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十三章 刺杀
    持续几天残酷训练,每天都有人猝死,或死于长跑,或死于队列。

    人固有一死,人命如草,整个《二十四史》,平均每三十年便发生一次“人相食”,明末更是如此。

    三万米长跑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朱由检找的也不是一般人。

    崇祯皇帝重新开启的“内操”,现在闹得整个北京城沸沸扬扬,谣言蜂起,谣言汇总起来,大意是说:皇上疯了。

    言官不阴不阳的上书说皇帝不体恤百姓,复社、浙党等人把朱由检比作明武宗朱厚照,滥用民力,劳民伤财。言下之意是若朱由检继续倒行逆施,最后也难免躲猫猫而死。

    内阁几位大佬则表示,治大国如烹小鲜,建奴远在千里之外,流贼偃旗息鼓,却要在紫禁城折腾,实在是得不偿失。

    朱由检坚持遵守祖制,事实上,从弘治年间开始,便有宦官统兵,正德初年(1508),正德皇帝从他众多心腹太监中选出精于骑射者,组成了一支清一色的宦官部队。每日操练两次,这便是皇宫内操的起源,后来,嘉靖、万历皇帝因为内操问题,与群臣屡次发生矛盾,这也是后来万历皇帝长期怠政的重要原因。

    正德皇帝是否值得效法,朱由检并不在意,不过既然是祖宗之法,当然是要效法的。

    接下来几天早朝,大臣们来的挺早,迟到矿工没有再发生,然而朱由检提出的藩王入京计划,被无限制搁置。

    内阁劝谏,要与民休息,不要再内操。

    崇祯皇帝充耳不闻,他现在深刻理解,为何前面几任皇帝,或是沉迷木工,或痴迷炼丹——看来皇帝权力已经被人架空。

    让一群营养不良饥寒交迫的太监番子跑三万米,死两个人算是成祖显灵了。

    现在还不是圣母心泛滥的时候,死人就死人吧,反正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

    皇恩浩荡,朱由检让王承恩带了些银子去给家属抚恤,每家一百五十两,乱世之中,人命微贱,一条命值一百五十两银子,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很不错了。

    无论局势如何发展,无论群臣如何反对,崇祯皇帝的练兵进程都不会停止。

    以后招募兵源,只要单身人员,凡是有家室的,一律拒绝,否则后续会有无数麻烦。

    选拔中卫军的当天,他下令在英华殿旁支起十多顶帐篷,作为中卫军的临时营地。

    朱由检和这些人同吃同住,不过他单独住一个帐篷,剩余的八十多士兵,住在其他十顶帐篷里。

    当然,住帐篷不是长久之计,朱由检安排高文彩在皇宫周围物色地皮,建造军营,随着后续中卫军人数逐渐增多,必须建立一个足够大的军营。

    万历年间内操宦官们居住的军营,现在已经破损不堪,被流民占据,朱由检要挣富人的钱,所以暂时不对这些流民下手。

    尚衣监连夜赶工,花了五天时间,打造十多副棉甲,连同皇宫武库中的存货,修修补补,勉强凑够了八十副铠甲,给所有人人穿上,至于能不能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尚衣监原本是专门为皇室做衣服的机构,是皇帝的御用裁缝,现在却要忙着打造各种铠甲,只能的突然转变,让很多工匠难以适应,崇祯皇帝表示让他们尽快实现供给侧改革,否则就只有被岗位优化也就是滚蛋了。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是螺丝钉,朱由检没精力养废人。

    练兵之余,皇上让王承恩留意京城周边,选一处僻静位置,等自己势力足够影响京城周边时,他便要在那里建一座兵工厂,锻造各式枪炮,和建奴打仗,没有犀利火器当然是不行的。只要李若琏能带着西班牙人平安归来,再加上工部一些能工巧匠,制造比清军红衣炮威力更大的火炮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止是尚衣监,尚膳监的太监们也没闲着,朱由检派几名心腹太监,化装成临清商贩,在城里到处购买粮食,尚食监的掌勺厨子每天累得汗如雨下,给七八十人做饭。崇祯皇帝给厨子们涨了一两银子例钱,相当于工资翻番。同时让两个心腹太监,在厨子炒菜时暗中监视,每次饭食好后,朱由检都会让紫禁城里的一只御猫,两条哈巴狗先吃,最后让厨子和传菜的太监自己吃,做这么多工作,为的就是防止有人下毒。

    只要钱到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现在每天都要花掉一百多两银子,不包括买地盖楼,那更是一笔巨款。

    所幸现在手上还有一百多万银子,五千多石粮食,暂时不缺钱。

    不过军队是吞噬钱粮的怪兽,如果坐吃山空的话,随着中卫军规模扩大,银子总有花光的一天。

    乱世之中,光有钱是不行的,没有武力保障,手上的钱最后都会成为别人的。

    所以练兵就成了当务之急。

    立春已经过了好几天,东南风却丝毫不见温暖,正月初五,和往常一样,朱由检继续挑选流民进行训练。

    皇上特意说明,只要从山西、陕西、辽东等地逃来的难民,京畿地区流民一概不要,这倒不是因为地域歧视,能从千里之外活着逃到京城的人,身上必然会有很多过人之处,在漫漫求生路上,也会对生命、对人性有更多的思考。

    最重要的,这些人大都在路上吃过人,朱由检对吃人并不赞同,但也不会反对。

    通过这几天穿越下来,朱由检觉得现在最缺的不是银子,也不是粮食,更不是人才,而是兽性。

    失去人性,算是道德败坏,而失去兽性,就连人都做不成了。

    流贼和建奴都不是善茬,尤其是建奴,杀人屠城那都是家常便饭,如果自己碌碌无为,那么将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注定还会发生。

    随着时间推移,齐孟危机感越来越紧迫,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多一分武力,多一分兽性,就多一分希望。

    这几天朱由检一直坚持亲自练兵,他已经好几天没回慈宁宫,而是住在军营中。

    尽管国丈周奎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群臣对此也颇有微词,不过朱由检还是坚持和士兵同吃同住。

    他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

    关于练兵方式,崇祯皇帝决定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两本兵书进行训练,同时结合天朝特种兵优势,训导官政委什么的是必须的,总之,实用的就是最好的。完全按照现代军事训练,明显是不符合明代现实的。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两千人左右来参加选拔赛,高文彩方正化负责进行筛选,这些来自山西、陕西等地的流民,不远千里赶来京师,天气寒冷路途遥远,每天都会有人长跑猝死。不过没有赔钱,因为现在只招单身汉,凡是有家眷的,一律不要,此外,青皮、打行、游手也被剔除在外,有几个想混进来的青皮,被崇祯用m1912霰弹枪轰掉了半个脑袋,场面太过血腥。

    崇祯每天只收十人,两千人中选十个,比百里挑一还要严苛。

    经过长跑考核后,这些人还会被王承恩单独面试,用以测试是不是流贼或建奴的奸细。

    顺利跑完一圈的,可以领到五文钱,足够半个月生活,诱惑很大,每天能拿到银子的,不过区区几十人。

    每天都有人猝死。

    火器训练暂时停止,通过长跑筛选后,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包括但不限于俯卧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高抬腿体前屈单杠双杠百米跨栏。

    王承恩目瞪口呆看着这群人蹦蹦跳跳,每天看出皇上变出新花样。

    正月初九,训练人数终于达到一百。

    朱由检召集大家站在英华殿前,人人都是喜笑颜开,连续几天的白面馍馍,白菜猪肉汤,鱼香肉丝,让他们都吃的饱饱的,气色好了很多,严格的体能训练,让他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当然,那些猝死的人除外。

    士兵来源各不相同,有流民,锦衣卫,太监,还有些运河上的纤夫,绝大多数都是单身汉,有家室的不过区区数人,他们虽然都是住在京师,却丝毫没有朱由检那种危机感。毕竟建奴流贼只存在于传说中,没有人看到。

    现在,他们除了是朱由检的臣民,还是他的部下,是皇上的兵。

    朱由检注意到,这些兵虽然气色不错,精神面貌也可以,然而凑在一起,各人却是站的歪歪扭扭,根本没有什么队列,和街头打架斗殴的青皮没什么两样,就连那些锦衣卫番子也是如此。

    这正是崇祯皇帝决定进行队列训练的原因,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和街头的青皮没什么两样。

    如果没有训练,没有严整队列,即便是把最犀利的火器交到这些人手中,必然也不会有什么战斗力。

    要从最基本的队列先训练起。这个时代作战,严整的队列和严格的纪律是一切的基础,在战场上,遇敌能保持严整战阵的就是虎狼之师,如果没有队列,就是乌合之众。

    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

    “诸位经过残酷长跑,今日把你们招来,就是训练你们战阵技艺,眼下鞑子寇边,流贼猖獗,民不聊生,虽然地处皇宫,但也一样要刻苦训练,流血流汗,如此将来你们才可以保护你们家人,当然也要保护朕!”

    朱由检神情严肃,一众人等都是下意识地站得直些。

    训完话后,朱由检先让他们学习站队列队,左转右转,齐步行进跑步等,众人先是新奇,后来便是乱成一团。引得周围几个路过宫女嘿嘿发笑。

    朱由检勃然大怒:“笑什么!滚回皇极殿擦地板,地板擦干净就把天花板擦擦,再敢笑就把你们送到教坊司接活!”

    不过也不能怪别人笑,眼前队列可说是惨不忍睹,队伍歪歪扭扭不说,几乎所有人都分不清左右,每次说向左转,有人向前,有人向后,简直就像是一群不倒翁。

    “左手碗,右手筷!左手碗,右手筷!”

    朱由检连续教了二十遍,还是有一半多人不会,他气的挥舞着95式步枪,挨个敲人脑袋。

    这情况,一天下来,各人比长跑两万米的活还累。接连几天,各人还是左右不分,连朱由检大声喝叱也没用。只好把各人右手臂上都绑根绳子,标明左右,这样情况才慢慢好转。

    这样在五天后,各人站队终于有些样子,高文彩敲起步鼓让他们小跑时,各人己有些整齐的模样。

    又是一日训练,给这些士兵示范了几千次向左转向右转,直到战斗靴鞋底被磨破,脚底磨出了两个大血泡,还有一半士兵没有熟练掌握。

    朱由检欲哭无泪,恨不能拿起波波沙给这些笨蛋来一梭子。

    宣布解散之后,他想起自己已经五六天没回慈宁宫了,于是手持汤姆森冲锋枪,带着几个大汉将军侍卫朝那边走去。

    朱由检每天都在更换武备,不得不说,玩枪是男人的一种本能。

    崇祯皇帝不止一把枪,他的日常操作是这样的:

    周一鲁格尔,周二波波沙,周三沙漠之鹰,周四春田狙,周五98k,周六随机,周日裤裆藏雷,朱由检虽然打心底里看不上这些20世纪的老古董,不过在17世纪,他们可都是外星科技一般的存在,如果不经常把它们拿出来炫一炫,朱由检心里会憋出疾病的。

    一群士兵瞅着崇祯频繁切枪,连背包都在换,虽不知威力几何,然而赵楚锐的故事大家是听说过的,所以各人只是仰望,不敢多问一句。

    有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充实且枯燥,并快乐着。

    然而乐极生悲,所有的悲剧都是从快乐巅峰开始的。

    还没回到慈宁宫,远远望见王承恩慌慌张张朝这边跑来。

    “何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王公公也不行礼,不讲什么体统,一把抱住朱由检,看得旁边大汉将军一脸懵逼。

    “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朱由检淡定的关闭冲锋枪保险栓,上前揪住王承恩衣领,怒骂道:

    “是多尔衮暴毙了还是李李自成投降了!“

    “还是前几天死的那个人家属闹事?”

    王承恩摇摇头,张大嘴巴,呜咽着说不出话:”中·····中毒了!“

    朱由检眼前晕眩,双腿一软,倒在地上,王承恩和两个大汉侍卫连忙上前扶住。

    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谁中毒了?”

    “皇后、太子,还,还有长平公主,早上喝了御膳房熬好的莲子粥,不到两个时辰就······”

    朱由检早想到京官会下手,没想到这么快,祸不及妻女,这些杂碎三番五次对自己孩子下手,真以为皇帝是软柿子吗!

    “皇上!“

    王承恩嚎啕大哭,泣不成声,”若,若不是您走的匆忙,怕也…”

    朱由检头皮一阵发麻,额头冒出冷汗。

    人心阴毒,乃至于斯!是怎样的仇恨,让他们丧心病狂如此?

    朱由检原本计划慢慢种田养兵,积蓄力量对付建奴流贼,现在看到是自己太天真了!

    只要稍稍触及这些人的利益,他们就要对自己下杀手,而且是斩尽杀绝连三岁小儿也不放过。

    慈宁宫中,周皇后披头散发,明丽的眼眸已然浑浊不清,身体开始变得僵硬。

    太子静静躺在床上,口鼻流血,身体扭曲成古怪形状,双眼起死顶着天花板,死不瞑目。

    只有长平公主还有呼吸,一名御医正在给她灌药,朱由检一脚踹开御医,让高文彩把人拿住,翻箱倒柜找他穿越过来时携带的急救箱。

    送来的莲子粥,皇后喝的最多,太子其次,长平公主就尝了一小口。

    朝注射器添了点阿莫西林,给公主注射进去,朱由检看了一会儿,公主仍旧昏睡不醒。

    朱由检轻轻抱起周皇后尸体,回头望向众人,满眼血红,一个大汉将军侍卫吓得退后两步。

    “是谁送的莲子粥?”

    高文彩压低声音道:“皇上,送粥的太监出门便服毒自尽了,是司礼监的小太监,此人没有底细,没有背景,皇上,”

    高文彩环顾四周,声音更小道:“皇上,臣怀疑慈宁宫中也有他们的人,”

    朱由检瘫坐在地,靠着大殿柱子上,目光阴冷道:“高文彩!找几个你信得过的番子,日夜不离,守在长平公主身边,别让任何人靠近!”

    “王承恩,把朕的中卫军调来,封锁慈宁宫!”

    高文彩王承恩两人领命而去。

    安排完毕,举起汤姆森冲锋枪,对着那个准备开溜的御医,冷冷道:“说,谁派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