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10章:出征在即,洪涝预警
    时间流逝,在程野、彭宇几个同样孤家寡人的兄弟陪伴下,开元九年的新年还算过的开心,开元九年,这已经是安江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八个年头了,在过去的七年中他至少有五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而这第八年也不列外。新年假期刚过,大年十六这天,渤海立刻进入了战备状态,此次出征草原所需兵力并不多,也不需要额外的辎重,但是出征将士兵刃甲胄还是需要在出征前进行保养更新,已经损坏的就拿着损坏的甲胄和兵刃去工匠坊换,同时每个出征将士还额外准备了一把备用兵刃,每人还有额外配备一批驽马专门驮运箭只药材等在草原上无法得到补充的物资。

    每个出征的步卒也需要一匹驽马用以辅助行军,如此统计出来,虽然出征的士卒不多,但是所需要的军备物资却已经超过了四万人正常所需,对目前的渤海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好在那一万契丹骑兵装备马匹并不需要都督府负责。

    集合骑兵步兵都将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尤其是如何在草原上辨别方向找到主力大军或者返回大唐,这是为了防止有士卒行军中掉队又或者在战斗中走失,这样的情况并不会算作逃兵,毕竟此次出兵突厥要深入漠北草原,有人掉队失踪很正常,战斗性质和正常的两军对垒是有所有不同的,士卒掉队返回大唐并不会算作逃兵,因为就连亲自统兵出征的安江顺都不知道自己在草原上的时候会在何处行军,有可能上一个时辰还是朝北前进,下一个时辰突然就朝着东边前进了,如此情况你怎么让掉队士卒找到主力,与其让他们在草原上四处乱逛还不如让他们直接南下返回大唐。

    当然下面也有人怀疑说如此会不会让一些士卒故意掉队,安江顺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怀疑,此时的渤海军队可是一支具有相当荣誉感的军队也是一支常胜军队,故意掉队这样的事情不会有人去做的,毕竟比起故意掉队回家将士们更愿意上战场获得功劳。

    进入草原,向导也少不了,安江顺正令人四处招募向导呢,最好是经常前往草原的商队年轻伙计,年轻体壮的商队伙计才能跟上大军的行军速度不至于因为一个向导拖累大军行军速度。

    “准备的怎么样了?”走进军营,安江顺问到自己手下的第一骑兵大将文间,文间立刻回到:“漠北草原水文地理,兄弟们都了解的差不多了,指北针也分发到了每一伙。”

    “向导找到的怎么样了?”

    “已经找到了五六个长期来往草原的商队伙计愿意随军担当向导,末将做主每人给了五十金安家费。”

    “嗯,这些伙计虽说是向导,但跟随大军征战也易遇到危险,就说是某之意,这些想到若是出现任何意外皆按照伙长标准发放抚恤金。”安江顺对文间说到,文间拱手领命。

    “还有一个月时间就要出征,那些步卒的骑术如何了?”安江顺又问到文间。

    听到安江顺问这个,文间就有些苦笑了,虽说许多步卒都会骑马,但这骑术要想跟上正规骑兵的速度还是有些勉强,加上大部分步卒身上的甲胄都要比骑兵更重,渤海步卒身上所着甲胄普遍要比骑兵甲胄更厚更重,行动间本就不便,让步卒骑上战马跟随骑兵行军也着实有些为难这些步卒了。

    “让这些步卒骑马跟随骑兵行军没有问题,只是步卒身着甲胄更重恐怕速度与行程不如骑兵。”

    “无妨,能跟上骑兵就行了。”

    从军营中出来,安江顺直奔都督衙门,在出征前,他需要与岳云等人确定今年渤海农业、工商业发展目标,自从安江顺提出了工农业理念后,渤海的手工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渤海手工工场那是蓬勃发展啊,近百家各式私营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大量皮革、纺织产品甚至农具等产品都在通过商队不断运往南方销售,如今的大唐各地的市场,来自渤海的皮革制品已经成为了关中地区中上层人士的每年必购,而渤海纺布则是以价格优势不断占领南方的平民市场,当然目前渤海手工制品在整个大唐商贸市场的影响力还略显不足,渤海卖往南方更多的商品还是牛羊马匹,拥有百万牧民的安江顺可以自豪的说,他是大唐最大的牲畜销售商,只是他这个销售商是见不得光的,大部分产品都是通过都督府暗中控制的商队在处理,每一匹马卖往南方至少能获利十贯铜钱,这也是安江顺不断征战扩张的底气所在,无他有钱而已,比不上李隆基这个皇帝,但养一只十几万的军队还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来到都督衙门,找到岳云,又将程野、黄柏等几个军中主要将领唤来,安江顺对众人说道:“渤海地广人稀,百姓拼尽全力所开垦土地也是有限的,所以某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恢复屯田。”

    “屯田?”

    “没错,让各地驻扎的军队屯田,如此多的土地任凭其荒废实在令人痛惜啊。”

    “可是屯田势必会影响军队日常训练。”

    “无妨,某又不是让所有军队都去屯田,只让各地驻军三分之一士卒负责开垦荒地。”安江顺对众人解释到:“各部队还可分作三部轮流照顾屯田,如此一来既不耽搁训练每年还有大量粮食补给军用,而且都督府还可下一道命令,屯田所得都督府只取一半,剩余一半由各部自行安排,这样各部队也有了动力,岂不是妙哉。”

    “不过这规模必须要得到监控,不然地方一些将领会将屯田作为主业谋取利益。”程野建言到,安江顺点点头认可了程野的建言,“那就留由都督府派出屯田官到各郡县指导监视如何?”

    “巡检司也要负责各地屯田数量监督,如此一来便万无一失了。”黄柏也建言到,巡检司是单独衙门不受军方管辖,又只负责监督屯田面积不介入实际操作,相互勾结的可能极小。而且黄柏几人也不信会有那个将领会为了几千亩屯田利益贿赂这么多人,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行。”

    “可行。”

    安江顺屯田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众人的同意,只要不影响军队训练不影响战斗力还能增加一定收入,这样事情只要不是白痴都会同意。

    “年前雪势很大地上积雪很厚,这一开春积雪渐渐融化定会引起水害,留守军队要做好应变准备随时投入救灾。”安江顺对程野和岳云说到,年前大雪纷飞的时候他就在担心这件事情,年前的大雪实在是太大了,就连渤海城中不少地方积雪都超过一尺,根据安江顺前世的经验,这样的大雪在开春极易引起水灾,趁着今日的碰面会,安江顺再次强调了这件事情,见都督如此重视此事,岳云郑重的将预防水灾的事情记录在案,等会议结束后立刻将此事传达到各郡县乡镇。

    只有程野几个军中将领对安江顺所说让军队时刻准备参与救灾让程野他们有些不懂,在他们看来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怎么能用来救灾呢,安江顺则问到几人他们努力打仗除了为了功名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大唐百姓吗?尤其是渤海军队几乎就是一支渤海子弟兵,当渤海百姓有难的时候他们这些子弟兵不上,谁上呢?

    安江顺一番话让众将赶到了羞愧,都督说的没错啊,渤海百姓每年缴纳赋税养他们这支军队还不就是为了在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候有人保护自己,当发生水灾的时候,渤海军队若是能及时出现救助百姓赈济灾害,不仅能获得大量民心,同时也能减少损失,无论从哪方面看他们都不亏。

    统一了军方将领思想,安江顺又对岳云说到:“从明天开始就要让各郡县乡镇迅速查明辖区有多少村落是临河而建,要尽快将这些村子的村民迁往远离河边的高地,一定不能等到洪水来临时,若是那时再迁移百姓就来不及了。”

    “下官领命。”岳云起身回答到。

    当官不容易啊,尤其是作为一个地区的军政最高长官更是如此,安江顺不仅要操劳军事还要操心大大小小的俗事,就好比预防洪水灾害的问题北方官员就很少会注意,在许多官员眼中,水患不是只有河水江水才会有的事情吗?这北方就那么几条河,每年下雨也少,怎么可能发生洪水,为此安江顺就必须给官员们普及各种知识啊,什么凌汛啊,气温突然升高大量冰雪融水短时间内汇入河水都会引起洪涝灾害。

    而一个多月后的几天里,渤海气温突升,大量冰雪融水猛的一下汇入了河水之中,一时间渤海境内几条主要河流都发了洪水,众多渤海官员以及百姓才不得不佩服安江顺的高瞻远瞩,正因为安江顺的坚持才避免了大量百姓受灾,也省去了一大批赈灾钱粮可以用到更关键的地方,比如运河沟渠修建以及河堤维护,灾后重建等等。

    此乃后话,暂且补贴,洪涝灾害来临的时候安江顺已经带领大军深入了漠北草原,当他知道渤海洪灾的事情已经是开元九年七月中旬当他率部凯旋之时,洪涝早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