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113章:姚崇遗信
    正月二十二日,安江顺领兵回到渤海城,天使早已经离开,不过都督府也迎来了另外一名神秘客人,见到这位客人,安江顺大吃一惊,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是霍宗来了渤海,安江顺赶紧让霍宗坐下询问霍宗为何不在长安而是了渤海,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他在姚崇的孝期不在长安姚府上帮忙而是来了渤海。

    霍宗郑重其事的从脱下衣服从内衣夹层中取出一封信交给安江顺,“此乃老爷临终前让我秘密转交给安郎你的。”

    “老师可有话留下?”安江顺一边接过遗信一边问到霍宗,霍宗摇摇头,“老爷只让我将此信交给你,至于其他事情一概没有,不过老爷临走前多有念叨你,想必还是非常挂念你,只是,哎,再也见不到了。”

    听到霍宗的话,安江顺的心情就更糟糕了,手中的遗信也是沉甸甸的,几张薄纸竟让他有一种重若千钧的感觉,打开信封,拿信的双手又是颤抖不已,他没想到姚崇临终时还会给自己留下一封遗信,心中充满了关怀与勉励,还安慰安江顺为师只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让安江顺好好辅佐圣上为大唐尽忠尽心。

    信的末尾,姚崇对安江顺交代了一些事情,并未也提到了继任他的会是宋璟,并且说明宋璟这个人一想按章办事不会为难他,不过同时姚崇也在信中交代安江顺要留心张说这个人,这个人历来和为师作对,如今为师马上去了,难说张说不会将此仇恨转嫁他身上,让安江顺提高警惕不要遭了他的道。

    看完信,安江顺的眼角又一次落下泪珠,看完信,安江顺被姚崇对自己的关怀所感动,有这样一个老师,也许也不枉此生了。

    让下人拿来一个木盒,安江顺将姚崇的遗信放心木盒妥善保管起来,算作是一个精神寄托吧,纵然姚崇这一辈子精于权谋之术,但总归姚崇后面对安江顺是真心的好,作为一个身上拥有突厥血脉的人安江顺能够这这么短时间里得到李隆基信任也是因为有姚崇在后面默默支持的原因。

    安江顺收好姚崇的遗信这才对霍宗说到:“霍大哥,既然来了我渤海就多住些日子,也好让兄弟我多招待你两日,以报当初恩德。”

    霍宗也没有推迟,毕竟此时天寒地冻的出行也不方便,若不是此前霍宗召集要把信件送到安江顺手里,他也不会在这个天日冒着风雪北上,在这个天气出行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霍宗对安江顺说到:“安郎,此次我已经不打算南下返回姚府了,老爷在临终时曾嘱托我让我今后就跟在你身边做事。”

    “跟在我身边?”安江顺有些诧异的问到,见到霍宗肯定的点头,安江顺当即高兴的说到:“那真是太好了!”安江顺此时正缺值得信任的人手,他当即对霍宗说到:“霍大哥,我虽然只是一个都督,但是整个渤海军政大权都在我手中,你是想从政还是从军一句话别的不敢说,正八品没跑。”

    “安郎,我并不想进入朝廷,只想在你家中做一个护卫。”霍宗说到,霍宗早年从军被上官欺压,早就不想在军中做了,虽然此次是奉了姚崇遗命来北方帮助安江顺,但是他并不想在军中做事,哪怕是在自己的小兄弟麾下做事。见到霍宗态度坚决,安江顺也不坚持,他思考了一下对霍宗说到:“霍大哥,毕竟我只是孤身一人,这府上护卫就是军中亲兵,你看这样,你就做我亲兵统领如何?李成此时已经去了哥勿州驻守。”

    只是做亲兵统领,霍宗倒是没有直接拒绝,亲兵统领只是跟着安江顺,保护安江顺安全,并不会过多涉及到权力争夺,如此一想霍宗便答应了下来,见到霍宗松口,安江顺非常高兴,他对霍宗说到:“霍大哥就在府上住下,明日我便传信让成安哥赶来我等三人相聚饮酒。”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

    距霍宗到渤海已经过去了大半月,在都督亲兵统领的位置上也做了半个月了,似乎一切又都步入了正轨,只不过都督府后院的房间里又多出了一块灵牌。

    进入二月份,渤海的居民明显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压抑,招兵处再次贴出了招兵布告,都督府今年要招募新兵六千人,其中骑兵两千人,此前通过体检又没有进入军中的壮丁可以优先参军,普通士卒每个月月响四百文铜钱,这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每个月四百文足够改善他们的生活了,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毕竟10文铜钱就能买到一斗大米,一斗便是大约12斤大米,四百文铜钱足足可以买到四十斗大米,足以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渤海境内凡是符合要求的壮丁全部趋之若鹜想要加入军中。

    不过安江顺这一次只打算招募六千人,很多人注定是要失望而归了。

    在都督府招兵的同时,下面的几个县城也开始了招兵,当然这些县城招兵还是按照大唐府兵标准装备,而不是渤海新军的装备水平,两者之间的战斗力更是不能比较。

    与此同时,东山部落五千骑兵也已经抵达渤海报答,安江顺将这五千人直接纳入了渤海骑兵之中,五千人分作了五团每团派出一个校尉统领,同时三分之二的队正也将由渤海骑兵队副担任,而队正以下的军官则由全军将士自由竞争,有能力者担任,当然这只是安江顺表面上的说法,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套潜规则,那便是要保持每一级的原渤海籍军官必须控制在底线三分之一以上。

    待到五千东山骑兵与新招募的六千新兵全部到位之后,安江顺下令全军开始磨合训练,等东山骑兵与新兵训练结束,这北方的天气也该转暖了,冰雪都融化了,也该真正走上大战场了。

    安江顺已经下令让全军所有将领加强训练,这些六千新训练的士卒并不是为了直接走上战场,而是用来防守后方的军队,作为一个年轻的沙场老将他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都督,不得不说东山部落的人和其他契丹部落确实不一样,他们每一个人都会讲一点儿简单的官话,这极大便利了我们之间的沟通。”

    “伙长和什长竞选结果如何?”安江顺问到程野。

    “有一半伙长被东山部落的人拿走。”

    “还在控制范围之内,东山部落的人毕竟刚刚加入,我们还不能完全信任他们,明白吗?”安江顺对程野说到,程野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从军营中走出来,安江顺闲来无事便带着霍宗程野两人换上了便装准备来一次微服私访。

    “安郎,你怎么想起要在城内私访了?”程野悄悄问到安江顺,安江顺高声莫测的对程野说到:“你可以猜猜。”

    “这,难道是为了体察民情?”程野猜到,安江顺微微点头:“做都督大半年了,我还没有亲眼看过渤海城内的情况,执政一方我们可不能连自己治下的百姓都不了解那怎么行,作为地方父母官必须要对自己治下百姓有足够了解这才能保证我们不会做出错误的政策。”

    “原来是这样,以前我还总以为当官就是听从上面的旨意就行了。”程野摸着自己脑袋说到,安江顺笑了,他知道程野早年当惯了纨绔子弟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他对程野说到:“这当官哪儿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地方,这个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久居庙堂之上那些大人物怎么会知道地方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所知道的大多也就是下面官员汇报上去的情况罢了,知道为什么很多明君也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吗?”

    “上下官员徇私舞弊,欺上瞒下,圣人又不出宫自然不太了解民间疾苦。”

    “上行下效,朝中之人如此,下面官员更是如此,我们都想改变这个局面,只不过…,哎,算了不说了,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便行了”安江顺说到一般就不说了,程野也知道安江顺后面想说什么,只是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