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二回 二十三
    王知节说道:“不不不,古人不以私交坏公义,傅宏烈就是这样的人,他早就看出南邑武泰要图谋不轨,就在十万大山里秘密练兵,听说已有数千人马,一旦事急之时,赵大人应想法子投奔他那里,一时也是不要紧的。”

    赵辅臣听了,不回答王知节的话,却起身作了一揖,突然说了一句:“哦,既然老弟来,我还有一事拜托。我这里先谢你——宗英,你出来!”

    王知节正觉诧异,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蹦一跳地走到前厅,朝赵辅臣打了个千儿问道:“爹爹,叫儿子有何吩咐?”

    赵辅臣指了指王知节,说道:“这是你王叔父,快拜见了!”

    小孩子见了生人有点腼腆,红着脸转过身来,向王知节单膝跪下打千。

    “双膝跪下!”赵辅臣突然厉声说道:“英儿,你叔父与我情同骨肉,你要把他当作你的亲叔父!他这就要去江州,带你一同前去,好吗?”

    赵宗英还在楞着,王知节已完全明白了赵辅臣的用意,双手挽起赵宗英,勉强笑道:“哦,贤侄你不在家乡读书,到这里来干什么,唉,辅臣兄,什么也不用说了。王某不敢负老哥的重托,一定照顾贤侄成人!”

    “那,我就拜托了!”赵辅臣又施一礼,“宗英,过三两个月,爹爹去江州看你。好吧,你下去预备一下,过一会儿便随你王叔父启程!”瞧着赵宗英欢快地跑下,赵辅臣心里一阵酸楚,眼眶里含满了泪水。

    王知节知道赵辅臣已下了必死的决心,自己的心情忽然就轻松了许多。他最担忧的还是赵辅臣反水,毕竟这关系到皇族的脸面,赵德还是很在乎的。如今赵辅臣把自己唯一的儿子交给自己,足可以说明这个人平日里虽然对小皇帝和朝廷有许多的不满和牢骚,但大节之上还算忠贞。

    王知节把袖子里面赵德要求使臣发现赵辅臣图谋不轨就立即正法的密诏往里面收了收,扮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紧咬牙关说道:“江州也不是安全之地啊!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琛早已是平西王的人,我是真担心辜负了仁兄的重托!不过,有我的性命在,就有令公子在,我也只能给朱兄了这点保票了。”

    赵辅臣叹气道:“有您这句话,就比让孩子跟着我强嘛。此地离九华山近在咫尺,上边的梁平恨我恨得牙痒痒的,下头军府都虞侯常化之也跟梁平一样心肠!他要起兵作乱,头一个就要杀我。生死有命,不可勉强。儿子保住了,这是他的福份;保不住我也承你的情。我——已经不在乎了。啊,对了,密函中还说,可能有越水十六家逆匪的使臣正在九华山上,要勾结梁平作乱。这一点咱们也得防备着点。”

    王知节连连点头:“对对对,这一点想得很周全。匪逆合流,确是剿灭不易啊。”说罢,他拿起密函来凑到烛台跟前,引了火烧掉了。

    “哦对了,临终之时,还有一言我不吐不快,请你代为转奏圣上,皇上如此恩待臣下,我等怎敢苟且偷生?”赵辅臣又是一阵激动,说道:“我知道朝廷还有皇上都在怀疑我的忠诚。我虽对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不满,当年老王爷被文官排挤,所定的新法也毁于一旦,我也为此发过“大宋国要完”的牢骚,还由此获了罪,左迁至此。但我爱大宋国啊,我是怕它亡啊!我痛恨的不是圣上,而是那群祸国殃民的伪君子!去年,家母在都中病重,皇上派了御医来到府上诊病。宗英在越州害了疟疾,也是皇上派了六百里加急塘马,为他送去了金鸡纳露。唉,臣子受皇上如此重恩,如果不能力朝廷出力办事,也只有一死报效了。”

    听着赵辅臣的话,王知节频频点头。赵辅臣把儿子托付给了王知节,如今已是一无牵挂了。但想着往越州宣旨的钦差钟子昧快要到了,要不了几天,这里可能燃起熊熊战火,他的心又沉重了起来。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已是三更多天了,夜空翻滚着大块大块的乌云,在飞快地聚积着,挤压着,翻滚着,奔腾着,终于在互不相让的争斗中,发出了轰轰隆隆的愤怒的吼声。这沉重的闷雷,又带来了撕裂云层,撕裂夜幕,撕裂大地,也撕裂人心的闪电。一阵阵狂风,从九华山的谷中席卷而来,肆虐地扫起地上的尘土、砂石,又疯狂地抛撒在屋瓦上,发出劈劈拍拍的响声。

    赵辅臣走到门口高高卷起帘子,看着这高深莫测的夜空,感慨地对王知节说:“老弟,越水的局势虽然也像这天空一样,山雨欲来风满楼,幸运的是还有你我二位知己,但愿我们能风雨同舟,共度难关。”

    王知节淡淡地说道:“赵大人请放心,兄弟带着令公子走了,你,多多珍重吧!”说完,拉着赵辅臣的小儿子,钻进了夜幕之中。

    惊雷,闪电,狂风,骤雨,铺天盖地而来,摇撼着南方边陲的重镇山城越州府。

    是的,风景如画的越州山城,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平静。一个蓄谋己久的大动乱,就要开始了。

    王知节带着赵宗英出了越州安抚使的衙门口,黄明、黄亮兄弟二人带着七八个是为迎上前来,问道:“大人,情况如何?赵辅臣他……”

    王知节使了一个眼色止住了二人的话头,把那道密诏取出,几下就扯了个粉碎,说道:“唉,赵大人真是个忠烈之人,他不肯随着咱们去江州,决意要在此地为国尽忠。喏,这是赵大人的爱子宗英,以后他就是我王知节的儿子了。你们切不可漫待于他。”说着,他眉目訾张开来,对黄氏兄弟吩咐道:“现如今越州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咱们在这里一刻也多待不得。咱们明儿一早就必须出城,抄小道回到江州去!”

    众人跟着王知节一路前来,沿途不断有军马调动,也能感知此处的空气紧张。此刻,王知节发话,大家也不敢多耽搁,找了一家僻静去处换了便装。众人挨到第二天天亮,就赶紧簇拥着王知节与赵宗英一同出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