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605章:滑州之战 上
    “那就让贾林守许州。”

    安江顺拍板到,看着地图上的兵力部署,安江顺心中有些担心,不仅伪燕军后继乏力,缺少足够的后备兵力,朝廷官军也是一样的,河北道等地的后备兵员是有限的,从第三批征召士卒开始后,朝廷在河北道各地征召的士卒基本上都是毫无经验的新丁。

    此前两批士卒还有一部分退役的老兵重新入伍,虽然他们也是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士卒,但至少在军中待了两三年,对军队的一切都很熟悉,重新融入非常快。

    “七万新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抵达前线,这些新兵抵达后,必须狠狠操练两个月才能拉上战场,根据后方的报告,这七万人九成九都没有过从军经历,不像之前还有不少人干过团结兵,就算没有战斗经验,但还是有一定基础经验的。”

    “拿下滑州等地后,就地操练这些士卒,等入秋后再继续作战。”

    “此次进攻滑州,水师方面可以抽调出六千弓手参与攻城。”

    安江顺仔细的分析敌我双方局势,目前的局势已经清楚了,南方的叛军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因为南方水网密布,这些来自于内陆荒漠地区为主的叛军并不是适应这样的战场,导致他们就算占据了优势也无法一锤定音,陷入战争泥潭,拔不出来腿。

    如果唐军能切断南方反贼军队和关中的联系,光是拖都能将南方的反贼军队全部拖死。

    “话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却不能这样做,我军必须在年底前结束南方战事,消灭南边的反贼主力。”安江顺对程野说到。

    程野点了点头,安江顺的话并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因为急于求成,而是因为局势的压力,安禄山在不断扩充军队,最新的情报也说明了,西边的黑衣大食人也要增兵,算算路程,这大食军队应该会在年底前抵达关中,就算郭子仪在汉中不断威胁反贼后方,但因为郭子仪手中只有八万军队不到,防守有余,进攻无力,一旦大食人援军抵达,郭子仪就只有龟缩回汉中,他能守住背后的剑南道就已经很不错了。

    “郭子仪所部能牵制近十万贼寇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能期望他有更多奉献,他能率领陇右的残兵守住汉中守住剑南道已经很难了。”

    “安郎,你说这黑衣大食人到底为了什么就一定要和我大唐为敌呢。”

    “这国与国之间,不是为了土地就是为了人口,这黑衣大食人不过是借着报仇的名义来谋取自己需要的利益罢了。”安江顺对程野说:“这大食人不过是为了我大唐西边这片土地而来的罢了。”

    安江顺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大食人四处扩张,在我大唐碰了壁,一方面他们不甘心,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看到了我大唐的富饶,以大食人的贪婪,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片富饶的土地。”

    “如果二三十年前不是因为和我们大唐撞上了,大食人这个时候也说不定已经全面占领了天竺。”

    “这么说我大唐还救了天竺一命。”程野笑着说到。

    “没错,如果不是我们大唐,天竺人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成为了亡国奴。”

    就在安江顺和程野聊的兴起的时候,彭宇走进了大帐,对安江顺说到:“安帅,程将军,大军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拔。”

    “那就出发吧。”

    安江顺起身对彭宇说到:“下令全军开拔,南下滑州。”

    四月二十六日,安江顺率军十万南下滑州,三十日在水师战船的接应下,渡过河水,在滑州东北一百里处的渡口顺利登上了河水南岸,滑州守军不过两万人,守将阙睿好是原滑州郡尉,吃着大唐朝廷的皇粮,伪燕叛军一来直接就打开了滑州城门,向叛军投降。

    而后被安禄山晋升为了滑州太守,也算是升官发财了,这阙睿好当上滑州太守后,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欺压滑州百姓。

    得知唐军收复冀州后,阙睿好更是大肆强征百姓从军,做出了一副死守滑州的姿态,同时这阙睿好还向武令峋求援,武令峋在得到阙睿好的求援后,也紧急抽调了三万军队支援滑州,滑州的战略位置很是关键,作为一个宿将,武令峋很清楚滑州的重要性。

    而起武令峋对现在的滑州太守阙睿好并不信任,在武令峋看来,阙睿好这样的人能投降一次就有可能投降第二次,为了确保滑州的安全,武令峋派出了自己手下最信任的一员将领石宾鸿率领三万精锐驰援滑州,让石宾鸿接管滑州防务。

    由于南方已经进入了雨季,武令峋派出的援军好不容易赶到滑州境内的时候,安江顺率领的北方唐军主力已经从渡口踏上了河水南岸,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进军滑州。

    当唐军主力兵临滑州城下的时候,石宾鸿率领的三万援军也接近了滑州城,唐军的外围警戒骑兵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接近的反贼援军。

    探子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回了主营,收到反贼援军抵达的消息,安江顺当即招来了所有将领,下令立刻开始进攻滑州城,同时集中所有骑兵去拖住反贼的援军,延缓反贼军队的行军速度。

    “集中所有可以调动的骑兵立刻去拦截反贼援军!”安江顺对一旁的高一建说到:“反贼援军距离滑州城还有五十里不到,必须要拖住他们,为主力调遣争取时间。”

    “贾林。”

    “末将在!”

    “本帅给你三万人,让你拖住城内反贼可有信心?”安江顺问到贾林。

    “安帅放心,末将愿意立下军令状,这城内反贼就踏不出城池一步!”贾林起身令下军令状:“若是末将没有做到,末将愿提着人头来见。”

    “行了,这些废话就不要说了,本帅要你这脑袋有啥用,当夜壶吗?”

    “其余众将跟随本帅先将这一支反贼援军击溃,而后再集中所有主力攻下滑州!”安江顺对众将说到。

    “是,大帅!”

    “现在各自行动吧!”

    “是!”

    得到安江顺命令,整个唐军军营立刻沸腾起来,冀州之战后,唐军将士对下面的战争信心满满,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在安江顺的统帅下将叛军通通消灭。

    滑州之战打响之前,所有唐军将士都是信心满满,尤其是那些新丁更是如此,没有经历惨烈大战的他们反而是最有信心的那一批人。

    这些新丁只经历过一次冀州大战役,对战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若是这些士卒经历过魏州战役,他们就不会这样想了,战争可不是他们想象中这样简单。

    安江顺分给贾林三万人呢,大营留下五千人防守保护即将产生的伤兵以及各类物资,然后自己带着剩下的六万步兵紧急出发,跟在骑兵后方拦截支援滑州城的三万援军,

    “根据探子的怀抱,来援的敌人大约三万人,我军连连同骑兵有六万五千人。”

    “我们的兵力是反贼两倍,又有五千精锐骑兵助阵,所以本帅对你们就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一鼓作气将反贼的援军击溃,本帅不求能全歼之,但务求一举将这些反贼军队击溃。”

    “大帅放心,区区三万反贼,只需要我军一个冲锋就能将之击溃。”

    安江顺冷哼一声,对身旁的众将领说到:“你们不要小看南方这些反贼军队,南方这些反贼可都是精锐,不像是冀州城中那些土鸡瓦狗,轻视敌人是会为之付出惨痛代价。”

    “不要因为一场冀州战役,你们就骄傲了,就自大了!”安江顺呵斥到周围的将领:“战争不是儿戏,若是因为你们轻敌,让敌人找到了可趁之机,那时候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

    “我等受教。”

    “南方反贼基本上是安禄山手下老兵,战斗力很强,不要因为人家只有三万人就小瞧了人家,这三万人或许堪比冀州城内五万叛军或者更强。”

    在安江顺率领步兵急速朝着南边进军的时候,高一建已经带着五千骑兵遭遇了南边而来的三万叛军,战斗一触即发,滑州周边的地形比较平坦,有利于骑兵的冲锋,石宾鸿率领的三万伪燕军队并没有配备骑兵,先天就处在劣势,面对突然出现的唐军骑兵,石宾鸿只能下令让步兵组成防御阵型防备骑兵冲锋。

    不过高一建并没有按照石宾鸿想的那样直接发起进攻,而且从侧翼掠过,高一建的任务只是拖住反贼援军,而不是和叛军发生正面冲突,高一建率领的五千骑兵全部都是轻骑兵,擅长的是长途机动,袭扰,

    他们只需要手持弓箭从敌人侧翼掠过,朝着敌人射出几轮箭雨,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看着周围的唐军骑兵,石宾鸿明知道这是唐军的缓兵之计,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南方燕军骑兵很少,大部分都拽在武令峋手中,石宾鸿支援滑州是防守战,骑兵发挥不出来作用,所以武令峋就没有给石宾鸿分配骑兵,现在面对唐军骑兵,自己一方是打不到也追不上。石宾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唐军骑兵在自己周围肆意放箭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