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邪神纪元 > 古物5
    最近一段时间损卿一直睡不好觉,他把这归结于年纪大了。在外人看来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他偶尔会注意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回到自己的书桌前面,在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里对着照片上的青铜器出神。偶尔当有人问起来他在想什么的时候,他才会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对着照片发呆,而对于刚才的神游却没有一点记忆。他的老伴知道他研究了一辈子这些东西,对着青铜器照片发呆也是挺正常的事情,只不过有时候他的老伴觉得他发呆的时间有点长,偶尔还会走神。当然她同样的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年纪的问题,上了年纪这些都不可避免,真的当担忧的那些事情来了之后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慢慢有些察觉到变化的人还是孙卿自己,有时候当他突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会感到疑惑,并且尽力的回想自己之前到底想做什么来着。如此几次之后他真的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那些青铜器似乎有些什么说不出来的感觉,总是会让他晃神。

    已经过去两周多了,周联丰之后都没有再联系过他。当然孙卿对此也不是特别的上心,本来就是别人的事情。就算周联丰之后不找他,自己就去把事情办了也没什么可以说的。唯一有些让他上心的依然是那件青铜器的事,后续的研究一直在持续着。孙卿已经把时间推到了秦朝以前了,因为通过反复的比对和论证,从青铜器的仪式性作用以及有记载的各个朝代对于青铜器的使用来对比,这件东西的时间不会晚于秦朝。可是他的疑惑越来越大,虽然知道在一些金属铸造技术上面来说,一些过去的技术已经失传,比如越王勾践剑的金属打造技术以现代眼光来看也是非常神奇的。但是这件青铜器的精美程度依然让人摸不着头脑,过去那个时代的先人有此等技术?如果是真的话,那么老祖宗的东西现在的人可能真的遗忘了很多了。

    这是一个年纪大了的人经常有的感慨,人一旦跨过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界限就会不自觉的开始回头遥望过去。而这一回头,他才会意识到他重新看见的,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不去在乎的,自己经历过的过往是有多么的神奇,多么的光怪陆离以及让自己惊叹。随后他才会意识到,会感到后悔,自己在走过这些过去的“宝藏”的时候对它们视而不见,事后,在跨过了时间的鸿沟之后再一次回望,对着它们无奈而感慨。孙卿自己就是做“文物”这一块的工作,他在这方面的感触要比一般人更深,而且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和第二个人深聊的话题,因为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属于个人的感性经验,而每一个人的感性经验都是自身最强烈的特点,不存在深入交流的可能性。

    老东西就是这样带有着时间披上的魔力,而手边的这个东西可能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甚至全部加起来都更具有这样的魔力。因为即使隔着一张照片来看,这东西的神秘诱惑都是那么的大。他在自己的桌案上摆放了一套最近新买的放大镜,刚买回来的时候他老伴还问他原来的那个放大镜不是还在抽屉里吗?对此孙卿没有多做什么解释,老两口还因为这个问题小小的矛盾了一会。之后孙卿都是用放大镜来观察照片,几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但是照片终究还是照片,在放大镜下面,最小的细节还是因为设备的问题变得模糊了。每当这个时候,孙卿都会有一个冲动,想要再去看一眼那件东西。

    但是没有必要,他也不能够主动地去找周联丰,因为这样就很不像话了。如果说仅仅是因为研究兴趣而投入这样实话实说也显得非常的无礼,也不合理,这根本就说不过去。无论找什么理由,只要他去主动联系了,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了。要考虑到身份问题,还有不得不考虑考虑别人的想法。虽然这个晚辈可以算是自己半个徒弟了,但是终究只是外姓旁人啊。每当想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孙卿就会止不住的坐在椅子上叹气。老伴偶尔还会因为他这样子心不在焉而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他也没有办法实话实说。

    老伴并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人,不是行里人肯定不会懂行规,也没有办法解释给她听。就只能大概的提一句说自己最近研究青铜器的问题而已,有一点工作要做。老伴也就不多问什么了。

    有一天在图书馆里查资料的时候,孙卿无意间来到民俗学相关的借书区里面。民俗学的著作其实在有些时候也能帮上文物研究的忙,因为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人们没有办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一些重要内容就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被分类到错误的地方去,而民俗学里面就存放了很多历史学和考古学里面不太被注意到的一些部分。他在书架的角落里翻了一本书出来,封面已经有点褪色了,书页的边角也有卷边的。这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一本民俗学著作,作者的名字因为封面破败,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只看到姓氏是姓张。

    孙卿站在书架前,翻了翻书。当中一有章节提到了一些藏边地区的民俗传说的内容挺有意思的。孙卿看了几眼,被里面提到的一些内容吸引了。他打算转换一下兴趣,先看看别的内容放松一下,于是就拿着书回到阅览室,把先前从书架上拿来翻看的《青铜志》合起来放到一边,开始阅读这本民俗学的著作。

    书中提到在藏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非常怪异的图腾,与当地其他已知的密教或者图腾崇拜很不一样。那些藏族人制作一种形象夸张诡异的面具,这些木制面具在形象上接近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那些眼睛突出,耳朵夸张的像鱼鳍一样的装饰。书中将两者的照片做了直接的对比,并且指出了其在形象上的共通性。对此做出一个结论,这种崇拜的遍布范围可能非常的广泛。而通过对当时多种图腾崇拜的比对研究来看,这种面具的图腾元素似乎很像鱼类。然而这几处地方都不是靠海的地方,附近河流里的鱼拿来做崇拜图腾也有不少地方有些说不过去。但是据考察,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对于这个崇拜似乎都很忌讳,不少人看见这类面具的图片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厌恶和避讳的表情。在当地进行考察研究的作者甚至因此还遭到了一些不太友好的对待,书中对这一段做了描述。

    “……当地人肯定对这个面具有很深的宗教信仰,但是很明显,他们并不打算让外来的人了解更多。从当地方言听起来,他们的很多描述都带有一种警告的语气。这是当地的向导告诉我的,当地向导说实际上现在的很多藏边地区的年轻人对这些都已经很不了解了。这也许和老人们对这些东西的保守有关系,他们很不愿意传授给年轻人,有时候宁可这些崇拜都被遗忘在历史里面。酷d匠网正版j◇首|发i0#\

    可是很矛盾的问题也在这里,因为他们显然还在小心翼翼地保存着那些东西。当地一家公家机构曾经就出土的那个面具的归属问题遭到了当地好几个村子的人的联名反对,他们要求把面具归还回去。机构的领导以国家财产的理由驳回了他们的请求,都是后来几次事情都闹得不太好,想到也不愿意透露太多。不过从了解到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到,当地人可能做出了一些过火的举动,之后那件物品的归属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对此没有能够深入研究。

    ……通过询问村里的老人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那个面具的说法,那东西是他们的祖先流传下来的供奉,具体的出处已经不知道了,很多崇拜的仪式规则也被遗忘了。但是他还记得自己的祖辈曾经告诉过他,那个面具来自水里,那个形象是鱼。古早的传说是祖先从海里带来了这个面具、另一种说法是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个面具的形象、来到陆地上之后逐渐的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还有说这个面具来自一位古代庇佑他们祖先的神明的形象……说法很多,大多零零散散,哪一个更加贴近事实也就很难分辨了。

    ……这里收到了来自周教授的回信,他回复说这样的猜测是有根据的。因为从喜马拉雅山脉一代进行的地质学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来看,那片地形在很早时候就是一片海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些来自海里的图腾崇拜就不无道理了,只是很难想象那个时候在那片地去就已经有人类群落了。而且周教授在寄来的信里提到,应该还会有更多的物件有待被发现,这些东西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隐藏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