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200章:蒲州援兵至
    经过白天的战斗,所有人都累了,没有受伤的兄弟发扬风格轮流负责晚上的警戒和巡逻,至于在另一侧宿营的商队与百姓有吕步强和其他商人的护卫加起来超过了百名护卫,仅是负责的晚上的警戒已经足够,吕步强今日心脏可谓是起起伏伏的,先是遇到了官军被匪徒袭击,然后又是突厥骑兵从他们身旁杀过,然后又得知了前方领兵官军将领竟是这两年声名鹊起的渤海都督安江顺,经过交谈,吕步强还得到了安江顺的保证,只要他去渤海经商经营渤海牧民手中的牲畜,渤海都督府将会给他最大的支持。

    吕步强在安江顺这儿感受到了区别于大唐其他官员对他们这些商人的尊重,安江顺言谈之中不仅不歧视他们这些商人,而且言语间对他们这些商人还非常尊重,很是看重他们这些商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吕步强才在安江顺的劝说下直接答应安江顺的邀请前往渤海看看。

    安江顺今夜也没有打算睡觉,趁着众人目光都没有这边,安江顺走到做好标记的特殊马车前拉开车厢门进到马车中查看一个有特殊标记的宝箱,取出上面的白银,露出下方的铁箱子,宝玉没有任何问题,安江顺这才放心将箱子恢复原样,检查完宝玉,安江顺退出车厢,坐在车厢外面靠着马车休息,白天的战斗大量士卒受伤,安江顺没有任何事情,经历也不错干脆就替兄弟们警戒,让所有兄弟好好休息一番。

    坐在马车上,安江顺依在车厢上,仰望着星空,今夜晴空万里,北斗七星清晰可见,一颗流星划过天空,安江顺想起了前世的传说,说是流星经过的时候许愿能够心想事成,安江顺在心中默默的许愿想让茵儿复活,不过他知道这只是自己的奢望。

    拿起吕步强送来的这个时代的汾酒,安江顺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虽然比不上将军醉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喝上几口酒也让安江顺在寒风中的身子暖和了不少,跳下马车,安江顺围绕着营地转悠了一圈,见到安然无恙他这才又回到了马车上,闭上双眼让让身体处在放松的状态,他作为主讲倒是不必时时刻刻睁开双眼警惕四周。

    夜色慢慢的淡了,太阳渐渐从东边的天空缓缓跃出了地平线,随着太阳升起,安江顺也缓缓的挣开了双眼,一晚上的假寐让安江顺的疲劳稍稍得到的环节,他跳下马车走到篝火前,一些轻伤士卒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袍泽准备好了早餐,随军携带的肉干加上打上来的河水做成了一锅锅肉汤,将炊饼泡在肉汤中沾上肉汁,美美的吃上两个炊饼喝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这是吕步强一行也前来与安江顺道别,作为商人他们也要抓紧时间,人还受得了,不过那些牛羊经过这些日子的长途跋涉都有了掉膘了,在耽搁下去就不好卖了,见吕步强前来道别,安江顺亲自出营和吕步强道别,两人又重复了昨晚的约定,约定安江顺返回长安后吕步强一定上门拜访,安江顺也给了吕步强自己在长安的住址。

    吕步强一行离开后,渤海军众人这才缓缓的拔营准备出发,由于减员,拆卸营地的速度比之前慢了不少,忙碌到巳时三刻全军这才做好了出发准备,由于半数以上士卒身上都带着伤经不起折腾,今日的行军速度比以往更慢,每个时辰只能前进一百多里,这样的速度要赶到蒲州起码得五六天以后了,连夜赶路的霍宗此时刚抵达蒲州,带着安江顺的大印,霍宗在蒲州守城校尉的引路下很快找到了蒲州太守朱丕,蒲州只是一个中府,朱丕也不过是一个正五品的太守,见到霍宗带着渤海都督大印以及安江顺亲笔手书,作为蒲州最高长官,朱丕听到霍宗说安江顺在自己治下遭到了袭击,朱丕哪敢有所耽搁,立刻传令,集合城中所有士卒衙役捕快,除了必要的守城人员,所有人立刻北方接应安江顺一行。

    未时一刻,朱丕与霍宗一行带着蒲州太守府麾下两千府兵急速朝着北方支援而去,同时朱丕也令衙役立刻向长安方向求援以及说明情况,此次事发突然,但他也属于没有无令调兵,还是要给兵部吏部说明情况才行,渤海军队在自己管辖的地区遇到了贼寇与突厥骑兵袭击,还好最后没有出现大事,不然他这蒲州太守怕是要做到头了。

    安江顺遇袭的第三天,朱丕带着的蒲州援兵终于与安江顺会师,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有些令安江顺尴尬,会师前,安江顺看见南边的官道上空有大量烟尘以为是有敌人来袭,当时下令全军戒备,好在这蒲州府兵甲胄齐全一看就是朝廷官军打扮,安江顺这才赶紧下令让人把弓弩收起来,差点儿给整误会了。

    和朱丕的蒲州援军汇合了,这两日一直提心吊胆的安江顺终于放下心了,有了蒲州府兵的协助,所有的渤海将士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他们死盯着车队了,不过考虑到车队的特殊性,安江顺和朱丕太守进行了一番沟通,表明了车队的特殊性,只让蒲州府兵做外围警戒和保护,渤海士卒做贴身保护。

    对此,朱丕没有什么不满,车队上的东西丢了一件他都担不起责任,安江顺让自己的人不接近车队也是为了他好,更何况安江顺乃是正四品都督,他只是一个正五品太守,按照官阶朱丕也应听从安江顺的命令。

    有了蒲州府兵协助,车队的前进速度也终于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终于在五月三日的时候抵达了蒲州城,抵达蒲州城,长安的信使也见到了安江顺,并且给安江顺带来了李隆基圣旨和骆耿羿的亲笔信,从左金吾卫抽调的两千精锐不日就将抵达,军队渡河较慢,信使便先行一步将消息送了过来,得到长安方面的回复,安江顺也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不用在担心有敌人再次来袭,作为李隆基的御林军之一,金吾卫战斗力不提,柴家等三家人也不敢轻易对金吾卫下手,那性质可和袭击渤海军队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