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24章: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此说来,我们只有迎战了。”文间长舒一口后说到:“既然如此,都督你来压阵,末将率主力冲锋!”

    “.话,如此情况你让我安江顺躲在兄弟们身后?”安江顺狠狠的瞪了文间一眼后说到:“你这分明是陷某于不义!越是危险,某作为大都督全军统帅越是不能后退,越是要迎难而上为全军将士做表率!”

    见到文间眼神中有些担忧,安江顺心知必须给文间说明白才行,于是他对文间说到:“汝且宽心,慕容琦耗不起,一旦他发现自己妻儿老小不在此处,很快就会撤兵,他可不敢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一旦突厥众多贵族家眷被带到了霍林郭勒关内,救援无望突厥内部立刻就会兵变。”拿出水袋猛的灌了一口水,安江顺继续说到:“而我军若是直接后撤逃跑只会令慕容琦心生怀疑,相信自己家眷就在我们手中,从而穷追不舍。所以此战我们只需挡住突厥人前两轮冲击,等慕容琦主动发现他在我们这里什么也得不到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撤兵了。”

    “末将明白了。”

    文间揖手对安江顺行了一礼,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还能怎么来表达自己对安江顺的尊敬,同时文间也在心中扪心自问,若是将自己和都督的位置调换一下,他能做到安江顺这般吗?不能,文间心中肯定的对自己说到,这或许就是这个年轻的大都督深得全军将士信任的缘由吧。

    “让兄弟们准备吧,六十里后换马!”安江顺有条不紊的下达各种命令调度军队,换马则是从行军的坐骑换到战马上,所有骑兵都是一人双马,为的就是保证将士们的战马不会因为长途行军而疲劳,要知道骑兵的百分之八十的战斗力都来速度,若是马累了,这个时候遇到了敌人,那就是自废武功,所以绝大部分军队在有条件的的情况下都会为骑兵配上一匹良马作为行军时的坐骑,行军骑一匹,作战骑另外一匹。

    “派出更多探子,两刻钟一报!某要知道敌人最新动向以及兵力配属!”安江顺对身后的传令兵说到,传令兵立刻催马脱离行军队列朝着东边快速前进找到林澜后将都督的军令传达给林澜,林澜收到命令后立刻将手中剩下的全部斥候派了出去。

    大战的氛围已经很浓厚了,空气中满是压抑,也不知是不是安江顺的错觉,天空的颜色似乎都黯淡了下来,刚刚还火热的太阳此时已经失去了踪影,似乎是不想看到即将发生的大战。

    数十只秃鹰在天空嘶鸣,似乎是在召集更远处的同伴,此处马上就有新鲜的食物了。看着天空的秃鹰,安江顺长叹了一口气,这安北军到底到什么地方了,这动过去多少天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收到。

    半个时辰后,斥候报告,敌人已经接近五十里范围,安江顺举起右手,行军中的大军戛然而止,动作整齐划一宛如一个人,此次能被抽调出的契丹骑兵那都是进过了渤海将校按照渤海军训练大纲训练的精锐士卒,除了武器装备稍次于渤海正规军外,训练和士卒素质丝毫不差。

    “检查装备!”

    “检查装备!”

    随着安江顺一声令下,所有士卒立刻船身朝着自己身旁的兄弟,大家互相检查身上的甲胄是否穿戴好了,检查完甲胄,所有将士又开始查看手中的横刀,一些士卒则在检查自己手中的长槊!没错,就是长槊,整个渤海骑兵就只有两千人装备了长槊,安江顺将之组成了一个单独的营,同时骑兵还装备了长枪,骑兵使用长枪冲锋和步卒完全不一样,在马上使用长枪冲锋抽刺不便加上大部分长枪枪杆柔韧度不够,所以这些只是用来突破的道具,捅进敌人身躯的那一刻他们就必须放开手中的长枪,不然他们便会伤害到自己。

    南边,伏风收到了斥候最新汇报,突厥人突然转向朝着西边去了,不知道意欲何为,伏风得知立刻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并且派出斥候去西边探明情况,慕容琦突然转向西边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也许就是渤海安江顺以及渤海军将士,不管是不是,都要试一试,伏风赶紧下令让大军转向朝西边前进,若真是渤海军遭到了,他就从突厥后方发起进攻策应渤海军队打乱突厥人部署。

    轰隆隆,轰隆隆……

    半个时辰后,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骑兵身影,是突厥人!是突厥人!瞭望兵大声吼到,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东边的地平线上,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无数的突厥骑兵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全军准备作战!”

    “全军准备作战!”

    “弓弩准备!”

    “弓弩准备!”

    “果然是唐人!”东边,得到斥候汇报发现唐军行踪,慕容琦立刻下令大军转向西北拯救他们的家人。六七万骑兵得到命令立刻转向朝着西北方向前进,天空都被六七万骑兵飞驰时激起的烟尘所遮蔽。

    左右将领对慕容琦说到:“单于,我军兵力远胜唐军,是否发起进攻?”

    “立刻进攻!”慕容琦右手猛的一挥让身后的大军朝战场中央挺进。

    “呜……”悠远的号角声传遍了整个草原,

    “准备战斗!”安江顺的强硬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渤海军队列,安江顺拔出腰间的古月斜指天空大声说到:“兄弟们,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敌避无可避,我们只有迎战。”

    “兄弟们,鼓起勇气,胜利是属于勇敢者!”

    “兄弟们举起你们手中横刀!举起你们手中的长枪,举起你们的弓弩,狭路相逢勇者胜!杀!杀!杀!”安江顺从队列这头走到那头,大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面对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敌人。安江顺不能退,他们在从草原上,这里是突厥人的老家,敌人又有兵力优势,安江顺只要下令撤退,慕容琦就会像问着腥味的狼一样追上来,在草原上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七八万的突厥人,他们未战先撤突厥人完全可以分兵三四路追击自己,安江顺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他对敌我双方的长处与劣势认识的非常清楚,不管过去多少年,唐军骑兵再强也不可能摆脱熟悉草原的突厥人追击,尤其是突厥人还有兵力优势。

    他们只能先战一场,让慕容琦知道他们不好惹,当慕容琦发现自己家眷不在此处,战斗又久战不下很快就会撤兵,因为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有幸得到慕容琦赏识跟在慕容琦身边,安贞棒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看见唐人的队列,安贞棒不由自主的说出了声:“不对啊。”

    “哪里不对?”慕容琦问到安贞棒。

    “从旗号看,眼前唐军正是渤海军,但是他们的人数似乎有些不对。”安贞棒大概知道进入草原的渤海军兵力,眼前这支渤海军骑兵虽然精锐,但很明显少了不少人,这些人去哪儿了?不可能全部战死在了王庭了吧。这可是万余人,就王庭的几千老弱病残能造成精锐的渤海军万余伤亡?

    “单于,小人怀疑安江顺分兵了。”

    “分兵?”

    “没错,唐人肯定分兵了!”安贞棒肯定地说道:“安江顺突袭安氏部落时有三万余大军,眼前渤海骑兵不过两万,足足少了万余人,小人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小人并不认为王庭七八千老弱能对渤海军精锐造成如此损失,战场周围全是我军探子,到目前为止探子也未传回相关消息,种种情况都表明唐人分兵了!”

    “依你的意思,安江顺是故意在此处等我们?好让一支偏师押送我们家眷回大唐。”

    “应当如此,安江顺定是让人带着家眷从更北的道路返回霍林郭勒关,而他则率领两万骑兵在此拖住我们主力为偏师争取时间。”

    安贞棒的分析句句在理,由不得慕容琦不相信,周围并没有大队平民经过的痕迹,眼前的渤海军身后也没有发现有千人,人去哪儿了?很显然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质在其他地方,此处的渤海军只是一个诱饵。

    安贞棒的推测很合理,甚至已经无限接近了真相,以偏师押送突厥贵族家眷向东返回大唐,只不过安江顺这两万人可不是出来拖住突厥人的,而是主动南下寻找慕容琦进行决战,只不过原本的计划有些脱节了,到现在安江顺都还未和安北军建立起联系,甚至安江顺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安北都护府中军都尉伏风带着两万骑兵就在他们南边两三百里的地方。

    种种的意外便成了眼前的局面,让安贞棒在各种意外中发现了一部分真相,慕容琦有些迟疑了,如果真如安贞棒所言,他们的家人不在这里,进攻此处的唐军将会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还打吗?”慕容琦问到,安贞棒当即说到:“打,为何不打,我军兵力占优,随便分出一半我们也还有四万铁骑,以四万对两万,我们军仍然占优,剩下一半人继续北上寻找唐人偏师救出族人。若是让安江顺合兵一处到时候就更难对付了。”

    “末将认为安贞棒言之有理,末将愿意领兵围攻此处唐人,还请单于继续领兵北上救出族人。”突厥大将元灵主动请命到。

    慕容琦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对元灵说到:“那此处就交给你了,本单于继续北上,汝击败此地唐军后立刻率领北上与我汇合。”

    “单于放心,末将定不有负单于!”元灵右手握拳于胸对慕容琦行礼立下军令状一定完成慕容琦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