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108章:渤海大建设
    夜里,安江顺在都督府设宴招待公良洪,好吃好喝的通通上,全程程野、李成、黄柏三个渤海高层将陪宴,诸位上安江顺举起了就被对公良洪一行东山部落贵族说到:“来自东山的贵客,本都督敬你们一杯,预祝我们未来合作顺利。”

    公良洪回敬到安江顺:“都督,我东山部落从今日起唯都督之令行事,东山部落所有人都将归在都督麾下听从都督调遣。”公良洪此话一出,安江顺的脸都要笑烂了,公良洪两次表示自己的忠心虽然不能完全让安江顺相信公良洪就真正效忠自己了,但安江顺也能从中看出公良洪以及东山部落高层的态度,至少在高句丽的威胁没有解除之前,以公良洪为核心的东山部落是不会和自己有二心的,这就要看安江顺是否能在这期间真正收服东山部落。

    安江顺将杯中的酒干了这才对公良洪说到:“公良酋长,还有诸位东山部落的贵客,我安江顺呢,还年少也不太喜欢上层权力斗争,我希望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

    “我等明白。”公良洪赶紧回到安江顺,他自然懂的安江顺的意思,安江顺年纪轻轻就成了从四品上的都督,不出意外,他的前途非常光明,跟着他安江顺就有饭吃,公良洪不是蠢人,也不是一个对大唐没有任何了解的人,正是因为他知道在大唐这样的一个国家,安江顺如此年少就能坐上都督这样的封疆大吏手握实权不仅是因为安江顺身后有人,更是因为他自身能力也非常突出,未来安江顺一定会走到更高的地位。

    宴席上,公良洪再次对安江顺表了忠心,渤海高层和东山部落高层之间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且安江顺在宴会上也确定了开春后将派遣李成率领五千精锐步卒前往哥勿州驻守,同时李成也将负责东山部落的军事训练,为此安江顺也对公良洪说了,让东山部落在开春后迁移部落靠近哥勿州,鸭绿水旁的国内城是目前大唐在鸭绿水流域仅剩的城池,为此安江顺也特意嘱托了公良洪让其出兵手持自己渤海都督府大印的文书前往国内城驻守,待到李成率领精兵五千抵达哥勿州之后,驻守国内城的东山部落军队就地接受李成的训练,其他东山部落军则在哥勿州接受训练和改编。

    第二天早上,安江顺带着公良洪和几个东山部落贵族代表前往北大营参观,看看渤海精锐之师的军容军貌,也好让公良洪他们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公良洪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实力可以保证东山部落的安全,以此增强公良洪等人的决心。

    走进军营,公良洪等人眼睛看的就有些累了,经过三四个月的训练,此时北大营的渤海军将士身上已经显露出了精锐气势,同时因为有一部分原渤海籍将士的存在,受到这些参加过实战的将士的影响,北大营校场上正在训练将士身上也显露出了一股淡淡的杀气,纪律严明,进退有序说的正是渤海军,当然没有经历过大战是此时渤海军整体的弱点,这一点等到来年开春很快就能得到改变了。

    走在校场上,安江顺对公良洪说到:“公良酋长,我渤海军目前有三万余精锐将士,本都督有圣人旨意可以自行募兵,五年内不用缴纳赋税,随意在未来五年内,我渤海军实力只会不断上升,在贵部落勇士经过我麾下将领训练改编后,某会从贵部落勇士中挑选五千人加入我渤海军,不知酋长意下如何?”

    “都督,我还是那句话,我东山部落从现在开始就听你的命令了,只要你需要,我东山部落全力支持都督。”公良洪已经打定主意到紧跟安江顺的脚步了,他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未来安江顺一定会走到很高很高地方,跟着他,纵然是未来东山部落会彻底成为安江顺的附庸,但是他公良洪一定会跟在安江顺身后也跻身大唐高层。

    “我知道东山部落并不擅长炼制铁器,未来两年内东山部落军队会逐步替换上我大唐制式装备,这只是我对你东山部落的照顾,后来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既然打算将公良洪以及东山部落树立成那个千金买骨的典型,安江顺决定下重本将东山部落武装起来,而为了保险起见,安江顺将这个胡萝卜分成了两年逐步替换,两年时间足够安江顺控制一部分东山将领从而掌控东山军队,准备直接划入自己管辖的五千人则是安江顺要武装的第一批人,想必这样做公良洪也找不到任何不满的理由。

    “都督,我部落勇士更擅长于骑兵作战,而在这北方,骑兵作用更大,某还是希望能保证我部落有一支精锐骑兵防御部落,毕竟都督也知道部落老弱较多,需要保护。”

    “无妨无妨,若是有大战开启便将部落妇孺送到哥勿州城内,如此诸将士在前线作战也不必担忧家中父母妻儿安全,你意如何?”安江顺再次试探到,公良洪眉头皱了一下,安江顺的提议看似是在为东山部落考虑,其实公良洪以及两人身后的渤海高层和东山高层都知道安江顺这又是在试探公良洪,同时安江顺提出这个建议其实也是将东山部落的妇孺作为人质。

    “都督建言甚好。”公良洪直接应下了安江顺的建议,在场众人全部松了一口气,东山部落的几个贵族代表是因为自家酋长应下了这个建议没有引起安江顺不快破坏了此前好不容易达成的合作,虽然他们心里都觉得这个建议有些为难人,但是他们既然已经决定要追随安江顺就必须拿出相应的筹码来,他们是第一个靠拢安江顺的人,未来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公良洪不仅应下了安江顺对于要求,而且还主动提出来:“都督,你看我的家人是不是也能住进哥勿州城,既然投靠了都督,我想住在都督之下城池能更好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公良洪都主动提出让自己家人住进哥勿州了,安江顺自然不会拒绝,而是顺势答应下来,并且该给了公良洪一个哥勿州右果毅都尉的虚职,听到自己这就成为了六品果毅都尉,公良洪立刻觉得自己的投资是对的,有安江顺的保证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大唐正六品的果毅都尉,虽然他自己也明白这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虚职,但公良洪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等自己得到安江顺真正信心之后相信这个虚职就能变成实职掌握兵权。

    封了公良洪,其他的东山贵族自然也得到了好处,全部给安江顺封了从七品校尉,当然了这些校尉都是没有实职的,只是一个荣誉的象征官职。

    对此渤海众将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这都是此前商量好的决定,反正也没有实际权力,程野他们也不为因此觉得嫉妒或者其他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公良洪等一行东山部落贵族高兴的离开了。

    在公良洪离开后,渤海城立刻掀起了一股建设潮,在安江顺的授意下,渤海都督府别驾岳云招募了两百工匠两千民夫开始扩建渤海城并且在不僭越的情况下增高渤海城城墙,未来他要面对靺鞨人和高句丽两方的挑战,渤海城的防御必须得到提高,同时安江顺还下令在渤海城的东南方向十五里处修建一座新的乌堡式军营,与渤海城护卫掎角之势,同时也是作为渤海的前哨防范来自东边和南边的威胁。

    同时哥勿州作为抗击高句丽的前线,哥勿州的城防也必须得到增强,在李成领兵前往哥勿州之前,哥勿州县令宋宝收到了安江顺的直接命令立刻召集民夫工匠修缮城墙增宽城墙宽度,为什么要增强城墙宽度呢,是安江顺打算在城墙上修建箭塔和投石机,安置床弩等城防利器,高句丽在历史上的强大纵然是安江顺这个半灌水历史爱好者也知道的,虽然他之前高句丽自前朝就被数次攻伐实力被削弱很多,但高句丽也不是他以一个渤海之地就能直接对抗的,在双方正式起冲突的前期,安江顺只能保持守势。

    国内城处在鸭绿水江边也是安江顺下一步计划中需要重点经营的城池,不过在安江顺还未完全收服渤海境内所有契丹部落之前安江顺暂时还不会去触碰半岛上的势力的底线,他只能暗中增强国内城的实力,这也是为何他让公良洪出兵国内城的原因,就是想造成一个假象,国内城被契丹人占据一次减轻高句丽上层的怀疑,同时安江顺让程野派出了大量探子渗透入高句丽,最好是能混入高句丽的军中然后潜伏起来等待将来安江顺启用他们。

    这是安江顺埋下的钉子在将来自己和高句丽对上之后给高句丽一致命之击,为了更快发展渤海军队,安江顺还特意写信给新任的松漠都尉何明想从他手中换取一部分经历过霍林郭勒大战的老兵,暂时还没有得到何明回信,如果何明答应了,安江顺将会立刻得到两千参加过霍林郭勒大战的老兵,这些将士将立刻成为他麾下大军的中坚力量,有此前和何明做同僚的经历,安江顺相信何明会答应自己的请求,毕竟何明不仅是因为两人曾经同在张喜成麾下做事,更重要的是安江顺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和何明交易,在边镇将领已经拥有军政大权的情况下,安江顺相信何明会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