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6章:唐时热搜榜
    如果大唐也有微博,也有热搜,也有明星一说的话,自进入开元三年以来,可能所有的大唐明星都要对安江顺羡慕嫉妒恨,不过半年多,安江顺就已经数次上了大唐热搜第一名。

    从活字印刷术到勇搏大虫再到今日之力擒敌酋突厥左贤王宇文勇锐,安江顺自身过硬的素材加上李隆基姚崇为首的官方刻意宣传,可以说安江顺正在搅动整个大唐舆论圈,至少说如今这关内各地安江顺的大名那可谓是人尽皆知。

    这不,从庭州班师回朝,沿路上各州县对凯旋之师那是夹道欢迎,数不尽的俏姑娘在街道两侧的窗户后悄悄打量着凯旋大军,似乎在其中寻摸着什么人呢。

    一些百姓不约而同的朝大军打听谁是安江顺,想要一睹安郎君之真面目。

    魏长林等人一路走一路调笑安江顺,臊得安江顺这么厚脸皮的人都不好意思了。

    好不容易摆脱刚才几个要嫁给安江顺的少女,张守珪一脸揶揄到:“安郎,如今你可比我们受欢迎多了。”

    安江顺为难的对张守珪说到:“兄,你可别取笑愚弟了。”

    “怎么,愚兄所说难道不是事实吗?诸位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啊?”张守珪两侧袍泽问到。

    “是极,是极,旅帅你就挑两个回家暖床也好啊。”

    安江顺大义凌然的说到:“那怎行!汉时霍骠骑曾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我安江顺虽没有霍骠骑那般伟大,但也立志以霍骠骑为榜样定要要大唐四方来贺!”

    周围响起一片叫好声。“好!”

    “好!”

    “好!”

    原来是安江顺方才说那番话时不知觉间用上了丹田之气将自己所想大声吼了出来,周围的百姓将士乃至走在最前方的魏长林他们全部都听到了安江顺这番宣言,这才引起了众人的叫好声。

    百姓一片叫好之后,此处百姓这又才反应过来这少年如此之志不正是他们所寻找的安江顺安小郎君吗?

    “安郎君,安郎君!”

    “安郎君,我家女儿待字闺中,年芳十六,安郎君……”

    ……

    好不容易摆脱诸多百姓纠缠,走出城门汇合城外大军,安江顺这才对一旁张守珪说到:“还好这是入长安的最后一个县了,不然小弟可得换一身装扮了。”

    走在最前方的魏老顽童突然转过头来吓唬到安江顺:“小子,你可别忘了长安城还有百姓百万呢。”

    我!安江顺一句mmp忍住没有说出来,心中暗暗画着圈圈诅咒魏长林这为老不尊的家伙,没羞没臊。

    是啊,长安城还有那么多百姓,自己应该怎么办?这一路而来,安江顺可算是见识了大唐百姓的热情大唐平常少女的开放了,热情开放得让安江顺受不啦,他是男的没错,可他这身体实际年龄才十三岁好吧!才十三岁呢!他想那些事也没有用啊,更何况,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也不可能随意接受普通人家女子,更何况还是路上随意一人,那都是童话般的故事。

    安江顺苦着脸问到张守珪:“大哥,我该怎么办?”

    张守珪一脸无辜样回到:“这愚兄也无能为力了。”

    安江顺心里苦啊,受百姓欢迎,百姓爱戴他这是好事情,说明他有名望了,但是这大唐百姓实在是太热情了,让他有些招架不住也是个问题,不过安江顺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他的名声为何这么快就传开了,这年头又没微博又没qq热点啥的,难道这古人平日里没事儿干就到处传八卦吗?

    安江顺将此疑惑问于张守珪,张守珪也笑了,对安江顺说到:“安郎你也该好好了解朝中一些事情了。”

    “还请大哥赐教。”

    “朝中有邸报,这邸报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些朝野大事由驿站传给各州府县衙门,其中一些……像此次这般大捷又有圣人重视这小子自然传得快了。”张守珪简单的给安江顺解释了一下大唐朝野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安江顺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一年都未到,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就好比这邸报,安江顺前世只是有所听闻对其中具体情况并不了解。

    “就算有邸报也不至于传得这般快把,这才多少天?一个月都不到能传遍整个关内?”安江顺心中还是有些嘀咕,邸报只是官方信息传递,但看着情况分明是大部分百姓都知道了,这背后肯定有一些人在推波助澜才会让消息散播的如此之快。

    “应该是老师在背后推动舆论为自己造势吧。”安江顺理所当然的想到,然而他并不知道这背后还有李隆基的作用,若不是李隆基令自己百骑卫暗中散播捷报,安江顺的大名也不会这么快就再次传遍了整个关内,若不是如此普通百姓怎会对朝中大事了解的如此清楚。

    不过安江顺也从大唐官兵民之间的相处看得出来,大唐军民关系不错,并没有出现后世在电视中看到的那种动不动就驱赶百姓到一旁。

    身后大军只剩下三万不到,沿途各府兵自行返回所属折冲府,只有一些主要将领随同左威卫龙武军返回长安受赏,明日就要回到长安了,安江顺有些睡不着,走出帐篷看向天空,天空的星星是那么明亮,没有任何污染的星空让安江顺的内心得到了升华,看向北方的天空,哪里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安江顺心中突然有些感觉,他越看越觉得自己就是那颗星星。

    无独有偶,此时长安城皇城太史监殿外,太史令袁思博此时也正在观察天象,自从安江顺入朝来,北方那颗将星越来越亮,代表李隆基的紫微星也越来越亮,结合今日北庭传回的捷报,袁思博百分百笃定那颗将星就是安江顺。

    遥望天空,袁思博对身后小童说到:“你且准备一番,明日我将进宫请辞归隐。”

    “师傅,为何突然归隐?”

    “吾之使命已经达成,如今是该追随现先师归隐山林,从此自在人间。”

    “弟子明白。”小童稽首施礼退下。

    再看了一眼天空,袁思博又深深望了一眼西北方向转身走入房中,空气中只留下悠悠一句:“希望汝真是那救星,不要负了我师之望。”

    ……

    “长安,我又回来了!”望着巍峨的长安城墙,安江顺心中莫名生出一股思念之情,才在这个世界待了不到一年的他突然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虽然他只在长安待了几个月时间,但是他在这个世界认识的人大多都在长安,不管是姚崇还是程野又或是霍宗他们突然就上升到一种家人的感觉,也许姚崇或许只是看重了自己的能力潜力,程野与他相交也是为了一些目的,但是不管如何,这些人都不同程度的给了自己帮助让他在这个世界立足有了生存之本。

    这或许就是家的感觉吧,安江顺看向长安城。

    大唐百姓爱看热闹,大军刚刚接近长安城城中就涌出了上万百姓围观,虽不至万人空巷,但靠近金光门的不少坊也算作是空了。

    “快看,快看,那就是安小郎君。”这长安百姓追星似乎理性多了,都离着队伍一米开外。后来安江顺才知道这是因为长安城管厉害的原因,纵然是长安城内主要大道至少宽十丈以上,但这架不住人多,所以每逢大军出征凯旋或者其他游行,围观百姓都不得阻挡道路至少离队伍一米以上,不然被京兆府捕快逮住了可是好几顿板子。

    不认识安江顺的人赶紧问到一旁友人:“谁啊?”

    “那不就是吗,那匹神骏青骢马上。”

    “真是一个俊俏少年。”

    “安郎君胯下宝马真神骏!”爱马之人

    “不知道了吧,安郎君胯下战马乃是圣人所赐呢。”

    “还有这事儿?”

    “你是外乡人吧?”被问到的小贩顿时自豪的问道一旁文士。

    文士也不在意小贩语气,温和的回到:“小生刚从岭南而来。”

    “那怪不得,那你不知道也正常。”

    “此话正讲?”

    小贩自豪的问到:“你可知道这几日长安城何人名声最大?”

    “不正是这安江顺安郎君吗?”

    “那你可知是何原由?”

    “某听闻乃是安小郎君生擒突厥左贤王宇文勇锐之故。”

    小贩摇摇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另一半是?”文士问到。

    “这另一半则是安郎创活字印刷术勇搏大虫二事了。”

    青年文士恍然大悟到:“噢!原来这活字印刷术便是由这安小郎君所创,某此前还以为此乃是两人重名之。”

    小贩自豪的说到:“那是自然,这都是安小郎君一人所为。”

    “这安小郎君真乃神人。”文士赞叹道,他又立即问道:“你还未说这宝马呢。”

    瞧着安江顺走来的方向,小贩说到:“这宝马便是安郎此前勇搏大虫得圣人开怀,得赐千里马便是这匹青骢马!”

    “安小郎君能文能武,某佩服!”青年文士大笑道而后朝着一旁小巷而去。

    骑在马上,张守珪挥手指着两侧百姓说到:“安郎,瞧见了吗,周围之百姓大多都是冲着你而来。”

    安江顺笑着说到:“张大哥不用抬举弟弟我,百姓这是为了一睹我大唐军威为快。”

    后来安江顺经历的多了才明白大军凯旋,百姓围观一是凑热闹,这二则是为了看看自家儿郎可否活着回来,这三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边是一些父母带着自己女儿招婿来了!

    走在最前面的魏长林对安江顺说到:“都打起精神来,马上到皇城了!”

    “是,将军!”安江顺赶紧行礼回到魏长林,与周围袍泽一同整理军装甲胄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朱雀门而去。

    此时李隆基正与满朝文武一同在朱雀门外广场上凯旋之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