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七章 公主
    朱由检犹豫着要不要喝下桂圆莲子八宝粥时,高文彩带着宫女太监番子赶到了赵楚锐府前。

    崇祯一朝,六部内阁,杀掉的没有二十也有十九,抄家属于捆绑套,算是朝阳产业,伴随大批东林或是阉党倒台,锦衣卫业务量骤增,供不应求。

    当然,市场红利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到的。

    高文彩因为和骆养性不对付,在镇抚司备受排挤,抄家是轮不到他的,偶尔遇到些难缠的府宅,就是高百户上,比如上次和沈炼一起去金刀门何府拿走,差点被人砍死。

    穿越大半个京城,一群乌合之众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赵大人被杀的消息传遍全城,西城茶肆里的说书人现场编起了评书。

    “今儿个给各位爷讲当今圣上诛杀赵楚锐之色,那位说了,赵楚锐是什么人?这可是京城硕鼠啊,八步床就有十张,一夜睡一个女人,半年不重样·····皇上英明圣武独断乾坤,那位爷说了,您这讲的是啥时候的事儿啊?不瞒各位,就是今日早朝,昨夜永乐皇帝托梦,赐圣上一件神器,唤做鲁格尔······”

    西城街巷,一个青皮无赖想浑水摸鱼,混进锦衣卫人群中,去抄家抢劫,被赶了出去。

    “指挥使是老子亲戚,往年抄家老子都去,老子这就给表舅说,办了你!”

    手起刀落,青皮胳膊应声砍断,血流如注,倒在地上哀嚎,其余青皮见状,一哄而散。

    高文彩面无表情道:

    “老子管你是骆养性还是李国桢,阻挡皇上办事,死!”

    说罢,一刀斩下那青皮脑袋,悬挂在镇抚司大旗上。

    “列队!”

    高文彩望着他手下乱糟糟的队伍,安排几个亲兵,让他们整队。

    人群在赵府面前忙乱不停,他抡起绣春刀,刀背狠狠向膀大腰圆的宫女大妈打去。

    宫女大妈们被揍之后,终于安静下来,停止讨论抢待会儿到银子后是给丈夫还是儿子,虽然她们这辈子还没碰过男人。

    “待会儿读圣旨时,你们就撞门,不要射箭打火铳,等门撞开了再打!!”

    在刀鞘助攻下,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高文彩继续道:

    “皇恩浩荡,咱要奋勇杀敌,报效皇恩,抄家的财物宝货,先放院子中间,清点过后,一部分给皇上!剩下的再分,人人有份,”

    他把绣春刀扬起,指向众人,怒骂道:

    “老子丑话说在前头,哪个敢私藏夹带,老子能放过你,绣春刀也饶不了,皇上的火器更饶不了!”

    “田契都找出来,还有赏赐!”

    人群躁动起来,各人摩拳擦掌,高文彩往前走了几步,距离大门还有十多步远停下来,大声喊道。

    “皇上口谕,礼部侍郎赵楚锐贪墨百万,祸国殃民,着高文彩现在带人去抄了他家,金银财货,全部上缴国库!遇有违抗,杀无赦!

    嗖嗖两只轻箭从里面射出,一支射在一名太监胸口,太监倒在地上,嘴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

    高文彩扬起顺刀,指向赵府大门,使出全身力气吼叫。

    “撞开大门,杀光他们!”

    热腾腾的莲子羹在地板上冒着白烟,京巴极不情愿的舔了两口,旋即朝旁边白切鸡走去。

    朱由检盯京巴看了很久,直到那狗将白切鸡吃完,朝自己傻傻摇着尾巴。

    周皇后红润的眼眶流出两行泪珠。

    “皇上,臣妾再做一碗吧······”

    朱由检尴尬笑笑,是自己多虑了,没有人下毒。

    对皇帝下毒,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宫中有一套完备的流程预防此类事情发生。

    除非皇帝身边所有人都被买通了。

    “不要多想,你受委屈了,”

    周皇后神色凝重,喃喃自语:“若是五皇子还在,应该有这么大了······”

    朱由检目光收紧,五皇子的形象已经模糊不清,想起他早上还好好的,中就莫名其妙重病,当晚便离开人世。

    御医们那可恶的嘴脸,言官那咄咄逼人的神情,让他刻骨铭心。

    “皇上,太子回来了!”

    门外传来王承恩尖细的嗓音,朱由检从思绪中清醒过来,向门口望去。

    一个身穿紫霞锦缎的肥胖少年被两名宫女搀扶着,缓缓走进大殿。

    胖子约莫十七八岁,体重至少在两百斤以上,他三步一喘,走起路来颇为费力。

    这便是太子朱慈烺,李自成败后,他返回京城投靠外公周奎,结果被卖掉,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一口咬定这是假太子,最后以假冒太子罪,将其处死。

    崇祯皇帝忙于国事,很少过问太子教育,太子如此废柴,他感觉自己需要承担很大责任。

    “慈烺,这几日可有好好读书?李士淳还和你在一起吧?”

    朱慈烺见父皇问话,连忙回道:

    “回父皇,李先生每日辅导儿臣功课,儿臣近日在读《传习录》,还有········”

    朱由检对王阳明并不感冒,这厮被后人捧得很高,不过对末代太子来说,读哲学明显不是最迫切的。

    “这些歪理学说就先别学了,明日开始,读《天工开物》,《纪效新书》,看看戚少保是怎么练兵的,朕会抽查,若是不好好学,就罚你不吃饭,听到没有?!”

    朱慈烺嘴巴张大,呆呆的望着父皇,犹豫了很久,终于跪了下来,大声道:

    “父皇,儿臣怕饿·······”

    朱由检瞅了瞅他肥硕的身体,安慰道;

    “慈烺你既是太子,大明江山将来就是你的,当年太祖成祖,是何等英雄人物,你以后如何应对流贼建奴,流贼嗜好吃人,你长得如此肥硕,将来京师城破,是要被流民煮着吃了!就像老福王那样!朕可救不了你!”

    虽然知道流贼煮杀福王多半只是谣言,不过用这个谣言吓唬朱慈烺还是可以的。

    从来都是自己吃肉,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吃,听父皇这样说,朱慈烺哇一声就哭了。

    “父皇,儿臣害怕,儿臣不想被吃啊!”

    朱由检强忍住没笑,等他平静,淡淡道:“那就要好好锻炼。”

    周皇后低声抱怨道:“平日里不见皇儿,一句话不说,今日这是怎么了!”

    朱由检假装没听见,继续道:

    “既是储君,就要有储君样子,明日起,跟中卫军一起长跑吧!”

    朱慈烺哪知道长跑是啥意思,稀里糊涂点点头。

    朱由检斥退太子,转身对周皇后道:

    “太子懦弱,还需锻炼,你不必担心,朕心里有数,让御膳房给准备个烤鹅,待会儿还要去英华殿见汤若望,”

    周皇后还想说话,见皇上神色疲惫,只得把话咽回去,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吃完半个烤鹅,精神焕发,正要赶往英华殿,忽听王承恩又喊:

    “皇上,长平公主来了!”

    崇祯诸多子女中,长平公主朱媺娖算是命运最悲惨的一个,朱由检沉浸在悲伤的回忆中,眼前忽然闪出个身材高挑,齐胸裙袄的少女。

    少女长发及腰,模样俊秀,明眸皓齿中自有别样皇家气质。

    “娖儿,穿成这样见你父皇,成何体统!”

    周皇后大声指责公主不知礼仪,朱媺娖蹦蹦跳跳来到崇祯面前,抱着父皇一条胳膊,嗲声嗲气:

    “父皇,儿臣不想嫁给那个姓周的,儿臣想学昆曲,外公家的弋阳班唱的可好了,其中一个陈圆圆,可俊俏了·····”

    “父皇前几日在朝堂上杀了个礼部侍郎,好生厉害!”

    “父皇还给宫女太监发例钱,到底哪儿来的银子,昨日看上杏芳斋短袄,给儿臣五两银子!儿臣让菊香去买,”

    ········

    英华殿幽深昏暗的走廊,王承恩带着汤若望快步疾行。

    “尊敬的公公,你可知道,陛下突然召见,所为何事?”

    “杂家怎敢妄自揣度圣意?!见了皇上,你自然明白了。”

    汤若望忐忑不安,这是他第一次被皇帝召见。

    德意志人聪颖博学,精力充沛,来中国不久便学会一口纯正官话,私下以士大夫自居,短短几年,便已谙熟大明官场。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传教士。

    天启初年,汤若望由澳门北上,在钦天监这样的清水衙门,被人排挤妒忌,处境艰难。

    那时,形若蛀虫的官僚们盘踞着古老帝国最神秘的部门钦天监。

    汤若望的到来,仿佛来自北大西洋的新鲜海风,撩开了钦天监表面下腐烂霉变。

    他因此备受攻击。

    汤若望是个浪漫主义者,与唐朝诗人李白、李贺,本朝徐渭相似,他曾立志成为一名宫廷画师,专攻人体图,尤其贵妇人画······

    好色之徒受宗教感化,成为受人尊敬的传教士,不啻为耶稣的神迹。

    晚明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皈依天主教,其中不乏谙熟儒家经典的士大夫,如徐光启,孙元化等。

    士大夫左手四书五经,右手新约旧约,张口耶和华,闭口孔子曰,中西结合,其乐也融融。

    朱由榔在逃亡缅·甸途中皈依耶和华,派使者向欧洲教皇求救,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惩治异教徒野猪皮,掀起一场十七世纪搞的十字军东征运动。

    教皇收到信后,对这位遥远国度朱兄弟表示同情,却并没有派人穿越西伯利亚万里迢迢跑到远东和野猪皮决战。

    汤若望在京师的传教事业顺风顺水,几位诰命夫人出于对传教士的爱慕,常出没教堂之中,坊间流传着各种教会风流韵事。

    去年八月,汤若望准确预测了一场日食,而钦天监灵太郎们错的离谱,比实际晚了两个月。

    事后,朱由检重赏汤若望,赐一两银子。其他灵太郎被罚没半年俸禄,不过大家倒也不在意,因为他们半年没发一文钱了。

    “几月不见,汤大人又瘦了,不知京城菜肴可合你胃口?大人还在吃蜗牛吗?”

    走廊尽头,王承恩笑盈盈打量着金发碧眼的西洋人,望着他高耸的鼻梁,深蓝色的眼眸,太监油腻的脸上露出猥琐笑容。

    “谢谢公公关心,上帝保佑,”

    传教士在胸前画了个十字,

    “我已经不吃蜗牛了,毕竟在北京,蜗牛太难抓了。”

    传教士喜食蜗牛是京师官场八卦之一,王承恩也有耳闻。

    汤若望看着王公公,看见他那眯缝的小眼睛,竖起的兰花指,不由毛骨悚然。

    “主啊,便是在风气开放的亚平宁半岛,也不会有男人对绅士做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举动啊。”

    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走进大殿,朱由检微微一笑。

    崇祯知道传教士神奇经历,此人历经天启崇祯顺治康熙两朝四代,擅长历法,数学,对火炮铸造也有一定心得。

    实际上,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士大都是以军事专家的面目取得统治阶层信任的,比如南怀仁、利玛窦等,汤若望也不例外。

    穿越者们玩烂了的火炮火枪队列战阵黑火药,朱由检并不看重,他在乎的,是德意志人对历法的独到研究。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明末多灾,水涝,旱灾,鼠疫,小冰河气候。

    崇祯十二年,广东竟下起了大雪。

    日食、月食、陨石地震······

    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的套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的。

    在这个识字率不超过百分之一的时代,有了汤若望,日食月食甚荧惑守心,朝廷都能从容应对,皇上也能从逻辑上证明统治的合法性。

    汤若望走到皇帝跟前,像其他大臣那样下跪叩拜。

    “亲爱的皇帝陛下,请原谅臣忙于观测天象,忘了给您做元旦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