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邪神纪元 > 古物4
    孙卿有些没太想明白,那几张照片放在桌子上很久了,这一周的时间感觉过的非常长。他几乎都没有怎么停下来过,来来回回的跑图书馆和博物馆。用自己的关系导出联络,桌子上放满了借来的和尘封的书架里翻出来的书。他一张一张的对照,想找到有没有相似之处。他记得所有的图片资料,他自己就有将近几千张,这是他积攒了一辈子的资料。

    他把所有的图片全部找了出来,根据出土地点,分析的花纹类型还有所属朝代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根据由近到远的顺序逐张对照。他把所有的照片都拷贝了一下,然后拿来对照,所有的花纹还有形状上的特点全部用红色的记号笔圈出来并且从书里查找资料做注释。

    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有能够理清思路,一周的时间他就已经对比了几百张照片,做了几千条注释。以他现在所做的这些工作留下的记录足可以编辑起来出一本关于青铜器研究的书了。然而没有一件器物可以让他找到线索,所有这些图片里面拍摄到的青铜器毫无疑问都是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无论是在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上都是毫无疑问的珍品。只是货比货得扔这句话可能真的有些道理,所有这些东西在孙卿手里的这张照片的比对下都相形见绌。甚至是最著名的几件青铜器与之相比之下都变成了凡品,这种感觉孙卿越是研究深入越是明显。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分为三种:范铸法、失蜡法、浑铸法。范铸法也叫模铸法这是比较常见的至今也在很多领域里使用的铸造方式,先用软材料做出要铸造的器物的模型,除了整体的基本形状外也包括上面的细节花纹。制作完基础模型之后再用细质的泥土覆盖整个模型的表面,把所有的地方全都拍打结实之后把它们分成几块完整的取下来。再把细土模子烧制成陶质之后,器物外形的模子就算完成了,这是第一部分,被叫做外范。之后再在泥模表面刮去一层,如法烧制,制作出来模型用作器物内部的表面模子这被叫做内范。内外范之间的空间就是铸造器物的形体。之后就是把烧成液态的铜合金浇注进模子,之后去掉内外范进行细节打磨。这就完成了一件青铜器。这个铸造方式是最容易被掌握的也是最普及的青铜器铸造方法。

    失蜡法是第二种青铜器精密铸造方式,其实类似的方式全都可以应用于其他的金属件铸造。此法据考证可能起源于春秋晚期,其技术和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简单来说就是用易溶的蜡质先制作出模型,内部填充而外部附上细质的泥土。在加热烘烤的时候,泥土陶化的同时,内部的蜡模就熔化并且流出模具,这样就可以直接进行浇筑。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相对范铸法来说更加精密,步骤也简化些。

    第三种浑铸法,这种方式又有两种区分,其一是用来铸造器形过大或者形状过于复杂的青铜器,需要把一件器物拆分成多个部件翻范铸造,然后拼接成一个整体,这种方式称为分铸法。如果是铸造多个较小物件时,还会将多个铸范层叠装在一起,由一个浇口浇注铜液,一次铸成多件器物,这种工艺称为叠铸法。第二种叠铸法多用于铸造钱币等小型器物。

    正因为任何一个青铜器铸造都有对应的正确方式,眼前的这件东西才会让孙卿感到困惑不已。多层次的花纹和铭文显然是浑铸法才能制作出来的效果,然而器物表面却找不到借口,哪怕是最细微的接缝都没有。这种多边形的怪异形状很难用其他的材料制作出来,范铸法显然没有办法把青铜器的厚度做的怎么薄。那件东西最薄的地方不到三毫米,范铸法在那个年代不可能精细到这种程度。而失蜡法也是一样。

    在不断的翻阅和对比其他地方发现和收藏的青铜器,孙卿一路把这件青铜器的年代推到了汉朝之前,然而到目前为止种种迹象表面,这件青铜器可能更加古老。青铜器根据花纹以及铸造的精密程度可以区分出所有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孙卿以其纹饰的繁复程度推测,这至少是皇室级别的青铜器。但是查阅资料之后他确信,至少目前已知的几个发掘到的器物来看,汉代皇室的青铜器精密度也远远不及这件东西。

    青铜器时代的动物装饰花纹一般是以“六畜”为主,马、牛、羊、猪、狗、鸡六种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并且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青铜器上面可以看见这些动物的装饰花纹和雕刻。不过这只青铜器上的花纹却是鱼形,在古代鱼形纹并不少见,但是要对应一些特定的器物比如盆之类的,这件东西显然不是,而且它上面的鱼形纹明显的区别于一般的鱼形纹,不是那种简单的鱼形几何纹。这件东西上面的鱼形装饰极为精细,栩栩如生,而且整体上又不像是寻常的鱼类花纹,因为整体上来看,这更像是一种混合的图腾标准,类似于麒麟。鱼形图标除了头部外,后半段延伸拉长到青铜器的底部。鱼鳞变化拉长慢慢的变淡消失,鱼鳍拉长变成像是触手一样的怪异花纹。

    如果要给出评价的话,这些装饰花纹非常的不伦不类,但是因为其几位精密的铸造又显现出一种怪异的美感。孙卿觉得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第一眼他们会受到如此巨大的震撼的原因,而那怪异的装饰似乎真的有一种吸引人注意的魔力。

    没过几天,周联丰联络了孙卿,周联丰最近收到了两个博物馆的邀请,邀请他过去做一下文物鉴定。周联丰打算邀请孙卿一起去,并且对方提出了高额的报酬。

    “你一个人去不就足够了吗?”孙卿问道,他知道周联丰在鉴定这方面的水平肯定不差,而且周联丰也已经独立的接过好几次单子了。

    “孙老,您不是一直对那件青铜器没有头绪吗?这次要鉴定的那个东西可能可以帮您找到头绪,所以我想请你一起去。”周联丰说道。

    “有这种事?能详细说说吗?”

    “那家博物馆,在半年以前收到的这件东西。来源是官方,官家的人给他们送过去的。”

    “那是从文物贩子那里查来的?”孙卿问道。

    “不知道,没具体说。只是因为那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些东西比较少见,而且客源也比较少所以挑上他们的。”!+看)p正a'版章¤节b上#!酷》o匠r网h0j

    “这怎么听着有点别扭?”

    “博物馆馆长说那东西是福建那里来的,但是具体什么地方不太清楚。听说是公安局的人从当地一个村子的村民那里得来的。我估计可能就是那地方原本就埋着那玩意,后来被村子里的村民无意间发现了。那东西找到了肯定就是上报上去了,还算好。”周联丰说道,这经过听起来也就平凡无奇的一桩小事罢了。

    “那村子在什么地方?有遗迹吗?”

    “不知道,也没透露。后来馆长打听到说,那个报的地址几年前有个村子,后来公家拆迁,那地方就被拆了。现在就是一片荒地,下面根本也没什么遗迹。可能那个东西是很早以前就流转到了那个村子里面,村里的老人不识货就给随随便便扔一边了,之后又被发现了吧。”

    “那……这东西又有啥特别的啊?”孙卿问道。

    “那东西上面有人形鱼纹……”周联丰的声音从听筒里面传来,可以听到他预期下面压抑着的兴奋和得意。

    “什么纹?你再说一遍……”

    “人形鱼纹,就咱们那天看见的那东西上面的奇怪花纹。您不是一直为这东西伤脑筋吗?咱去看看。”

    他们之后又讨论了一下那件青铜器的一些事,说起原来的那位主人。周联丰说之后都没再收到过那个人的消息。现在这件东西在他手里也有些难办,孙卿特别强调了一下,不过他并没有明说。他希望周联丰不要因此起了什么贪念,认识这些年他也了解周联丰并不是那种会私吞别人东西的人。但是真的天上掉馅饼的时候谁又能保证不贪呢,这不好书说。周联丰没说几句之后就挂了电话。

    这种感觉虽然一闪而过,但是很快在心底里就扎根了。孙卿并没有往那方面深想,但是之后总是不自觉地在意起那件东西。而且总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怪异冲动在心底里,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