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16章:远遁
    距离朝阳号试航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时间,朝阳号系列的其他福船也都逐渐完工并且下水试航结束,并且比计划多完成了一艘福船的建造,为此安江顺决定给船队多一艘的编制,总共十一艘福船,五百八十名成员组成了大唐新大陆探索舰队。

    船队旗舰是福船系列的第二艘,渤海号,渤海号比其他船更大,宽三丈,长十二丈,是舰队旗舰,除旗舰外,其他十艘舰船,每艘载员五十人,装有足够五十人一年的补给和少量箭矢弓弩用以自卫。

    同时每艘船甲板上都固定了七八个长半丈,高一尺半宽两尺的陶制容器,容器中装满泥土,这些是用来种菜的容器,为的是让水手能够在航行过程中吃上一点儿新鲜蔬菜,不会因为缺乏维生素得坏血病,当然在物资仓中还装有大量茶砖和腌肉,以保证水手在长期航海中不会缺少各种营养的补充。

    这些的待遇别说在大唐了,就算是在安东军中也是极好的待遇了,安江顺在阔气,也还没有阔气到能为所有士卒准备肉食茶砖,肉食还好点儿,毕竟北方有大量畜牧业,和茶砖可就没那么便宜了,当然了,每艘船都有几个善于捕鱼的渔民出身的士卒,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捕鱼技术在航行过程中获得新鲜鱼肉的补给,也算是漫漫长路的一些调剂了。

    开元十四年八月二十日,安江顺携镇守府上下官员在朝阳港为远洋的船队送行,他们要出发了,希望他们能够一路顺风抵达目的地,带回大唐百姓所需要的作物以及为大唐开疆扩土!

    “起航!”

    唐文海一声令下,旗舰渤海号的瞭望塔上号兵吹响了出发的号角,岸上的六个号兵也一字排开吹响送行的号角,码头上所有人都目送着这些逐渐远去的勇士,直到他们的身影模糊到看不清楚,安江顺这才转身对周围的官吏说到:“现在所有人各自回到岗位上去把,福船还要不断的制造,远洋船队虽然有了,但是南下运输还需要更多大船。”

    探索舰队或许要一年后才会回来,或许两年三年后也说不定,安江顺不着急,他三十岁还不到,还有大把时光可能等待好消息传回来,只不过安江顺还没等到好消息传来的时候,这大唐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令安江顺有些措手不及。

    安江顺刚刚回到渤海不久,就有长安的暗子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到渤海,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你是说武惠妃死了?”安江顺嘴角抽抽,这是咋回事儿呢,武惠妃正值美好年华的时候,咋说死这人就死了呢?前来送信的信使点点头说到:“侯爷,这件事情在长安已经传开了,说是后宫有人想要争夺后位毒杀了武惠妃以及年幼的皇子。”

    “争夺后位也不用毒杀皇子吧。”

    送信的暗子表示他也不知道,只是京城里有人这么传罢了。安江顺摆摆手让人下去,然后唤来一个丫鬟说到:“去请夫人过来。”

    “是,侯爷。”

    不一会儿,李月婵来到书房,“夫君,找我来有什么急事吗?”

    “武惠妃死了。”安江顺直接对李月婵说到,“什么!怎么死的?”

    “据暗线所说,是被人毒杀。”

    “夫君之意是后宫之争要开始了?”

    “没错,武惠妃一死,后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便没有了,现在整个后宫恐怕都开始了争宠上位。”

    “可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李月婵不解的问到,安江顺摇摇头苦笑道:“你乃长公主,我乃镇军大将军,冠军侯,又领北方四镇,怎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夫君是说有人会拉拢你?”

    “没错,后宫之争历来就伴随着朝堂党派之争,我统领北方四镇,坐拥二十余万精锐大军所辖数百万人口,朝中党派之争我必须要有一个明确态度,不然就会麻烦无穷。”

    “二哥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还没有,不过程国公府历来不参与任何党派之争,这一代也没有人与皇室联姻,我想事态明了前程国公老爷子不会表态。”

    “那夫君你呢?可有打算支持的人选,无论你支持谁,妾身都会站在你这边。”

    “这一次我打算置身事外。”安江顺对李月婵神秘一笑,然后说到:“还记得唐都尉舰队吗?”

    “记得啊,你不是刚送走他们吗?”

    “舰队是走了,但是陆上还未解决,我准备给陛下上一封折子,就说我要去极北之地都建要塞城池!”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这开疆扩土之事可比后宫之主要大多了,我想你父皇会明白我这个贤婿的意思。”

    “夫君,我还以为你能拿出什么好办法呢,原来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啊。”李月婵调笑到安江顺,安江顺瘪瘪嘴:“没办法,你夫君我是个好人,不想得罪任何人,只想为帝国效忠,所以这些烦心事就不要打扰我了。”

    “那你走了,我怎么办?”

    “你?要不然我们一起去,去北海。”

    “能行吗?这可都五个月了。”没错,李月婵又怀有身孕了,不得不说安江顺厉害呢,回来没多久就让命中了靶心了,李月婵再一次怀有身孕,而且已经五个月了,她这一提,安江顺也有些不确定了,不带上吧,说不过去,带上吧,又怕有危险,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李月婵做出了决定,“我还是不去了,在家里安心养胎,你嫌烦就先出去躲躲,要入冬了再回来。”

    “也行,等我走后,就让霍大哥把你怀有身孕的消息传出去在家中安心养胎,拒绝任何来访,尤其是京中一些人。”

    “惠妃生前乃你父皇最宠爱之妃子,她这一死,很多后妃就会觉得机会来了,尤其是生有龙子的那几个妃子更是得注意,还有太子之位,这些问题都得重视,我们已经卷入其中,能躲就躲,你见了一个就必须见其他人,不然外面就会风传我们与某某达成了一致,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有前世那么多文学作品的熏陶,安江顺对后宫之争的残酷深有体会,明面上他和李月婵两人和后宫之争并没有关系,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后宫之争除了看皇帝喜好和妃子德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妃子的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一点也是一个皇帝确定自己后宫之主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有个良好家族和政治关系的皇后对皇帝的统治稳定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这也是为何后宫之争往往都牵连着派系之争,那一派中有人做了皇后,在皇帝面前的地位一瞬间就上去了,不战而胜。

    这也是为何安江顺想要置身事外的原因,他不想牵连近党派之争,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实在是因为他现在看似深受李隆基信任,但暗地里已经破涛汹涌,这一次后宫之争,稍有不慎就会让他跌入深渊,李隆基再信任自己,也不会让他这样一个边关大将与后宫以及朝臣产生太多的关系,除非安江顺能卸下北方镇守使之职回到京城任职,手中没有了兵权,李隆基的戒心才会放下来一些。

    安江顺虽然不喜欢参与政治斗争,但这并不妨碍他懂得如何在政治斗争中保护自己,前世那么多小说电视剧可不是白看的,玩儿心机他是肯定玩儿不过李隆基、李林甫、张说、宋璟这些人的,既然玩儿不过,安江顺干脆就洒脱的躲开。

    反正只要他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不让政敌抓住把柄,李隆基就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信任他,对于这一点,安江顺看的很清楚。

    “我手中兵权以及和诸多边关大将关系良好已经让张说这些家伙对我不满了,这一次我不能给他们以口舌,所以避开才是最好的办法。”安江顺对李月婵说到。

    随着安江顺手中兵权越来越大,李隆基年龄也越来越大,这皇帝心中或许就会开始担忧安江顺最终形成了一股尾大不掉的势力,探索美洲便是安江顺走的一步好棋,同时他还开始下令整个北方四镇开始缩减军队规模,理由是北方已经没有强大的外敌,不需要保持这么多军队一次换取李隆基信任。

    李月婵点点头对安江顺:“你就放心去吧,我在家中等你回来。”

    等唐文海探索舰队一回来,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航线和建立了桥头堡,安江顺就立刻奏请李隆基让他辞去北方镇守使,转而去征战新大陆为大唐打下更多疆域,其实呢,新大陆上那些土著什么实力,安江顺还不了解吗?这个时候的印第安人恐怕还处在原始部落群阶段,大唐军队去了那还不是一打一个准。

    而安江顺这一次趁机借口去北方修建要塞和据点也是为了给移民美洲做准备,有人会说大唐内部的土地都还没有消化完干嘛要移民海外,安江顺只想对你说,等你内部消化完了再移民那就晚了,先移民个几万人过去,族群慢慢的壮大了,再吸收容纳那些土著人,这样美洲就成为了大唐牢不可破的领土,就算以后西方人发现了新大陆又如何,这里仍旧是大唐曾经的领土,这就是所谓的宣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