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唐东北王 > 第417章:北海城
    开元十四年九月初,身在东都雒阳的李隆基接到了来自北方安江顺的奏折,安江顺奏请领兵前往北海修筑北海城,探索传闻中的海外大陆,随奏折一同呈上的还有安江顺亲手描绘的一张草图,李隆基在草图上看到了无尽的疆土,立志一定要超越历代先帝的他毫不犹豫的在奏折上写下“准”,同意了安江顺的奏请。

    当然,李隆基心中也很清楚,安江顺这样做也有逃避朝中政治斗争的缘故,不过安江顺这样做不仅没有让李隆基生疑,反而加强了李隆基对安江顺的信任,在李隆基看来安江顺这样做就是在向他表明态度,自己是绝对不会参与到朝中党派之争,也绝对不会结党营私,他是一心效忠陛下的。

    最重要的是安江顺这样做也会被朝中的几个党派视为敌人,会遭到很多朝臣的孤立,然而这也正是安江顺自己所希望看到的事情,他的战功那都是有真凭实据的,加上他长公主驸马身份,就算被朝臣孤立他也不担心,最多不过就是无法进入中央朝廷中枢吗?这对他有影响吗?完全没有,相比在中枢,安江顺更喜欢在外面的自在生活,而不是在朝廷中枢每日勾心斗角。

    李隆基收到奏折的那段时间,安江顺已经做好了北上准备,包括数千名各类工匠和两万将士以及两万民夫,这些都将是修筑北海城的主力,北海城选址已经选好,将会修筑在黑水入海口三角洲上游十里的地方,越往北方走冰冻期越长,将北海城修建在此处也是为了便于交通往来,在无冰期可以通过船舶联络北海城与南边的城池,同时也便于未来的北海城居民开展渔业。

    在安江顺的规划中,北海城未来将是一座以海洋贸易和渔业为主的城市,农业也会发展,不过那只是保障本地居民基本需求的产业,相比其他地区,北海城冬天太过漫长,耕种期不长,在当下的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黑水河流域的农业只能维持当地需求,还做不到安江顺前世现代社会那般的北大仓。

    庞大的队伍早在八月下旬就已经出发,这本来就是之前的预定计划,安江顺也参与到新城修筑指挥那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为了躲避可能的争斗,安江顺选择了远遁,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安江顺这个世界的后人留下了一个宝贵的财富,那便是城市建设的新方案。

    安江顺对北海城的规划完全是按照前世的现代城市进行的规划,整个城市没有城墙,城市中心也不是府衙,而是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虽然这个市场在最初的几年甚至十数年可能也达不到满负载,但是他却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以市场为圆心,我们将修建东南西北四条大道,而后再每隔三里修建一条圆形主干道环绕一圈,这样的环城路暂时修建三条,第三条在城市最外围,所有主干道宽十丈,城市中每一条小巷至少宽一丈半!如此才方便马车来往,这也是我们修建北海城之初衷,便是要将其打造为往来四方之中转中心,若是转不动那还叫什么中转中心呢?”

    “未来,新大陆发现后,来往新大陆的船只都会从这里出发,再回到北海,或许最初几年来往船舶、人很少,但是某敢肯定在未来北海定会是整个北方最繁忙的城市!”

    抵达北海城选址后,安江顺的对所有人说出了自己的设计,当然安江顺的设计并不完善,因为一座城池的设计不光是地面道路,还有地下的排水通道,对此,安江顺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做就要做最好的,整个城池采取排污沟在道路左侧,饮水渠在道路右侧的总体思路,并且排污沟必须在地下,宽度至少三尺,主渠宽度则达到了五尺高度必须能容纳一个人进入作业,每隔五十丈要有天井可以进入地下排水沟。

    为此,所有民夫的筑城的第一件工作便是在官吏划定的范围下挖沟!按照安江顺的设计,排水沟整体采取西高东低的设计,位于地下半丈位置,完工后宽三尺半内高七尺,而引水渠则位于地表,城内引水渠宽两尺,深两尺,大部分地方会覆盖石板以遮蔽污染。

    引水渠将从黑水上游引水入城,而排水渠最终将直接将污水排入海中。可以说整个筑城过程中工程量最大的便是这排水渠的挖掘和修建了。

    光是挖还不够,还要在排污渠的底部和两侧铺设石条,以保证常年流水的冲刷不会破坏沟渠的整体结构,而顶部将全部以长五尺到七尺、厚度三寸左右的石条封顶以保证顶部不会塌陷,而且排沟渠两侧两尺范围内不得有建筑物存在,安江顺的筑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古罗马城和他前世的经验,安江顺前世最讨厌的就是一些没有前期市政规划的地方,市政建设修了拆,拆了修,还时不时就要挖开地面进行施工,要不就是一开始的排污管道小了各种麻烦,虽然这跟前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过快有关系,但是也不能否认决策者要有一个长期发展建设眼光的重要性。

    这一世安江顺有这个资格作为最高决策者,他就要吸取这个教训,而北海城则是他的第一个实验城市,若是成功,安江顺就将在渤海推行,修筑新的渤海城,渤海城常住居民多达二十万,这在现代也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县城了,若是要修建新城那更需要一个完善的筑城方案,尤其是排污问题,这是所有城市必须考虑的问题。

    “居民区必须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修筑每家每户的排水渠和引水渠以及蓄水池等。”安江顺对几个工匠头头说到。

    考虑到古代百姓日常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做饭洗衣等,安江顺在设计排污和引水渠的时候便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统一规划居民住宅,每户人家的排污渠也不需要深入地下只需要连通每个区域的管道就行。

    安江顺指着设计图上说到:“我们还有在每条街道较为隐蔽的地方修建公共茅厕。”

    吕长海有些不解的说到:“侯爷这是为何?”

    “这些茅厕一方面方便行人,二来也可以让周围居民有一个倾倒污秽之物的地方,这些茅厕直接修在排污渠上,利用巨大之斜坡使粪便进入排污渠,而排污渠上游不断的水流就会将这些污秽之物冲走,如此一来,整个城市不就整洁多了。”

    在安江顺的指导和一群能工巧匠的忙碌中,十天后,一份长达两丈宽一丈的北海城规划图出炉了,整张图只有各种水渠和道路的规划以及功能区分化,在最终的规划设计图中,排污渠分成甲乙两级,甲级是主渠道位于主干道左侧,乙级为辅渠,位于各个居民区道路左侧,最终的排污渠深度达七尺,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按照筑城总匠造吕长海的预计,需要三万人用两个月时间挖掘主要渠道,一万人负责采石场和伐木场工作以及修建来往道路,整个城池的基础建设将在明年入秋前完成。

    现在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给近五万人修筑临时住房,很快就要入冬了,他们要抓紧时间修筑足够的房屋御寒,为了达到最好的御寒效果,所有房屋直接用原木修筑,并且房子里要修火炕,这可是北方冬天过冬神器,按照前世的记忆,北方地区有许多煤矿资源,安江顺已经在整个帝国招募了十几个比较出名的探矿师开始了勘探工作,准备开采更多的煤矿助力北方开发。

    安江顺还一度想过这蒸汽机是不是可以考虑考虑,然而最终他发现自己就懂一个蒸汽能够产生动力,其他什么也不懂,只得放弃这个念头,期待未来能够有能工巧匠因为生产力的需要而发明出蒸汽机吧,这个概念他是已经小范围的提出了,最终能不能有人发明出来,那就只有留给时间来验证了。

    “房屋还需要多久才能修筑完成?”安江顺问到彭宇,彭宇回到安江顺:“目前已经完成一半,剩下一半将在半个月内完成,每间房屋都可住下二十人,房屋内有火塘还有火炕。”

    “有火炕有火塘也要注意通风,我可不希望听到有人因为碳火中毒而死。”

    “这一点我已经告知过所有工匠了,每间房屋的墙上都有专门留出的通风口。”

    “嗯,被褥、粮草等物资足够吗?”

    “已经备齐。”

    “开春后还会有一批移民,他们将成为北海城下辖的各个镇镇民,要尽快确定三个镇的具体位置。”安江顺对吕长海说到:“我走后,北海城一切事务由你接管,所有军队将士包括之后所有人全部归你节制,我只有一个要求开元十六年时,我要看到一座新城初具规模。”

    吕长海欠身说到:“侯爷放心,小人一定不会让侯爷失望。”

    “交给你,某是放心的,不过也不可因赶工期而虐待民夫劳役。”

    “侯爷放心,我老吕是什么人你最了解了,绝不会如此。”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