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330章:大局已定
    “安贞棒,你率五千人留下断后,掩护主力撤退!”

    不等安贞棒出声拒绝,慕容琦就将安贞棒想拒绝的打算堵回了嘴中:“军令如山,违令者斩!”

    无奈之下,安贞棒只能接下命令带着五千人为大军断后,当然安贞棒只是表面接下了命令,慕容琦前脚刚刚离开安贞棒就紧随其后丢下军队逃跑,对于安贞棒来说,这些士卒他一个人也不认识,他也不会因为慕容琦而拼命,能活命才是关键。

    没有将领指挥,断后的突厥人很快就被围歼,不过他们还是为慕容琦的逃走争取到了时间,慕容琦带着残兵已经脱离了战场,连续战斗了这么久,所有将士都是人困马疲,安江顺下令放弃追击,就地肃清周围残敌,结束战斗。

    开元九年五月一日,在漠北一处不知名的地方,大唐军队与后突厥汗国最后的继承者慕容琦所部爆发最后的决战,自开元八年初慕容琦率领大军按下进犯大唐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等地开始,这场战争已经前后持续了一年半时间终于在这一天落下了最终的帷幕,此战起因于三国联军进犯渤海,慕容琦刚刚谋夺政权需要确立自己权威从而和新罗三国达成协定从从安北进犯大唐,在三国联军溃败后,因为大唐内部出现问题加之大唐中央朝廷缺乏足够机动兵力,让慕容琦率领十万突厥大军与安北大唐军僵持超过一年时间。终于这种僵持因为安江顺率三万奇兵突袭突厥人大后方被打破。

    在得知自己王庭被破,家人被掳的消息后,慕容琦仓惶撤兵想要救回自己的家眷以及众多突厥贵族高层,最后在安江顺的计划和一些机缘巧合下,慕容琦大军不断被削弱,最终被大唐军队包围在霍林郭勒关以西七百里的草原上,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战,慕容琦仅带着两万余散兵仓惶冲出唐军包围圈朝西北方向逃去。

    后世史书关于此次决战的评论很简洁,“是役彻底剪灭了大唐以北后突厥汗国实力,后突厥汗国中安氏部落南迁归唐,王庭百姓十之去六,族内壮丁更是损失殆尽,大单于回到王庭之后,整个王庭只剩下不到六万牧民和两万士卒已经无法对大唐北方边境造成威胁。”

    当然后世绝大部分史书都未到此战过后,朝中不少勋贵对战力强大的渤海军生出了想法,想要谋夺渤海军的兵权,若不是渤海境内大部分少数民族只认可安江顺,渤海大权真的会旁落他人,安江顺在渤海的投入与努力也将付之一旦。

    突厥人曳兵弃甲,仓惶而逃,安江顺想要追击,然而突厥人壮士断腕留在了五千人死死的挡住了唐军的追击,让慕容琦两万残兵败将好从容撤退。

    半个时辰后,战场归于平静,断后的突厥人全军覆没,无一幸存,其他方向的战斗也渐渐都结束了,安江顺走到安氏营寨前站定,环视了周围一圈,安江顺不得不说上一句皇甫屯在仓促间选择的这片营寨还真是不错,是方圆十余里唯一的制高点,以此地为营防守能最大限度的减缓突厥骑兵进攻速度,让突厥人无法全部展开。

    战斗已经结束,残敌已经逃跑,安江顺立刻对左右下令打扫战场,尽最大努力的去救治伤兵,突厥伤兵若是还有救军中药材也够就救,若是药材不够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他安江顺开的也不是慈善院,若不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战,他压根不会下达救治敌军伤兵的命令。

    临到天黑前,将士们已经将战场彻底清理了一遍,所有伤兵都得到了救治,不过就算如此,还是有不少士卒因为伤势过重流血而亡,一部分受伤的突厥士卒也得到了救治,进过简单包扎后送到了被俘的慕容琦族人手中,他们的族人自己去照顾。

    “末将参见安都督,请安都督责罚!”伏风和佟明等安北军将领走到安江顺身前请罪到,安江顺有些迷糊了,这战斗都胜利了,请什么罪呢?“你们这是?”

    “都督,由于末将等没有及时合拢西北缺口导致慕容琦领着近两万残兵逃出生天,未能尽全功,这都乃我等之过,还请都督责罚。”

    “原来是这么回事。”安江顺恍然大悟到,他赶紧扶起伏风几人说到:“此战突厥人不过逃出了两万人,慕容琦王庭也被某踏破,就算慕容琦逃回乌德建山也无力对我大唐产生威胁,不必担忧。到时候我们只需要上奏圣人请圣人降一道圣旨杀死慕容琦者封漠北刺史,突厥人中有的是人会替我们杀死慕容琦且将人头送往京中。”

    “如此一来,漠北便在名义上成为了大唐辖地。”一旁的佟明接着安江顺的话说了出来,安江顺诧异的看了一眼佟明,没想到佟明这么快就能明白自己的意图,没错,正如佟明所说,安江顺就是这么打算的,不仅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慕容琦,同时还能借此名头将整个漠北变成大唐的名义上的领土,至于未来大唐能否在漠北建立起实际统治就要看皇帝和朝中那些大臣的手腕和能力了。

    “佟校尉所言正是某所想说,封一个漠北刺史对朝廷来说不过就是一道诏令的事情,一道诏令就能将漠北变成我们大唐的领地。”

    安江顺对伏风说:“慕容琦主力已经被我们打败,残兵不过两万再也够不成威胁,某以为伏都尉可立刻传信胥合长史,将步卒撤回安北等地。”

    “末将明白,明日一早末将便让人给长史送信。”伏风回到安江顺,安江顺又对伏风说到:“另外,明日一早我们联名上奏朝廷圣人,此战我们胜了,尤其是你们安北军兄弟更是连续征战了一年有余,也是时候向上面讨要一些奖赏了以犒劳诸位袍泽这一年以来的辛劳。”

    “末将代安北郡诸兄弟多谢安都督。”伏风赶紧对安江顺行了一礼说到,安江顺作为渤海大都督,此次直接出兵草原他们安北军也处在从属地位,安江顺就算不在奏报中提他们安北军也都是说的过去的,而安江顺不仅没有这么多,还让自己和他一同联名上奏,这表明什么,这分明就是安江顺在提拔自己啊,让自己可以在圣人以及朝中诸位大臣脑海中留下印象,日后升迁就更容易多了。

    “怎么说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无需见外。”

    “都督,都督!”

    就在安江顺和伏风聊天的时候,武陵带着人押送着一蓬头垢面之人来到了安江顺身前,听到武陵大呼小叫,安江顺眉头紧皱看向武陵呵斥到:“没看到我在与伏风都尉言语吗?”

    “都督,你先看看这人是谁。”武陵指着被自己带过来的人说到,安江顺顺着武陵视野看过去,只见地上跪着的那人蓬头垢面,长发披散完全遮住了面部,他压根看不出来是谁啊。

    “抬起头来。”安江顺对身前跪着的人说到,地上的人慢慢的抬起头看向安江顺,声音嘶哑地说道:“轧荤山,我们又见面了。”

    “放肆!此乃渤海大都督安江顺……”安江顺伸手打断了伏风,他对地上的人说到:“安贞棒,没想到吧,我们会在这种情况下见面。”

    “轧荤山,唐人不是常说成王败寇吗?不过就是赢了一场嘛,没什么大不了的。”安贞棒那是死鸭子嘴硬,不过安江顺到也无所谓,他对安贞棒说到:“安贞棒昔日你与之兄弟将某逼得被迫离开部落南下大唐那时,有没有想过会有今日,堂堂酋长之子成了某之战俘,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听到安江顺的话,伏风几人就更迷糊了,这安都督在说什么啊,他们除了能看出来地上之人过去应该就认识安江顺外,什么也听不懂,伏风朝着武陵努努嘴表示这什么情况呢,和伏风关系颇好的武陵赶紧摇摇头用唇语回答到,等晚上在聊这个问题,伏风明白这肯定是有关安江顺的私事了而且还是一些不好的回忆的私事,武陵才会如此小心谨慎。

    “轧荤山,你也别在这人假惺惺的了,要杀要剐随便你,我安贞棒绝不会皱一下眉头!”安贞棒‘慷慨就义’般的对安江顺说到,若是不知道实情的还真会被安贞棒表露出来的假象所欺骗觉得安贞棒是一个真性情之人,实际上在场的只有安江顺清楚,安贞棒不过就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罢了,实际上此时安贞棒的内心怕的要死。

    “带下去吧。”安江顺挥挥手让武陵将安贞棒带下去,这么多年过去了,安江顺早已经不再在意当年之事了,安贞棒在他眼中也不过就是一个身份有些特殊的战俘罢了,武陵拱拱手朝安江顺行了一礼,然后带着几个手下押着安贞棒走向战俘营,哪里才是安贞棒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