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7章:精忠报国
    朱雀门外广场上,两万精锐将士在魏长林等将领的率领下整齐列队:“参见陛下。”

    “众将平身。”李隆基兴奋的抬手让所有将士平身,此时李隆基非常开心,这是他登基以来大唐对外战争的第一次大胜,以往边疆战事都是几千人小规模战斗,如今一战消灭突厥四五万精骑俘虏突厥左贤王宇文勇锐在内的两千突厥蛮夷。

    “献俘!”

    朱雀广场周围有无数的长安百姓正在围观,他们也很多年未曾见过献俘,今日有此盛事自然不能错过。

    得到魏长林示意,安江顺作为献俘之人,当即骑着被安江顺取名为青葱的宝马走出队列朝着大军后方挥手到:“带俘虏!”

    不得不吐槽这安江顺取名的水平真不咋的,青葱,也不知道他咋取出来的。还好张守珪他们还不懂得青葱是何含义不然听到安江顺如此称呼自己坐骑不得大笑出来。

    “臣安江顺参见圣人。”

    “免礼平身。”

    “谢陛下。”

    “献俘!”安江顺对李隆基介绍到:“陛下,此人乃突厥左贤王宇文勇锐,此人身后乃是突厥左贤王部等部落之主要成员。”

    李隆基满脸笑容的点点头:“嗯。”

    “宇文勇锐你可曾想过有今日?”李隆基走到宇文勇锐身前问到,安江顺赶紧上前两步半挡在李隆基身前深怕宇文勇锐爆起商人,见到安江顺的动作,李隆基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安江顺此举有些逾越,而且此处有危险的可能性极低极低,但李隆基还是很满意安江顺这般忠心他还是很满意。

    宇文勇锐抬起头看了一眼李隆基又看到李隆基身旁的安江顺说到:“我宇文勇锐能败在此子手中心服口服。”

    “哈哈哈!”李隆基放声大笑转身走到朱雀门广场临时搭出来的一高台之上对广场上所有将士百姓说到:“今日我大唐雄狮取得如此大胜,是我大唐之幸,是朕之幸。”

    突然李隆基大声对一侧唤到:“安江顺!”

    “臣在!”

    安江顺走到高台之下半跪在地。

    “站起来!”李隆基大声说到:“转过身去!”

    安江顺一招李隆基的话转过身面对所有将士围观百姓。

    “挺起胸膛,让我大唐百姓好好瞧上一瞧我大唐少年英雄!”

    “安江顺自入我大唐以来,献活字印刷术、猛搏大虫、今又为我大唐立下奇功力擒突厥左贤王宇文勇,今日朕当着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封安江顺为振威校尉!领营州左果毅都尉幽州此时卢齐卿麾下听用,赏黄金一千两,娟五百匹!”

    安江顺当即稽首大礼道:“臣安江顺多谢陛下圣恩。”

    “平身。”

    安江顺退到一旁,李隆基又唤到:“北庭都护参军张守珪上前领旨!”

    “臣在!”

    “北庭参军张守珪在此战中协助安江顺立下大功,封飞骑尉,领营州都尉幽州刺史卢齐卿麾下听用。”

    “臣张守珪领旨谢恩!”张守珪稽首大礼拜谢李隆基。

    从李隆基的封赏中,安江顺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和张守珪都领了营州都督府的职官,安江顺捕捉痕迹的与张守珪对视一眼,兄弟两人相视一笑,以后又要携手并肩作战了。

    紧接着李隆基又对此次大胜其他将领进行封赏,不过像魏长林这种已经封无可封的老顽童就只有一些金银赏赐又多给了两百户食邑,对此魏长林倒是无所谓,他早就过了那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的年龄段,更何况此战中他有一个比圣人赏赐更好的收获。

    “启禀陛下,臣有一军歌向趁此机会献与陛下。”就在李隆基宣布完所有赏赐后,安江顺突然从受赏众人中站出来。

    广场上所有大臣都转头看向安江顺,这家伙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军歌又是何物,就连李隆基也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这个命中福将,前任太史监袁思博辞官归隐前曾与李隆基彻谈一夜,言语中阴晦的提到过未来大唐会有一次大劫,安江顺就是应劫之人。

    李隆基对袁思博的话那是深信不已,他能顺利坐上皇位除了自己与一班大臣的谋划外,还有就是袁思博在其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才促使李隆基走到了今日,袁思博既然说大唐今后有一大劫,李隆基心中便已经相信了一半加上安江顺自入朝后的表现李隆基就更相信了,此时安江顺站出来说是要献什么军歌,李隆基自然不会拒绝。

    李隆基对安江顺说到:“安爱卿尽管唱来。”

    安江顺领命朝着前面走了几步,此时宋超他们已经有些了明白,安江顺应当是想唱那几日行军时所唱之歌。

    “微臣献丑了。”

    “咳咳。”安江顺清清嗓子然后仰头唱到: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

    谁能相抗

    恨与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

    随着安江顺的歌声,一些在出正时学会此歌的右龙武军骑兵也跟着一起哼唱起来,

    ……

    尘飞扬

    我愿收土复开疆

    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

    一首歌罢,广场上叫好声响起一片,

    “好!好!”

    “好!”

    安江顺的歌喉说实话并不好听,但是这一首《精忠报国》却让朱雀广场上文武百官数万将士百姓齐声叫好,许多百姓在歌声的引导下也跟着一起唱了出来,七八万人的齐唱响彻整个长安北城,一些没有去观礼的百姓也好奇的望向朱雀门方向。

    李隆基也好半天才从刚才的歌声中回神过来问到安江顺:“安江顺,此歌可有名?”

    安江顺拱手答到:“回圣人,此歌名为精忠报国!”

    “好,好一个精忠报国!”李隆基大声叫好到。

    不远处,文官队列中,姚崇心中也感慨万千,他从未想到过自己年老时收到安江顺这样一个学生,虽然安江顺有部分突厥血统或者其他什么还不敢完全信任的地方,但是近日这一首精忠报国却让姚崇心中所有的疑心都烟消云散了。

    “安江顺,你让朕很意外。”李隆基满脸笑意的对安江顺说到。

    “此乃臣临出征时所作,今日将此歌献给圣人就是想以此歌表达臣之决心志向。”

    “此歌很不错,唱出了我大唐将士之心,朕决定从今日起将此歌作为我大唐军歌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李隆基看向两侧文武大臣,见到李隆基威慑的眼神,满朝文武赶紧附议,敢不答应吗?看李隆基那眼神,若是不答应自己等人定不会有好果子吃,更何况安江顺这一首精忠报国也让满朝文武心中激荡,纵然是姚崇这些老臣也突然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想要横刀立马上阵杀敌。

    ……

    献俘仪式结束后,李隆基在皇宫内大摆庆功宴宴请此次出征将士,当然能进皇宫参加宴会的只有七品以及七品以上军官,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卒则在北大营中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

    庆功宴结束后,安江顺辞别张守珪等人回到姚府,回朝后他还未与老师姚崇说上一句话,此时庆功宴都结束了,他要再不回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走到姚府所在坊内,经过阍室,让值班的护卫验明自己身份,安江顺这才走向侧门,此时正门肯定早就关了,而且以安江顺身份也不见得能从正门进去,走着走着安江顺突然有些沉默,今夜过后他恐怕就得寻思着搬出姚府了,如今他也算六品将领再在姚府住着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再过一月他便要前往营州赴任,下一次再回到这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霍宗路过侧门,见到在门前踌躇的安江顺当即惊喜的问道:“安郎,你回来了,怎么不进来?”

    听到霍宗的声音,安江顺立刻从想象中醒来,当即走上前对霍宗说到:“霍大哥,好久不见。”

    “我这不是几月没有回来,突然有些感慨。”

    “好了,随我进来吧,阁老说不定还在等你。”霍宗赶紧走过来拉到安江顺。

    “安郎,我可听说了,你现在可是振威校尉领果毅都尉了。”霍宗兴奋的问到安江顺。

    安江顺点了点头,对霍宗说到:“我能有今日多亏了霍大哥你们,若不是你们也不会有我之今日。”

    “霍大哥,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是有用得上兄弟的地方霍大哥尽管来找我!只要我能帮上忙一定帮!”

    霍宗重重的一手拍在安江顺肩上:“好小子,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

    走到姚府后院门口,安江顺转头对霍宗说道:“霍大哥,我先去拜见老师,等拜见老师后再找兄弟们吃酒。”

    霍宗也知道自己不便进去,便对安江顺说到:“去吧,我去准备酒菜。”

    走进书房,姚崇果然在书房等候,安江顺当即走上前稽首拜倒:“学生安江顺拜见老师。”

    姚崇放下手中书抬起头看向安江顺淡淡的说到:“回来了。”

    “还请老师见谅,宴后与袍泽道别耽搁了些时间回来晚了。”

    “无妨。”姚崇对安江顺说到:“此次你立下大功得圣人赏识委以重任,你可知去往营州后需做些什么?”

    “学生明白,自当更加努力为朝廷为圣人尽忠。”安江顺说出了一个万金油答案。

    姚崇也不在意,他对安江顺说到:“近些日子圣人已有对府兵制改革之意,汝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听到姚崇的话,安江顺背后突然冒出冷汗,怎么会,玄宗改革府兵制不是在开元中期吗?现在才开元三年怎么突然就有改革的倾向了?难不成这又是自己这只蝴蝶带来的影响?

    安江顺赶紧对姚崇说到:“此次大战虽极快获得大胜,但在战斗中学生也观察到普通府兵战力一般,远比不上北庭边军与左威卫龙武军等精锐。”

    “这便是问题所在了。”姚崇叹起到,曾几何时,府兵制乃是大唐军队的中坚,而如今府兵战斗力越来越低,这也是为何李隆基登基以来屡屡与突厥交战处于下风,多靠边军和中央禁军才能在和突厥大军交战中取得一些优势。

    姚崇对安江顺说到:“汝今后若是想在百万大军中继续脱颖而出就要从此方面着手可明白?”

    “学生明白。”安江顺赶紧站起来揖手行礼到:“学生多谢老师指点。”

    “嗯,为师累了,汝先退下吧,想必霍宗他们也等急了。”姚崇挥挥手让安江顺退下。

    安江顺当即谢到姚崇:“学生告退。”

    就在安江顺将要踏出房门时,身后突然传来姚崇的声音:“汝要时刻谨记汝之立场。”

    安江顺知道姚崇这是提醒自己记住自己身份,其实不用姚崇提醒,安江顺也不会忘记自己到底应该站在那边,安江顺回身说到:“学生今生只为唐人只为唐将。”

    “嗯。”姚崇挥挥手,安江顺退出书房带上房门“学生告退。”

    走出姚崇书房,安江顺三步并作两步朝着霍宗住处而去,想必霍宗王成安他们已经等得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