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11章:出征
    开元三月二十五日,安江顺率渤海军两万五千人辅一万契丹骑兵共三万五千人在渤海城北大营誓师出征,此次出征漠北草原,安江顺选择了他最为熟悉的一条道路,那便是安江顺从安氏部落出走南下时的道路,安江顺要沿着这条路一路杀回安氏部落。

    三月三十日,大军如期抵达霍林郭勒关,这个安江顺曾经浴血奋战保卫的地方,数年过去,霍林郭勒关已是物是人非,现在的校尉是一个名为赵正平的军官,见到渤海大军抵达,赵正平赶紧走出霍林郭勒关迎接大军的到来。

    “末将霍林郭勒关校尉赵正平参见大都督。”

    “无需多礼。”安江顺跳下战马走到赵正平身边说到:“某与大军远道而来,还请赵校尉为我等寻一处扎营之所,大军需在此休息一日,后日清晨大军将出关前往草原。”

    “前往草原?”作为守关校尉,赵正平的级别还不足以知道朝廷的军事部署,更别提让渤海军队出征漠北草原侧击突厥人只是李隆基这个皇帝私下提议,甚至于连朝中诸位大臣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何况赵正平。

    不过安江顺对霍林郭勒关将士始终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在心中,甚至于他麾下的将领很多都是出自曾经与他在霍林郭勒关的部下,一边让几个都尉,校尉带着军队跟随赵正平的人前往驻地,安江顺则一边对赵正平简单说了一下他们的任务,听完,赵正平心中惊讶,他惊讶安江顺竟然如此大胆,以三万余人就敢直接深入草原,攻击突厥人后方。

    安江顺笑了笑对赵正平说到:“前几年突厥人损失了大量精锐战士,此时其王庭主力又被安北军拖在了单于都护府附近,我此去要面临的不过是一些突厥老弱策应安北军,打破僵局。”

    “朝廷邸报末将也看了,安北军打的确实艰难,据称突厥人出兵十万南下进犯,简直就是举国之兵。”

    “正是,安北军已和突厥人交战一年,战争还未结束,由此可想他们的不易。”

    “我大唐军队精锐然则人数太少,突厥人举族为兵兵力太多,一时之间无法取胜也实属正常,而且这单于都护府周边皆是草原,突厥主力皆为骑兵在草原上来无踪去无影不与我主力交战,我大唐军队疲于奔命……”

    安江顺诧异的看了一眼赵正平,他没想到赵正平这样一个小小的守城校尉竟有如此战略眼光,只是从朝廷一些邸报便能找到安北战场一直处于僵局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由,没错,在安北都护府境内的突厥军队根本不与唐军主力决战,而是到处袭扰大唐村镇城池,唐军只能在各地驻扎重兵以保护城镇,如此一来用以正面作战的兵力便减少了,安北都护府长史胥合手下所有兵力不过七万,在城池以及主要乡镇驻兵后,手中的机动兵力只剩下不到两万骑兵和一万步卒,如此兵力主动出击那就是自寻死路,朝廷正在不断抽调军队支援胥合,但是此时的李隆基真心抽调不出来军队了,张守珪的前任一场大败让大唐损失了数万精锐而后张守珪赴任吐蕃又带走了关中五万大军,开元七年末战事开始时朝廷又给胥合派去了五万援军,此时的关中只剩下十五万军队,这些军队有三分之二是驻扎京城的禁军,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在训练中的长从宿卫,短时间内李隆基是不可能给胥合派去援军了,胥合只能靠自己解决当前的难题,至少在开元九年结束前是这样的。

    好在安江顺得到了李隆基的私人授意让安江顺出兵草原进攻突厥人后方,让突厥人不得不撤兵。

    “长达一年的征战不止是我大唐将士身心疲惫,但突厥人更累,开春后草木生长正是草原上放牧牛羊,此时只要都督突然出现在草原上,突厥人必定阵脚大乱急忙回援后方,然后胥长史再领兵尾随追击,定能一举将突厥人击败。”

    安江顺对这个叫做赵正平的校尉多了一些兴趣,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八品校尉,但他却不像一般的校尉那样只是知道守着关卡,赵正平会去关注各方战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能有如此战绝眼光的人倒是少见,安江顺对赵正平生出了一些兴趣,他说到:“某今日倒是开了眼界,没想到你一守关校尉也会有如此远见。”

    “末将驻守霍林郭勒关已经两年有余,每日不敢懈怠,时刻警惕草原异族动向,看多了便知道的多了。”

    “嗯,很好,身为大唐军人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某很看好你!”安江顺称赞了一番赵正平,不过他并没有提到让赵正平到他手下做事,赵正平虽然比一般的下级军官要更具战略眼光,但也还不值得安江顺一个大都督主动邀请他。

    在赵正平的招待下,安江顺一行在熟悉的霍林郭勒关内美美的饱餐一顿又美美的睡上了一天,四月一日,休整好的大军从霍林郭勒关出发朝着西北方向前进,三万五千精锐将士全部骑马一路疾行,每日可以前进三百到四百里,大军的第一个目标便是突厥大部落之一的安氏部落,也是安江顺名义上的故土。

    此次安江顺乃是衣锦还乡,只不过他给这具身体的乡亲们带来的并不是荣誉和财富,而是鲜血,作为大唐大都督,大唐皇帝的大女婿加之安江顺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将突厥当做自己的故地,只要突厥人不放下武器臣服,那他们便是仇敌,死战到底的敌人。

    由于离开草原已经过去了六七年时间,安江顺早已不认得回去安氏部落的道路,不过军中有五六个每年都来往草原的商队伙计,有他们作想到带路安江顺定能顺利的找到安氏部落。

    “传令下去,大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都督有令,大军走过寸草不留!”

    “都督有令,大军走过寸草不留!”

    “文间!”

    “末将在!”

    “你率一营骑兵与三千契丹骑兵为先锋。”深入草原三天后,安江顺开始分兵,他将所有骑兵分作了四部分,文间率领五千骑兵为先锋,骑兵校尉薛长力率五千骑兵为右翼,骑兵校尉武陵率五千骑兵为左翼,安江顺率剩余一万骑兵一万步卒为中军,各部相距不得超过一百里,全军呈一个三角阵扫荡经过的突厥部落,此战渤海军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认认真真的当一回强盗,遇到什么抢什么,抢牛抢羊,抢钱,总之除了人以外其他东西只要有价值的全部都可以抢,而且此次出征安江顺还放开了军纪,出了霍林郭勒关安江顺便下对全军将士下令此战不必遵守军纪,一来是此战他们成为了入侵者就必须要要入侵者的自觉,二来渤海军将士年年征战,这也是为了一定程度能够让将士们的神经得到舒缓。

    “全军每日只需前进三百里!夜晚扎营各部相距不得超过五十里!”

    “是!都督!”

    “出发吧!”

    “一营随我来!”

    “三营随本校尉出发!”

    “四营随某出征!”

    前左右三部已经出发,安江顺将剩余的以前契丹骑兵放在了大军末尾作为后军警惕后方可能出现的敌军。

    四月五日一天时间,渤海军队攻击了超过十个大小突厥部落,所有部落的男丁都被杀光,只剩女人老人还有小孩,此次出征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安江顺就要狠下心给突厥人重创,击溃远不能满足安江顺的目标。

    到了四月七日的时候,渤海骑兵已经深入漠北草原千里,根据商队伙计的描述,他们距离安氏部落只剩三日路程,按照当前的速度大军将会在三日后的中午抵达安氏部落附近,而安氏部落也将成为渤海军深入漠北草原后遇到的第一个大型部落。在这之前大军遇到的部落最多不过万余人这些部落的马匹牛羊都被大军洗劫一空,短短几天时间这些失去了马匹的突厥人根本无法给后方的部落示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穿黑甲的唐人在属于他们的草原上肆虐,横行无忌。

    四月九日晚,大军扎营在安氏部落以东两百里处,晚上安江顺升帐点卯召集全军八品及以上军官传达了明日作战目标:“左右两翼骑兵在各自向导的带领下于清晨出发,迂回到安氏以西设伏截住安氏溃逃之敌!”

    “我等领命!”

    “文间!”

    “末将在!”文间上前走到帐篷中央拱手弯腰说到。

    “明日汝仍为先锋领五千骑兵率先发起进攻,某将亲率八千骑兵与一万步卒跟在你身后发起第二波攻击!”

    “末将领命!”

    “明日之战将会是我渤海军第一次面对突厥大型部落,某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一个大型部落少说也有四五万可战之兵,纵然抽调了部分南下作战,部落中反抗力量仍不会太小,若是谁轻敌大意造成兄弟们大量伤亡可不要怪某不讲情面。”

    “我等谨记都督教诲。”

    “下去准备吧,明日辰时一刻出发!”安江顺挥手让众人退下,趁着时间还早抓紧时间养精蓄锐应对明日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