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六章 从前
    乌合之众蜂拥而去,留下遍地狼藉,望着空空如也的钱袋,崇祯感觉生无可恋。

    一百两金子被他挥霍的干干净净,虽说是千金市骨,心里却还是不甘。

    朱由检吝啬多疑,早已深入骨髓,即便是魂穿,也没改变。

    他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一夜之间,就能从上班996下班icu的小白领变作杀伐决断强毅果敢魅力四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带头大哥。

    在英华殿前默哀了一分钟,为他的金子。

    默哀完毕,上了趟厕所,该去拜谒太庙了。

    所谓太庙就是朱家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除成祖外大明历代皇帝的画像。

    遇到重大节日,皇帝会拜谒太庙。当然,册封太子皇后,战胜敌国,朱家子孙也会来太庙给祖宗报喜。

    崇祯即位以来,国事糜烂,好事几乎没有,丧事倒是不断。

    每每听闻丧师失地,哪位游击被鞑子杀了,哪位总兵被流贼煮着吃了,亦或者祖坟被挖,朱由检都会跑来太庙,抱着祖宗牌位大哭一场。

    紫禁城不相信眼泪,莫斯科也不相信。

    朱元璋站在云端,俯视苍生,鞋拔子脸抽动:

    崇祯不哭。

    穿越者想确认一下,那个英明神武开局一破碗最后征服天下的朱元璋,是否真像历史教科书上画的那样,长着张鞋拔子脸侧颜酷似廖凡。

    拜谒太庙属皇帝私人行为,无须大臣参与,只要中官陪同即可。

    天子出行,是有一定讲究的,八匹骏马,颜色一致,如果凑不齐的话,可用牛来代替,就像西汉初年文帝景帝那样。

    王承恩东奔西走,好不容易凑足拜谒所需的马匹车辆仪仗。

    崇祯皇帝登上马车,往永定门方向去了。

    出了内宫,空气中洋溢着新鲜马粪味道。

    五城兵马司士兵打着哈欠,天色尚早,收大粪的人挨家挨户敲门,新鲜的粪便在桶里冒着热气。

    触景生情,朱由检哼起了临时改编的小曲。

    记得早先穿越时

    主角规规矩矩

    有一个杀一个

    清早上紫禁城

    长街黑暗无活人

    收大粪的木桶冒着热气

    从前的穿越变得慢

    刀,剑,圣旨都慢

    一生只够杀一个人

    从前的枪也好看

    子弹精美有样子

    你杀了,人家就懂了

    呼吸着肮脏作呕的空气,隔着窗帘观察这个操·蛋世界,左轮手枪跃跃欲试。

    八匹骏马拉乘的天子车驾走在前面,一百零八位擅长骑术的中官紧随其后,队伍浩浩荡荡而又无精打采,像是在奔丧。

    人们纷纷自发涌向太庙,想要瞻仰皇帝风采,希望朱由检再赏些金子。

    皇极殿附近,空无一人,当值太监侍卫跑得没影。

    “区区一个副千户,也让皇上亲自调遣!高文彩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声音低沉阴鸷,话语之间,流露出深深的妒忌与恶毒。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堂上指挥乔可用,目睹属下高文彩被皇上派去抄家,不免升起妒忌之心。

    乔可用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堂上指挥,级别与李若琏相同,是都督骆养性的心腹,在京师捞了不少银子,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骆养性皱紧眉头,满脸疑惑望向渐渐远去的崇祯,喃喃自语道:

    “皇上怎么如何就突然暴发了?”

    崇祯二年,骆养性承袭父职,成为东厂一把手,厂卫日趋荒废,他的腰包却是越来越鼓。

    乱世之中,忠君爱国都是浮云,捞钱才是硬道理。

    镇抚司俨然成了敲诈集团,隔三差五向京官索要钱财,六部衙门、各地巡抚、知府每年打点镇抚司的银子,不下二十万两。

    “都督,弟兄们穷的叮当响!好不容易叼了块肥肉,凭啥让给高文彩!”

    “姓高的到底是谁的人,这人如何就入了皇上法眼!”

    “都督,咱们也派人去,协助办案,迟了就捞不到银子了!”

    “咚!咚!”

    骆养性伸手在乔可用脑门上敲了两下。

    “皇上刚在朝堂上杀人,你让我去触霉头!你想害我!“

    乔可用连忙摇头。

    “十二司的太监公公,多少是向着皇上的?皇上金子从哪儿来的?你都知道?”

    乔可用哑口无言。

    骆养性用鄙视的眼光打量这个手下,冷冷道:

    “不过是抄个三品侍郎,就把你眼红成这样?当年抄魏忠贤!也没见你如此上心!”

    今时非同往日,现在大家都快吃不饱了。

    骆养性脸色阴沉,冷冷望向永定门,没有回答。

    “京城要有大事发生了!”

    皇宫太庙。

    朱由检行叩拜之礼,依次给祖先画像上香。

    王承恩凑到耳边,低声一番言语。

    “乔可用,骆养性,两个狗贼想害我?”

    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给钱够多,就有人主动告密。

    朱由检听王承恩说罢,下令赏给那人五十两银子,让他继续潜伏。

    在原本历史位面中,顺军破城,骆养性投降,称李自成为圣贤,后来李自成败退北京,他又归顺大清,做过天津巡抚,浙江掌印都司。

    朱由检对这个三姓家奴不抱期许,不指望他能以民族大义为重,做出超越历史局限的事情。

    然而骆家世代掌控镇抚司,身受皇恩,崇祯十七年顺军破京城,骆养性不发一矢,事后还主动帮助顺军搜寻皇子,这样忘恩负义之人,当然不能轻饶。

    “身负皇恩,不思回报,与晋商勾结,勾结流贼建奴,十恶不赦!朕要将他碎尸万段,煮了做火锅!“

    崇祯十五年,派去宣大收税的太监在半路被流贼截杀,朱由检怀疑此事与骆养性有关,只有镇抚司高层才知道太监出发的具体时间,太监出宫后都有化装,普通流贼不可能刚好撞上,除非有人提前透露消息。

    于公于私,这个骆养性都得死。

    朱由检低头注视着香炉中燃起的缭缭青烟,太牢供奉的朱元璋画像仿佛复活在眼前。

    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明太祖此刻正充满慈爱,俯视朱由检,他身上保持着开国皇帝的威仪。

    浓重的凤阳话在虚空响起:

    “恁败家子每听着,先前那朱翊钧做皇帝呵,大明国力好生强大,在北边打那蒙古,在南边打那苗疆,倭寇,辽东的建奴也规规矩矩,大明文官宦官,各打五十大板,朝中臣子,都肯听皇帝话,所以天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他炼丹修仙,好生坏事,不过也算个好皇帝。如今看看你们恁败家子每,杀了魏忠贤,废了厂卫,自断手足,收不上赋税,被浙党、楚党蒙蔽,派出些无能将军、总兵,每每吃败仗,老子当年打下的江山都让恁每败光呵!辽东落到建奴手中,恁那杂毛多尔衮黄太吉,在关外害了好多百姓性命!辽东几乎没有人烟,老子在天上呵,又看那天杀的张献忠刨了俺家祖坟,恁那朱由检,你要拿住他每,将那一干犯人凌迟了枭!不得有误!!”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是大明澎拜声,朱由检跪倒在地,对着空气大声道:

    ”不肖子孙朱由检谨遵皇考教诲!誓死诛杀建奴流贼!恢复大明荣光!”

    过了很久,幻影消失在太庙中。

    朱由检缓缓起身离开太庙,已是午后,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饭要一口口吃,人要一个个杀,不能急。

    “王承恩,走,随朕去慈宁宫吃中饭!”

    在慈宁宫,朱由检的家人正在等他。

    王承恩答应一声,带上四名大汉将军,跟在皇上身后。

    大汉将军警惕的注视四周,保护着朱由检的安全。

    所谓大汉将军,是明代殿廷卫士的称号,大都从锦衣卫中选拔。明初,锦衣卫所属编有大汉将军1500人,这些人身材高大武艺非凡,颇为壮观。

    皇上朝会或出巡,大汉将军负责侍从扈行,晚上则轮流值守。

    随着国力衰退,大汉将军人数逐年下降,且素质堪忧,当时笔记记载,一次天启皇帝朝会,见身边大汉将军铠甲破旧,询问得知,铠甲是大汉将军的爷爷留下的,已经穿了三代人······

    大汉将军基本属于仪仗性质的,以朱由检的身手和装备,若真正遇上行刺,谁保护谁还是个问题。

    当然,对天子来说,仪仗是不能丢的,否则就失了皇家威仪。

    回到慈宁宫,皇后等候多时,朱由检匆匆吃了午饭,几位皇子还在魏藻德那边读经,朱由检有些不悦。

    改革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皇子们像历史上那样成为废柴。

    几位皇子后来的表现,让朱由检寒心。

    朱由检未将太子送往南方,直接导致群雄逐鹿,建奴虎视眈眈,大家不仅不一致对外,还相互拆台,清军还未南下,南明诸王就打得热火朝天······

    孙传庭秦兵军团覆灭后,丧失权力基础的朱由检,即便侥幸逃到南方,也会成为军阀傀儡,太子更是如此。

    留在京师,或许有一线生机,毕竟两百多年来,京师被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朱由检决定细心培养几位皇子,要他们像彼得大帝那样,和军队同吃同睡,如此才能在自己死后继续中兴大明。

    几个皇子公主的基本情况,朱由检了解的清清楚楚。

    太子朱慈烺,崇祯二年二月初四日生,李自成封其为宋王,后不知所终。

    怀隐王朱慈烜,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

    定哀王朱慈炯,1644年不知所终。

    永悼王朱慈炤,1644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朱慈焕,五岁时便夭折,谥悼灵王。

    悼良王,三岁殇。

    崇祯怀疑,他的几个夭折的皇子很可能是被人害死的。

    现在,同样的悲剧又要上演了。

    “皇上,国丈熬了你最爱喝的银鹭莲子桂圆核桃八宝粥,臣妾给几位皇子送了去,太医说了,经常动脑,多吃七个核桃,皇上喝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