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604章:各方反应
    当暗影开始行动,等待伪燕高层的将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恐惧。

    史思明北方连败两战,仅带着一千余残兵狼狈逃回了雒阳,连滑州和郑州两地都未停下,直接逃回了雒阳,一时间伪燕高层震动,在伪燕控制势力范围内,心向大唐的百姓、士人阶层暗自欢庆,一些因为各种缘由被迫归顺叛军的地方官、武将也纷纷暗中串连准备反正大唐。

    在冀州的安江顺还在整合军队准备南下滑州的时候,雒阳、郑州、甚至长安等地都有原朝廷官员秘密派遣信使赶往冀州,求见安江顺,表示他们对朝廷的忠心。

    随着安江顺连续两次击败史思明后,让大唐官民再一次看到了属于他安江顺的光芒,安江顺让世人再一次看到了他被称之为大唐战神,冠军侯并非浪得虚名,虽然当下他的爵位已经不再是冠军侯。

    封常清、李光弼等将领也纷纷派遣信使赶往冀州,请示安江顺下一步的战略,战术指导,而在冀州之战胜利前,如果不是因为有李亨的圣旨以及全局局势压迫,这些手握重兵的统帅对安江顺这个名义上的大元帅也都是爱理不理的,正值乱世,天高皇帝远,这些人手中有兵岂会轻易屈居人下。

    不过随着安江顺不断获得胜利,安江顺和安守义父子两人手握二十万精锐,曾经在安西军中服役并且和安江顺有过接触的高仙芝又比较倾向于安江顺,面对种种情况,封常清、李光弼等人的心理自然就会发生变化,安江顺连续获得大胜,这个时候他们再不靠上去和安江顺打好关系,等到后面继续安江顺进军关中收复京城的时候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他们什么功劳都没有。

    此前策应安江顺的中线进攻是因为李亨的圣旨压着,他们又刚刚被李亨封王正是应该表现自己的时候,他们这才出兵牵制各地叛军,但是所有人出兵都有所保留,没有尽全力。

    这一次他们主动给安江顺请示,李光弼这家伙还将自己军中的花名册副本上交了一份给安江顺一次表示自己绝对愿意听从安江顺的指挥。

    “这些家伙,就像是猫闻着腥味一样围了上来。”安江顺将各地信使送来的官员武将私人信件丢在案桌上,对一旁的程野说到:“看看吧,这上面都是各地官员送来的信件,有的是各地领兵将领派人送来请示我下一步计划,有的是伪燕控制地区地方官员以及部分武将想要反正的信件,这些人见风使舵倒是一把好手。”

    “人之常情,虽然这些人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还真需要这些人。”程野劝安江顺不用为这些置气,不值得,这些墙头草不就是这样,对朝廷忠诚大有人在,这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也是大有人在,这都很正常。

    “这些我逗知道,但是这股气他就是顺不下去,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墙头草,就算安禄山造反也不至于让局势这么糜烂。”安江顺对程野说到:“水师逆流而上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到渡口,在这之前,要加强对军中这些新丁的训练,下一次战斗他们要面对的可就不是冀州城里这些烂鱼臭虾了,而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是啊,这一次的战斗并没有让这些新丁体会到什么叫做惨烈,冲在最前面的人都是老兵。”

    “是啊,尤其是陷阵营两个团,这一次最令我心痛的就是陷阵营一二团,三天时间,两个团一共阵亡了五百人,重伤几十个,轻伤十几个,现如今只能缩编为一个团。”

    “而陷阵营士卒必须要意志力体魄最好的一批士卒,现有的部队基本上已经挑光了,只能从新丁中挑选,新丁又没有太多战斗经验,就算体魄过关了,这战斗力也很难保证。”

    “那就将他们作为后备队,先组建起来再说。”

    “其实很多老兵技战术和意志力都是合格的,只是体魄不过关,陷阵营这一身装备可不轻巧,这些兄弟穿上这些装备倒是不成问题,但他们却无法坚持整场战斗。”

    “我们可以将这些兄弟挑出来,组建几支精锐突击力量,虽然比不上陷阵营但却强过一般军队,将他们隐藏在常规队伍中,伺机对敌人发起猛攻。”

    “这个建议可以实施,我们可以从当前的的队伍中保持两万老兵不将之打散。”

    “守义那边有消息了吗?”程野问到安江顺。

    “有,昨日刚刚送来消息,高仙芝和守义合兵一处收复了晋州,目前朔州军和高仙芝部合兵一处后尚有骑兵两万,步兵四万可以抽调南下威胁雒阳北方。”安江顺指着地图上的雒阳说到:“我已经下令让高仙芝接手北线所有军队指挥权,让他率军南下威逼雒阳,等我军主力收复郑州后,我军即可从东、北两个方向包围雒阳,同时文间所部骑兵这个时候应当汇集了北边所有可以抽调出来的骑兵绕到长安以北地区。”

    “这是我们之前已经定下的计划,不过安郎,你将指挥权交给高仙芝,会不会不太好。”程野有些担心的问到。

    “这又什么不好的?”

    “朔州军毕竟是守义一手建立,高仙芝本部不过两万人,连续两次大战后只剩下万余人,这北线军队主要以朔州军为主,但这主将却成了高仙芝,我是担心守义心里会觉得你偏心。”

    “高仙芝乃宿将,守义他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罢了,无论是军中资历还是经验守义都不如高仙芝,而且高仙芝被圣人封为郡王,这地位远高于守义。”安江顺让高仙芝为主将,其实也是为了前世历史中听说过高仙芝的大名,虽然安守义是他的儿子,不过在大事面前,这亲情不能成为左右军令的存在。

    “守义虽然有过几次亮眼表现,但经验尚浅,让他为主将直接和反贼精锐对上,我还是有些不放心,高仙芝这个人和很多安西军老人都比较熟知,让他为主将,我放心。”

    “既然安郎你有了决断,那做哥哥的我自当支持你。”

    “二哥,我这里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安江顺对程野说到。

    程野直接回到:“安郎你说吧,什么事情要我去做。”

    “拿下郑州后,我想让你坐镇郑州,防范雒阳的反贼军队。”安江顺对程野说到,按照既定的计划,拿下郑州后,唐军将以三到五万军队防守郑州,其余军队全力围剿南边的叛军。

    在雒阳的伪燕朝廷正在不断招兵,不管是用金钱招募还是强行征召,只要是能征召士卒,伪燕朝廷已经不折手段,底线全无,安禄山认为,只要将李氏朝廷击败,赢得这场战争,这天下就是成为他的了,等那个时候再恢复民生也不迟,然而安禄山并不知道他这样做只能将百姓推的越来越远,从古至今,这百姓愿意从军打仗,无外乎就三点,一是为了吃饭,第二就是这个朝廷能够给他们带来肉眼可言的利益,第三就是保护这个政权就是在保护他们自己已有的利益。

    例如历史上的秦国一统天下,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军功爵位吗?打仗有军功就能有爵位。再看看现在安禄山的大燕国,既不能给百姓带来利益,同时还在不断的破坏百姓的生产生活。

    现在伪燕在各地强征士卒,百姓那是苦不堪言,这百姓怎么可能支持安禄山。

    比起安禄山,很多百姓都想起了李隆基在位的时候,李隆基虽然年老后昏庸了,但至少李隆基在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过的还算宁静,不用担心自己或者亲朋好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伪燕军队强行征召。要不然就是一群当兵的突然冲进了你的家,将你家的粮食全部抢走,一颗粮食都不会给你留下。

    也正是因为这样,安禄山手中兵力威胁很大,不管他战斗力是否强劲,光是这么多人在战场上摆开你就不敢将之忽略,南边还有十几万精锐叛军,安江顺的目标是这十几万叛军。

    安江顺拜托程野的任务便是率军坐镇郑州,向西进逼,挡住雒阳的伪燕军队。

    “安郎你放心,只要我在,这雒阳的伪燕军队就不可能东进一步。”程野对安江顺说到。

    “有二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安江顺指着地图上的郑州和许州两地说到:“这两个地方最为重要,郑州有二哥了,但是坐镇许州的人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有一个人可以。”程野对安江顺说到。

    “谁?”

    “此前防守张县的贾林。”程野对安江顺建议到。

    “贾林?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张县之战,贾林的表现很不错,不仅以最小的代价守住了张县,策应了正面战场,而且在追击战中,张县守军也有不错的表现,贾林擅长防守,等收复许州后,让贾林驻守许州倒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