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 第五十三回 一
    第五十三回

    常化之得胜庐陵郡

    龙在天败走麂麋山

    话说梁平在越州起事以后就得到了高季左叛逃江州的晴天霹雳,紧接着“泸水张安拒绝出兵北上,并在苍梧赶修工事,封锁北出的隘路”、“钦差钟子昧、傅达礼等人化装逃跑,已经混出了越城岭”这些坏消息也纷至沓来。梁平起事之初要与赵宋逐鹿天下的万丈豪情因为这些坏消息顿时就消磨殆尽了,他对于执行吞湘并赣的政策又变得犹疑不决起来。于是,他连夜又召集了心腹来探讨此事。

    其实,新军诸将对于高季左的这个计策都是很不以为然的。此刻,大伙儿见梁平又对此动摇起来,便纷纷进言道:“我们早就看出这个高季左是没有安什么好心眼的!放着江州这块近在咫尺的大肥肉不打,让给龙在天他们占便宜。我们反而要翻山越岭,北上湘赣,跟赵宋的江南大营死磕!别人吃肉,咱们啃骨头!出力不讨好,这又是怎么一个说法呢?依着我们的主意,放弃北上湘赣的打法,就要东出江州,跟龙在天他们比一比本事,看看谁先打下江州来!”

    梁平皱眉道:“一派胡言!兵者国之大事,岂可等同于意气之争,做儿戏之快?何况,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夫已经与那个楚三王子歃血为盟了,他取江州,我占湘赣,岂能再食言而肥?”

    诸将听他如此迂腐不堪之言论,都不觉气闷。常化之说道:“那我们还是要执行高季左设计的吞湘并赣的作战计划?可是,高季左已经叛逃了,这份计划恐怕已经被赵宋知晓。再要以此行事,怕是人家早就有防备,于我军处境极为不利啊。”

    梁平摸着胡须,笑道:“北上还是要北上的。不北上则无以在湖湘战场立足。倘若我们只与宋军在越城岭一线对峙,而不在湖湘战场立住脚跟,势必就不能威胁宋军在鄱阳的粮道。赵宋无此后顾之忧,大军必然会长驱直下江州,则江州的战局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反之,如果我们北出越城岭,在湖南攻城拔寨,可以就地补充湖熟稻米,在岭北做长久支持。那么江南大营势必会分出重兵投入湖南战场,以保卫鄱阳通道的安全。如此就能减轻江州战场的压力。如此东西呼应,方可保我们于万全啊!”

    众人听罢,都说在理。唯独常化之依旧不快道:“可是,大军北上越城岭,远出湖湘千里,深入险地,万一攻城不利,又与越水声援不接,那可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马宝、赵勇皆不以为然道:“哎,常老哥多虑了。赵宋的精兵猛将都远在江北、江东。湘赣一带并无有大兵屯驻,从庐陵至鄱阳一带多是战斗力不强的厢军还有乡勇团练这样的乌合之众,岂能与我大周王师相抗衡哉?只要我大军北出越城岭,势必成卷席之势,吞湘并赣不成问题!”

    梁平却不以为然道:“你们也不要如此掉以轻心。古人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化之考虑得对。我们打下湘赣容易,但如何在江南大营的卧榻之侧,守住打下的地盘,就不好说了。倘若我们一路北上至于鄱阳,战线就拉扯得太长了。鄱阳地区作战一旦失利,北伐的全军势必要陷入危局。所以,我以为大军北伐,不可孤军深入,只要能够攻占越城岭北麓的庐陵郡即可。如此行事的话,一方面,我军可以庐陵为依托,对江南大营起到牵制作用,让宋军不敢全军南下江州即可。另一方面,庐陵距离越水不远,自越州过越城岭,五日之内可达庐陵,可以互为声援。诸将请看,如此布局做眼,可保胜算乎?”

    众将又听得纷纷点头,连连赞许。

    梁平对常化之说道:“咱们北上作战制胜关键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战端一开,化之你和汪老弟要在十日以内率两万兵马北出越城岭隘道,攻取庐陵郡!你们能否做到吗?”

    常化之立刻离开作为,跪在地上拜道:“大人放心,化之定要在十日之内,将皇周的大纛插在庐陵城头之上!”

    “好!”梁平大声称赞了他一句,旋即又把目光落在了常化之一旁的汪士荣身上。

    这个汪士荣是受了南邑新军指挥使武泰的差遣,率领参加北伐的一万南邑新军前不久刚刚来到越州。于是,他也参加了这次的秘密军事会议。他听完梁平关于北伐的部署安排也觉得在理,但心中依旧有个疑问,便说道:“老大人对于北线作战的安排可谓是精妙周到。但是这东线战场也需要做好万无一失的打算呐。龙在天为了攻取江州虽说集中了越水三十六营的八万人马,但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指望他们攻取江州?这实在是指望不住的。在下以为这些人绝不是王知节、高季左的对手。一旦江州方向的作战失利,得不到广平仓的粮米和市舶司的银库,就无以支持我们十万大军的生存和发展。到了那一步,庐陵那一边打得再漂亮,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梁平也严肃着点头,说道:“是的,汪老弟这话算是切中了咱们的要害——控制江州才是咱们十万新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东线战场上,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一定要杀鸡用牛刀,必须部署咱们的主力来对付宋军!”说着,他刻意压低了嗓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所以,我在跟龙在天歃血为盟的时候还留了一手——叫靖南新军指挥使杨大人在靖南做好出征准备工作,老夫将亲率三万主力兵马赶往靖南。待龙在天他们出关以后,老夫就派遣兵马以运粮的名头在后面悄悄跟随。一旦龙在天在前方的作战失利,老夫就立即派军前去接应,并收编他的残兵败将以为己用,务求万无一失地攻取江州!”

    众人听说那个以精明狡猾著称的龙在天也被梁平摆了一道,无不拍手叫好,纷纷笑言道:“没想到如龙在天这般豺狼一样的人物,今日竟然也成了为咱们火中取栗的笨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