺看看,到底谁才是真的信任你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